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书总是看一本忘一本这些读书方法能让


  俗话说:三日不读书,自己看自己都像猪!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加入到读书大军的行列。
  但是,读书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可一旦做起来,却似乎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合上书,什么都记不住;
  有些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老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
  有些内容虽然暂时读懂了,但是,一到用时还是想不起来;
  ......
  到最后,只能是一声叹息,眼睁睁看着书架落灰,灰溜溜拿起kindle盖泡面,安慰着自己"算了,买过就算读过了"。
  可是,"读书"真的就那么难吗?同样的书,为何别人读了就可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自己读了就跟没读一样?
  其实,本质上还是方法的问题。
  本周推荐的5本书,既有名人大咖的读书心法,也有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的阅读技巧,可谓干货满满。
  从读过到读懂,相信这些方法,能让你的读书不再是一件头疼事!
  01《读书是件好玩的事》
  晚明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往往察觉不到这一点,反而会把老师家长多读书的要求当作一种负担。步入社会之后,终日为生活忙碌,繁重的压力让人无意间忘记了读书这件事。即使有宝贵的休息时间,也往往"舍不得"投入到读书当中。
  读书的带来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让人身心愉悦,也许给人压力和负担,读书仿佛能让人尝遍苦辣酸甜。
  爱读书的原因大致相同,探寻不爱读书的原因也都殊途同归,然而这些原因,在这本《读书是件好玩的事》当中都有涉及。
  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为什么是快乐的?怎样读才是快乐的?
  读完这本书,相信你就能解开疑问,领会到快乐读书的诀窍。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
  读书本是平常事,若刻意拔高,说得神乎其神,效果反而不好。
  02《读书与治学》
  史铁生曾写过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万丈光芒,有人一身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五花八门,而缩小这种差距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
  为什么是读书?
  胡适先生在这本《读书与治学》中总结了三条读书的理由,也可看做是读书的好处。
  一,接受人类的学识遗产
  "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这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的方式,书就是人生向上最坚实的阶梯。
  二,读书便可多读书
  读一本书不难,难的是拥有理解这本书的学识,"有了基本的科学知识,那我们在读书时便能左右逢源。"
  三,解决实际困难
  学以致用才是读书之要,有了知识的铠甲,能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平和的应对这个世界。
  全书汇集了胡适先生有关读书、治学的三十余篇文章,分为"怎样读书"、"漫谈教学"、"确立志趣"、"训练思想"、"治理国学"、"论学书简"六卷。
  这些内容既是他一生读书治学的方法总结,也是年轻人求知成长的行动指南,书中这些经验之谈早已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心灵。
  倘若你也对读书存有困惑,想知道怎样读书,怎样获得科学的治学方法,不妨听听胡适先生怎么说。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读书固然可以扩充知识;但知识越扩充了,读书的能力也越大。这便是"为读书而读书"的意义。
  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
  03《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宅在家的无聊日子里,阅读才是最好的修行。
  我们都在阅读,但不能说我们都会阅读或善于阅读。
  善于还是不善于阅读,效果大不一样。会阅读者,讲究阅读方法,可从中吸取很多有用的知识;不善于阅读者,不讲究方法,虽读过却无收获或收获甚微。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有个名叫被什加秋的人,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读,一会儿读小说,一会儿读化学,不管是哪类书,能否读懂,都拼命地读,为阅读而阅读,乱读一气。结果辛辛苦苦读了一辈子书,混沌的头脑里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有用的知识都没学到。
  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他仅上过几年小学,且生活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但通过发奋读书,自学成才,写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著作,成为著名的大文豪。可见会不会阅读,结果大不一样。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我们通过阅读不断地吸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然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取得的收获和效果也是大有不同。只有讲究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熟练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如何实现高效的阅读,这本《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在我们的社会,书籍、报刊、资料的数量按指数增长,因此我们的阅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绝对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籍,而是必须带着明确目标。
  我们每个人在阅读时,会时常出现一种思维跳跃的现象,就是由我们读到的知识突然想到另一种相关事物或表面并不相关而又有内在联系的事物。
  04《读书之道》
  在家宅了十几天想出门?你可以在书中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观赏名川古迹;
  家里的饭菜吃腻了?你可以在书中学习一种菜的N种做法,保证让你吃的满意;
  远程办公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你可以在书中找寻应对方法,让你掌握高效沟通方法。
  根据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
  为何国家每年都对"读了多少书"进行调查?为何全世界都在倡导读书?
  在《读书之道》这本书中,作者詹福瑞有写: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读书,同时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书人越来越少,社会读书率逐年下滑,厌倦读书、不肯读书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那么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儿?
  任继愈先生曾讲犹太人,他说:"1901—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有411人,犹太人占65人,占得奖人数的15.8%。另外,斯宾诺莎、海涅、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基辛格等大众所熟悉的名人都是犹太人"据悉,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也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有资料显示,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中国古代史书《三国志》中也记载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你的人生终究会有所成就。那么,如何读书,怎样选择一本好书,你可以在《读书之道》中找寻答案。
  ——两句话了解一本书:
  人生的智慧当然也是来自两个方面,即人生的实践和书籍。
  读书有没有路径?有没有方法?怎样读书?可用一句话概括,有法,又无法。
  05《文本阅读之旅》
  随着微信、微博等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书本,开始适应碎片化阅读。比起枯燥的文字,耀眼的图像似乎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可是,图像真能取代文字吗?
  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今确实可以再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情境。但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何能恰切地用图像表现出来呢?
  这些美妙的景象,只能存留在文字的世界里,等待读者与它们相遇。
  我想说,真正能够契合灵魂,走入我们内心的,往往还是文字阅读,文字阅读带来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
  这本《文本阅读之旅》,就是一部专门谈论文本阅读的书。
  作者林怀宇像一位善解人意的导游,将阅读当作一次快乐的旅行,领着读者在文字中穿梭,体悟人生,感知世界。
  书中涉及诸多文本阅读的理论和技巧,让阅读变得更加轻松有趣。翻开这本书,读者一定能感受阅读的美好,重新在文字中徜徉。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阅读,是一次次长途或短途的旅行,在语词的密林里穿行,发现进入作者内心世界的路径,感受作品展示的世态人心。
  文学语言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它不是刻板的公式和符号,它允许解释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
网站目录投稿: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