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生活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部。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极少平坝,故被人们称为阿佤山区。阿佤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因此,阿佤人以从事农耕为主、他们根据农业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将一年分为格瑞月、固人安月、耐月、令艾月、阿木月、倍月、嘎扫月、格拉月、阿配月、阿代依月、高哈其月、高哈闹月等12个月,并根据这种"星月历"来安排农业生产。例如,在阿木月,要撒谷种、种包谷;倍月里,妇女到谷地中游头道秧,男子上山打猎、收洋芋。在低族的"星月历"中,视格瑞月为岁首,相当于阴历十一月,这一月中除部分妇女去收冬荞外,整个月都休息,欢度类似春节的传统节日—"勒萨节"。 节日来临之前,村寨里修桥铺路,家家酿制米酒,编织最新最美的筒帕、筒裙;打制头饰,准备芦笙、竹笛、错锣等乐器。除夕夜,吃过饭后,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备好新年礼物,等候节日来临的信号。待钻锣、火铣一响,按捺不住喜悦的人们一路欢歌笑语,向已准备好的舞场汇集。舞场中央的一堆簧火将节日的气氛进一步加温,人们纷纷将自备的各色佳肴放人场中的蔑箩中,供大家食用。,蔑箩旁一根数丈长的竹竿上用红线拴着的糯米把、水果等食物在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当领舞的坷老将芦笙吹响诱人们便以他为中心,踏着铭锣、铜鼓、芦笙的节奏,边歌边舞。大家舞兴浓时、齐声喊叫"嗯哎胎,哎嗯哎哈"(加油跳呀加油跳,),并不时鸣放礼炮……歌舞会通宵达旦,炮声彻夜不停。整个寨子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男女青年更是利用这个机会,寻找知音;播下爱情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