母亲老了,变得小心翼翼了。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很好的继承了外公勤俭持家,小富且安的优良传统。城里人喜欢把赚来的钱用作投资,用作炒股。而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更喜欢把钱存起来,存到农村信用社里,缝到被子里,或者塞到不穿的鞋子里。存钱必须是红皮的存折,上面清楚的记载着每一笔资金的流动。我妈妈是从来不相信银行卡的,她感觉那东西看不到里边,不真实。不知道里边到底有钱没钱。似乎只有存起来才会更加心安。 存折放的地方也是相当讲究的,妈妈和外公有着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外公喜欢把存折放到比较显眼的地方,他料定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过事实确实是这样,小时候,穷人家盖房子是没有围墙的,即使有围墙也是非常低,特别容易进小偷。有年夏天,外公家就进了小偷,屋里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衣服鞋子扔了一地。外公回家一看,存折还在,放心的点了点头,嘴角一撇,心中暗道:"小样儿,放到这儿你都找不到。"其实外公的存折就在大门对着的抽屉里,只不过是立着放的。 母亲呢,也喜欢把钱存到存折里,不过她一般是把存折放到一个小柜子里,上了一道又一道锁。这个柜子的位置也不确定,她也时常记不起自己把柜子到底放哪儿了,有一次找了半天硬是没找着,索性不找了,几天后收拾衣服,却刚好看到原来在床底下。 母亲特别喜欢把钱存到信用社,无论多少,只要手里有点闲钱,她感觉放到手里就不安全,寝食难安,辗转反侧。哪怕信用社不上班,她也要在那儿等上半天,直到确定实在没人。她才推着车子又拐回去。存来存去也没存着几个钱,却给信用社柜台的人打的火热。人家每次看她,我不知道是怎么一种眼神,应该是无可奈何吧。毕竟她从来没存过大钱。 如今,我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母亲说你把钱都打给妈妈,妈给你存到存折里。你用的时候再取出来。 出门在外都是银行卡,很少看到使用存折的,尽管我给母亲解释了一通银行卡多么方便,可是母亲就是不认账,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她这里毫无用处。母亲铁了心要我把钱存到存折里,可我就是不干。母亲看我确实长大了,不忍再像小时候那样要求我,只能随我了。 前几天一大早,母亲小心翼翼把我拉到卧室,进屋之前先在门口左右张望一番,确认没人之后又把房门关上,低声说道:"你那银行卡够放那么多钱吗?前年你在家里放的那张卡一直没用。" 听到这里,我顿时语塞,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母亲应该是认为银行卡和内存卡一样,存储的东西有限,好像1张卡只能存多少钱就不能再存了。我用怪异的眼神看了她一眼,母亲尴尬地把头扭向一边。 听到母亲这句话难免有些心酸,为了供舅舅上学,她读到初中就在家帮外公干农活儿了,把外公那一套理财观念全部继承过来了,一辈子省吃俭用,处处为儿女担忧,现在说起话来也是十分小心,总是试探性地问话,生怕哪句话说的不对引来孩子笑话。再不像儿时那般大吼大叫。 我笑着说道:"妈,银行卡放多少钱都可以,无限量,只要你钱够多。我那几张不用的都已经注销了,你就别费心了。" 母亲一直是家里的掌柜,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我现在虽然挣了些小钱,但都是自己存着。往银行卡一放,再没有操过心。母亲却时常担忧,告诫我要小心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输密码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旁人看见,取钱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发票而且不要乱扔,手里不要放太多现金…… 诸如此类的告诫不停地在我耳边重复,我多是左耳朵进又耳朵出,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卡虽然在我手上,操心的人却是妈妈。万幸钱财没有出过问题,可能是一直有人在默默记挂。 母亲老了,尽管她那一套观念早已过时,却是保护自己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每当拿起银行卡取款或存款,耳旁边不由自主地响起母亲给我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