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而处于青春期少年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如果痤疮不能及时的去除,会对孩子的心里影响特别大。 以下是针对于痤疮的秘方。 清热消痤 【组成】黄芩15g,云黄连10g,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蒲公英30g,重楼30g,生地30g,丹皮15g,皂角刺30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治】痤疮(肺风粉刺),肺胃积热型。症见多于颈,颜面、胸、背等处生粉刺,颜面潮红,或有脓疱、结节、囊肿等,舌红,苔薄黄,脉数。 【用法】水煎服,每2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病多因素体阳热偏盛,营血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品,致肺胃积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上于胸面等而发本病。宜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法治之。方中用大苦大寒之云黄连、黄芩为君药:黄连清泻心火,因火主于心,泻火必先泻心,心火宁则诸经之火自降,并且兼清中焦之胃火;黄芩清泻肺火,芩、连合用,清热泻火以去肺胃之积热,故为本方之君药;生枇杷叶、生桑白皮助芩、连清泻肺胃之热,并可载诸药上达头面;蒲公英、滇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力更强,有消散痤疮之效,四药皆为臣药;然苦寒之品有伤阴之弊、故配伍生地清热凉血、养阴;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清血中之伏热,有消痈散疮之效:皂角刺辛散温通,性锐力利,活血消肿散结,攻走血脉,直达病所,既具攻散之力,复兼开导之能,且能缓解芩连等苦寒伤胃;上述3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效以消除痤疮。 【加减】热毒盛者加金银花、野菊花;挟湿者加生意薏苡仁、土茯苓;囊肿多者加夏枯草;结节多者加三棱、莪术、水蛭;大便干结加生何首乌或生大黄;素有痛者加郁金;:咽痛者加牛蒡子,重者加马勃、青黛。 【点评】本方为治疗座疮的有效方。亦可用于治疗毛囊炎、酒渣鼻。方中的桑白皮及枇把叶,必须生用,炙者效差。脾胃虚寒者慎用。 【验案】白某,男,22岁,1996年10月9日初诊。面部丘疹、结节、脓疱,反复发作5年,近半年来加重,曾服用过四环素、美满霉素及抗生素针剂,症情虽有所控制,但不过几日新疹又出现,此起彼伏。查:面部皮肤油腻,面部布满黑、白头粉刺,前额、面、频部有密集红色丘疹,其间散在黄豆大小之结节及脓,部分溃破,由于反复不断地挤压,使颜面部多处形成回陷、痕痕及色素沉着;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处方名:清热消痤饮加味。药物:黄岑15g,云黄连10g,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蒲公英30g,滇重楼30g,生地30g,丹皮15g,皂角刺30g,野菊花30g,生何首乌30g,蜈蚣2g。用法用量:上药冷水浸泡1小时后,小火恵煮,沸后5-10分钟离火,每次服用150ml,每日煮2次,每剂连用2天。药渣勿弃之,再煮,沸后,滤渣,温后加老陈醋约30ml,敷患处,效更佳,忌口。治疗2周后、楽平复治愈。仍留因挤压形成的凹陷性瘢痕及轻度色素沉着。 处于青春期少年们,我们一定要注意痤疮的发作,及时使用正确的秘方。不仅要在药材的秘方上下功夫,平时的饮食习惯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油腻和过甜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