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提出了要优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旅游人才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日益壮大,市场上的旅游人才大量紧缺,并且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更是需要大量的具备旅游专业知识与能力,且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旅游人才培养上更注重旅游产业经营,轻视了旅游情节与旅游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教育、职业素养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规划中被边缘化。
  在实际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旅游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多,因课时有限,学生仅了解到一些浅显的知识和零碎的知识点,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学生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本文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偏向旅游产业经营,轻视人文素养教育
  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火爆,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酒店、交通等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旅游业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是旅游经济的重要来源,但并非是旅游教育的核心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与社会人文教育产生的有利影响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开始涉及旅游相关产业的经营与管理,教学重点发生偏移,偏离了旅游教育的初衷,这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旅游文化、旅游心理、旅游地理资源这些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旅游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这些内容的课时不足,加上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很重的功利心,不能通过旅游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影响了其后期职业生涯发展,致使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难以让人满意。
  (二)知识点繁杂零散,教育方式有待完善
  旅游学科涉及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资源学、建筑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研究某一旅游景点的价值或开发某地的旅游资源时要运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且要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深入地分析出其旅游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完成研究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时,因为设置的课时有限,而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内容范围较广,教师在授课时只能简单地一带而过,无法深入地对每门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性的讲解。所以,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就比较繁杂,而且很零散,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记忆和应用时受限制很多,难以物尽其用。
  目前大部分旅游教育研究以及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注重课程知识的整合,而旅游专业需要一个有针对性的、特殊的教学方法,不但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根据传统的接受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佳。复杂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体系,学生缺乏旅游思维,自然无法利用旅游思维来指导旅游实践活动。学校可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上进行调整与优化,促使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学生的旅游思维。
  二、优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专长"的课程模式
  "专业"课程指的是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要突出旅游专业的特点,让学生将来可以胜任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传统的旅游产业工作。借助这些工作的普遍性、服务性或管理性特点,让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在工作中凸显自身的专业优势。
  "专长"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旅游行业变化,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培养其专长,可以提升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温泉旅游地产、"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模式。
  (二)课程体系由知识构架转变为能力构建
  旅游行业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转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要促使由知识向能力转化,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实施"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实施"两线四段渐进式"实践教学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立足于旅游专业的特点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实际,设计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传统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中虽然也涉及实践内容,但是过于分散不成体系,因此可以展开"两线四段渐进式"教学模式,即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合作单位开展认识实践、专业能力实践、管理能力实践以及综合实践四个阶段的学习。
  三、培养旅游人才具体实用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方法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一)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式开展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教学活动中涉及的知识较多,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效果并不佳,因此在开展理论课程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真实的旅游案例,让学生就所学知识来分析与探讨,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采用具有旅游审美特点的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材以及教学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运用富有特色的教学语言。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而言,学生将来的工作与旅游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语言以及其所传递的对旅游业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书面语言与生动的文学性语言相结合,与流行语相结合。这样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与意识。将来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其语言不但规范、专业,并且还蕴含着文学美、艺术美,可以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三)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第一,课内实践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酒店服务、酒店管理。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现场模拟教学。
  第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这类课程也被称为校内第二堂课,主要的教学形式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兼职导游、旅游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
  第三,实施导师制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能力,可以在学生学习期间为其配备导师,学生可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协助导师开展与课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毕业实习。学生可以到校内实训基地或与学校有合作的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并且无论是校内实习还是校外实习,都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实习过程以及最终的实习考核都是对学生的培养与锻炼。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向旅游产业经营方向偏移,轻视了人文教育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影响,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因此,高职院校要完善旅游专业的知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对旅游人才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促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琴.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研究——评《中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 (10).
  [2]蔡登火.中外对比视角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评《中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新闻战线,2018 (21).
网站目录投稿:雅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