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愿将自己认为最好的,最快乐的,最美好的分享给最需要的你们,因为我所有的,也是你们所迫切需要的,因为这份分享里寄托着我对你们的无边无尽的爱意。 2 朝起碧空万里,过午浮云遍布,夕来风过云散。尤若人事,更替变幻,只在朝夕之间。 3 用尽赤诚一片,献世间至宝于你面前,你却难以明了。用尽苦心一颗,给予你未知的路途,你却避而远去。急心于我懂得,而你却无有机会去懂,悲心于你何日开解? 4 佛法不是世间学问智慧,可以通过自学可得其妙。它是出世间的大圆通智慧,世人虽是聪明智慧却不能解其真实意理。必得蒙讲经法师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的深解,才会有所领悟。 5 学习世间学问或是出世间的法理,都离不开诚敬二字,诚敬如坚稳的基石,没有它,就盖不出拔地而起的智慧大厦。少一分诚敬就少一分开解的机会。 6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的二元世界。无论什么都有它的对立面,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会分裂出无以计数的面来,也就是变得复杂了,演变出深不可测的大千世界的情境来。可我们的人生仅是短短百年,况且百岁者稀少啊!世理又如是深奥,靠我们自己如何能通达呢?不明理我们就会吃大亏呀!著名的哲学三问: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又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哲学回答不了,因为哲学也是人的学问,人的范畴,没有脱离二元相对论啊!我们迷惑于世间的种种境遇,我们的心总是能感受到悲苦,但又不知从何而起,快乐总是那么短暂,看到春花秋月,年更岁替,风华不在,我们又总是愁苦懊恼,心若飘零,无所依附。若不能得古德圣贤,悉心教导,就只有在疑惑中了结此生了。名闻利养的慰藉,情海荡波,权倾天下的达官贵人与平凡百姓的结局又有啥区别,都离不开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苦。若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便可心开意解,本性光明了。 7 世人常说:不知者不怪。可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深奥道理,我们不能弄通弄懂,那真实的因果循环业因,就会如影随形的报偿到我们头上,因为真理不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被抹杀。就像天生的聋哑人,他们听不见声音,看不到色彩与光明,那声音,色彩与光明就不存在了吗?因此,我们要对这世间里一切升起敬畏之心,诚敬以待,悉心听教,方能得大利益呀! 8 什么是诚敬呢?清代名臣曾国藩定义为:一念不生,视为诚。净土宗讲:不落二三,只存一念阿弥陀佛,就称为诚。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比如人事纷扰,恰似过往街头的行人与飞驰的车辆,转瞬即逝,何须恼烦念念不忘呢?只有过滤掉一切私心杂念,才能生出我们本有的空无一物的真心本性,这就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佛性。心空智慧才圆满,如大圆明镜一般,驻照出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心经云:心无挂碍故,故得多诺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同理呀! 9 舍去已有的聪明智慧,处事练心,反观内照,如如不动,一心不变,事未来勿相迎,事已过勿滞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心若无心。 10 在这一生中,有谁能陪我走到最后呢?不是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儿女,亲戚朋友。因为在这一生里,不是我送他们,就是他们送我。唯有这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真如自性,本我真心,生死相随,无论我追随业力,换做哪种受身,它都一如既往的追随。我若因修心不够,深陷段段生死之中,不得自在,这是我的无知愚昧呀! 11 积善之家必有余福,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阴德者,做善不留名,后福延及子孙。 12 古德讲:信为道源功德母,涨养一切诸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