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精选点评: ●许倬云老师的书不错,多多体悟。有收藏 ●和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对照看还不错 全是查漏补缺吧 ●此书讲企业管理的部分还行,讲中国古代各个主要朝代的上中下阶层的组织这部分尤佳 ●我哥哥说这个真好看送你了 我觉得挺无聊的 ●不好看,有点像机场卖的培训书籍,是冲着《万古江河》买的这本书,失望了。 ●首先要把人当人看。 从制度上,阐释了几个朝代灭亡的原因。 ●例证有错误之处。另外这样以史为鉴的领导艺术只有大企业才用得上。运作小公司哪还用治国术,什么企业文化都扯淡。 ●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看得透彻。上中下层的沟通和协调,横向的交流,领袖的才能;形势、法、术(管理的方法)的有效结合;谨言慎行,环境、形势、背景等的掌握;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眼界。预见契机、沟通和说服、知己知彼的能力。诸葛亮、曾国藩;荀子,韩非子;秦、汉、唐、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引子。 ●以史为例,作者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有关领导哲学与领导艺术的诸多事例与人物:法家信徒的秦始皇,以"仁"为本的唐太宗,换救清廷的曾国藩,"完美"的诸葛亮,作战机动自由的李广,稳打稳扎的程不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大局着眼的王导,笼络各方英才的孙权,本书有些学术专业术语开始多了起来… ●以史为鉴可知兴亡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一):领导和领袖的不同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领导与领袖的不同》。许倬云的讲演集《从历史看领导》中也触及了这一点: "我们的周围还存在一些不具名位但实际行为却影响他人的人物,这些非正式的领导人称为随机领袖,是一种非正式,游离的人物。比如说,一旦遭遇忽来的灾变时,一大群人之中,就会有某些人自告奋勇站出身来,群众也自然地听他指挥行事。这种非正式的领导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随时出现,灾变发生时会出现,平时的生活他也存在。我们回想念中学时,谁带头爬墙、捣蛋的,这个孩子将来多半就是个领导人才。这类非正式的领导人是正式领导人应正视的人物,而不应将之视为麻烦人物,应从中物色人才,将悍马驯服为良驹。"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二):浅 怎么说呢。既然既不能说是一本历史书,也不能说是一本教管理的书....但是却又两边都沾...那么...当然就一定不会讲的有多深入啦。 但是前后解释带入的都很清晰。如果想要看看一些擦边的历史情节,或者了解了解一些基本的经营理念,看这本真的很好。跟人家装一装还可以有谈资,就好像你也懂那么点历史,从商上也不是那么的莽夫一样。 其他的没什么可说。 但是这本书里推荐的《国史大纲》我倒是很感兴趣。 很多东西,如果想看个热闹其实不用买书,真的又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并且浪费纸张,还不如,看看演讲视频等等等等媒体材料.... 如果真的有那个时间和耐心,莫不如看一本original的...有空间让自己琢磨琢磨的书... 这种小故事都喂给你的,省省吧。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三):《从历史看领导》读后感 这本书我以前应该是看过一遍了,因为是从我的"已看"书堆里面扒拉出来的。这次看的话,就是第二遍了,而我,再次看到这本书时,居然对其中的内容没有任何印象,汗~!狂汗~! 把此书翻出来重温,是因为前段时间我需要研究下"领导力"这个话题,希望能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然而此书呈现的内容,远比我所期求的要多得多。它不但介绍了不少关于如何做好一个领导者的话题,而且还从组织结构、资源利用的角度,结合历史的兴衰给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三国时代的形势分析,作者从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当时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情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让人很是受用。 然而,终归结底,领导所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乃是人才的选、用、育、留的问题,所以书中讲了很多历朝历代如何选拔人才、训练人才、使用人才的经验和教训。企业作为一个由很多人构成的组织,它的领导者面临着非常类似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够到历史中去学习下经验的化,相信对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还是会很有帮助的。 无古不成今,鉴历史之得失,知今世之兴亡,我们应该多向古人取取经。 《从历史看领导(第二版)》读后感(四):许倬云先生的程度问题 看许先生的这本书其实刚看了没几页,但有好几个地方觉得若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第七页,"今天王永庆要到大陆去开厂,是因为他在台湾无处可开厂,只有大陆肯让他开高污染度的厂,这种责任的压力是以前所没有的。" 王永庆到大陆去开厂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太好笑了吧?如果真是这样,台湾当局应高兴才对,应欢送才对,为什么又拼命拦阻王永庆等人到大陆投资呢?许先生讲出这种话,不是无知便是明显的有政治意味了。 第四十页,"所以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的小说中有一个人叫东方不败,到了后来他常败,后来他改名为东方求败,他就得胜了。" 看到这里,差点把我笑死,我估计金庸老人家看到这里会气得吐血。许先生显然把东方不败和独孤求败两个人名搞混了。但独孤求败之所以改名"求败",却恰恰不是由于"到了后来他常败",而恰恰是由于他常胜,求一败而不可得,所以深感高处不胜寒,而希冀一败,所以改名为"求败"。 史学家写文章居然如此不严谨,基本功夫都没做好,写文章前还是先看一下原始史料吧,不要凭想当然。(应是信口开河,此文是演讲。) 不过,武侠小说并非许先生专攻之术业,出现这种错误还可以理解,但接下来的错误,却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了。 第四十页,"‘无威内而轻外’这是另外一层观念了,你不要因为可以得到带兵的机会,得到做事情的机会,于是乎就把你的威风尽量发挥在自己家里,而被敌人轻视。" "无威内而轻外"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篇》。 刚看到这段文字就觉得有点奇怪,"被敌人轻视",这是好事情啊,可怕的是被敌人重视,这是军事学上的常识啊。 可惜手头没《荀子》这本书,不能核对,只好上网查找一下,在百度中输入"无威内而轻外"搜索,找到一篇文章--《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领的心理品质》,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振中先生写的。文章中对"无威内而轻外"是这样解释的:不要只注意在内部建立权威而轻视敌人。我个人也觉得这个解释才是正确的。(若再严谨一点,回家查一下原书。) 如果许先生在这里犯错误,则是不可理解的了,古汉语基础太差了吧? 许先生的程度,不过尔尔,怪不得李敖先生说他是"鬼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