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供给侧改革对高校管理会计的启示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十三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须通过制度改革化解制约,实现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协调发展。适应和促进国家宏观层面供给侧改革需要管理会计提供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文章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成果,构建出符合高校特色,由理论体系、实务应用、人才培养、信息建设、战略决策五个方面组成的"4+1"管理会计体系。由此推进高校管理会计实践工作,促进高等教育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有效组合。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经济学;高校;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23-0062-03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将继续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为社会供给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新供给经济学
  新供给经济学以"理性的供给管理"为目标,推动制度和机制创新,以结构优化为重点从供给端入手推进我国新一轮改革,有效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制度转轨和机制优化问题。减少因改革红利、人口数量红利、对外开放红利下降产生的不利影响,消除供给抑制和放松供给约束,有效化解潜在"滞胀"等风险,促进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供给经济学围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提出以供给侧改革应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新思路。
  新供给经济学出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调控"需求管理"为主的实际经验的反思,矫正经济学认识中需求侧与供给侧不对称性问题,从务实创新的角度提出由"破"到"立",用经济学基本框架强化对供给侧的认识;增加经济学理论支点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强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将制度供给引入供给分析中建立起一个有机联系的认识体系。
  新供给经济学对"供给创造需求"定律进行新的解读,对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认知要结合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
  三、供给侧改革与高校管理会计
  我国人才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高校的扩招使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然而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空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没有使教育的主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积极努力,但依旧任重道远。科教体制僵化,创新驱动力不足,科技研发的创新活力和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只有通过制度改革化解制约,用创新方式激发出教育活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全面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一)财政体制改革需要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主要职能是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制定组织目标、参与决策和实行绩效考核。管理会计不仅关注财务绩效也关注经营绩效。管理会计自身不会产生信息,而是利用一切对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信息制定策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体制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适应和促进国家宏观层面供给侧改革需要管理会计提供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加快发展管理会计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也是进行大学治理,发挥高校财务管理功能的重要推手。
  (二)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分析。在我国高校财务中,管理会计几乎是空白,未来应用和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因为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不仅和高校可使用的资源总量有关,还与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关。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内部控制等管理会计方法能帮助高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供给侧改革促进了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的发展也为高校财务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微观经济层面的支撑。改革高校供给结构首先要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在高校中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用供给侧改革理论解决会计问题,与高校管理会计实践相结合,有助于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促使高等教育资源要素进行有序流动和有效组合。
  (三)高校管理会计工作中的难点。高校属于公益性质的非盈利性组织,提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所产出产品是劳动能力,没有实物形态,和生产行为之间也不能够相互分离,对于业绩不能合理计量,无法有效管理。供给侧改革任务之一是补短板,但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是短板,高校管理会计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虽然管理会计适用于高校,但实际运用中明显难于企业。首先,高校办学经费大多来自财政拨款,是"争"而不是"挣"来的钱,造成高校管理者应用管理会计的内生动力不足。其次,在对外投资方面高校有严格的限制,无法发挥管理会计的投资决策功能。再次,高校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会计不同,企业管理会计重视价值链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高校会计没有成本效益的观念,只对各项经费进行分配和使用。最后,管理会计人才的缺乏也使得高校管理会计实践工作难以开展。
  四、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对高校管理会计应用具有指导作用,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成果,构建符合高校特色、由理论体系、实务应用、人才培养、信息建设、战略决策五个方面组成的"4+1"管理会计体系。
  (一)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伴随着管理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而来,是会计与管理的结合。以信息为载体,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满足高校内部管理需要,提高资金支出效益,完成财务目标。研究高校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以高校会计环境为起点,理论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会计内部报告。
  1.高校管理会计目标。高校管理会计目标是以供给侧改革理论助推高校在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绩效评价、内部控制等方面通过补短板的方式进行结构调整,扩展教育投入的新渠道,去杠杆减少财务风险,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供给)路径出发,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完善生均拨款(需求)标准,降低无效成本支出,重视对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通过管理控制、价值增值、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管好用好办学资金,用创新方式参与教学活动管理,为高校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2.高校管理会计假设。没有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系列方法都无法建立。高校管理会计假设包括:管理会计主体假设、管理会计分期假设、持续活动假设、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假设。
  3.高校管理会计对象。会计学研究对象是资金运动,管理会计除了具备会计学科的共性外,还要具备自身的特性。高校管理会计主要研究资金运动过程,关注资金运动的效果。通过对当前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确保该项经济活动未来能产出最优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4.高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高校管理会计信息要求对决策起作用,满足高校管理部门对信息的需求,实现管理会计目标。信息的选择要突出重点,信息的收集要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信息的传递要及时相关,便于管理层以及信息需求者理解和掌握。
  5.高校管理会计内部报告。管理会计提供的报告属于内部报告的范畴。高校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是高校管理者,高校管理会计报告要完成受托责任,满足决策需求。高校内部报告的内容主要有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评价表和内部控制报告等。高校要严格规定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范围,指定专人做好管理会计报告的保管工作。
  (二)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
  1.预算管理。将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的预算管理中,可以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目标,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执行约束性。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式满足新《预算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要求,改变过去重投入(供给)忽视产出(满足需求),将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结合,从动态预算中把握高校未来需求,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预测,优化预算安排,有效制定资金支出计划。通过预算执行和决算分析,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2.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从成本会计发展而来,由于高校产品的特殊性,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应用在高校成本核算中有助于成本效益觀念的形成,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树立节约意识,降低无效成本的支出。综合考虑诸因素的影响,合理测算生均培养成本和其他办学成本。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不仅是财务管理的新方法,更是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于现代财政制度建立亦有促进作用。运用管理会计中的评价工具,建立起绩效管理长效评估机制。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办学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对预算编制、费用支付、结余情况做出分析,通过标杆管理,促使各高校自行找差距,补短板,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4.内控管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中明确,到2020年,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具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功能,高校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这一功能,认真梳理各项业务流程,识别和评估高校内部和外部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制定规避措施,通过不相容职责岗位分离、授权控制、流程控制等方法,将风险控制在高校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对于大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地方性政府债务要实行规模控制,逐步减少存量债务总量,降杠杆预防财务风险。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与高校对管理会计的要求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不能缺少人力支持。
  1.做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保证管理会计有效履行职能,高校要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落到实处,制定符合高校管理会计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理论培训,去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提高管理会计职业素养和胜任力,满足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2.设置专岗配备合格管理会计。高校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管理会计不但要熟悉财务会计业务,更要能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趋势做出有效的估计判断,为高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分析。建立和管理会计有关的制度体系,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学习。由于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出于对管理会计专业化特点的考虑,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培养熟悉国际环境,掌握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会计人才。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理论经验,能够解决高校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四)高校管理会计信息体系。管理会计信息体系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信息,整合资源,构建决策模型。信息化是实现管理会计决策功能发挥的有效手段。
  1.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应覆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方面。但大多数高校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优于管理会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运用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数据库、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各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传递,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2.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共享。借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实现有效衔接,构建全面开放的管理会计信息资源,实现对信息数据的随时获取。通过信息共享,随时为高校各种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五)高校管理会计战略决策。供给侧改革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面临来自教育市场的挑战。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出现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出现过剩的现象,劳动力供给方面出现问题,原因在于高校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下。高校管理会计可依据市场导向和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办学成本的降低是衡量高校能否实现价值增值的标准,通过高校间、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促进高校价值链增值,通过高校价值链的增值带动劳动力增长。利用市场机制,提供有特色的服务,注重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运用价值规律,注重特色和品牌专业的建设,确保领先优势的建立,提高核心竞争力。从高校办学的战略角度,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提高高等教育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要从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不断做大做强的模式向吸引社会资源、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做足存量的模式转变。正因为供给侧改革对高校管理会計发展存在重要影响,高校应跳出短期利弊的思维视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实践工作。实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效率的目标。加强高校竞争力,实现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 ] 贾康等.新供给:创新发展,攻坚突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7.
  [ 2 ] 徐诺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供给经济学[J].金融市场研究,2015,(12).
  [ 3 ] 贾康,苏京春.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建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 4 ] Ian P.Herbert,Will B.Seal.Shared services as a new organisational form:Som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12,44(22).
  [ 5 ] 于增彪.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看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4,(4).
  [ 6 ] Dean G.Smith,John R.C.Wheek. The Finance-Strategy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2001,28(02).
  [ 7 ] 乔春华.高校管理会计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网站目录投稿:碧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