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评价建议"中又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以上建议可以说是点到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即写作兴趣的培养。而对于培养写作兴趣之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相信许多语文老师会深有感触,肯定也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受多方面启发,我设计并建立了一套以等级制为核心、以积分制和奖励体系为配套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建立等级制 人皆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在等级制的激励之下,几乎每个都能积极主动地努力向高的等级发展。 小作家等级制一共分为30个级别,即从1级到30级。每上升一级,学生都需要积满规定的分数才行。之所以把等级定为30级,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可以降低晋级的条件,让所有学生都感到向上升级并不困难,这样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晋级欲望,使学生不会因条件不可企及而退缩;二是拉长了学生晋级发展的时间历程(大约需要一学期),使学生不可能过快晋级到顶,这样的好处是,保证了学生整个学期都一直处于向上攀登的过程之中,而不会因过早到达顶峰后丧失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经过认真研究,我将前20级之间的级差定为10个积分,而后10级之间的级差定为15个积分。这样,在前部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并不断地向上晋级,从而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而达到20级之后,学生的习作兴趣一般都会比较稳定,自信心也更强,所以后面的级差虽然增大了,但学生却不会望而却步,相反,多数学生都会带着一种自豪的心理和自强的信念,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二、建立积分制 与等级制相配套的制度之一是积分制,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数值的积分,才可以向上晋升一级。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积分,这样便鼓励了每一位学生,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进步的希望,都能有晋级的机会。而如果获得积分的难度太大,就必然会有很多人因得不到积分而丧失信心和兴趣,从而不愿写作文了。 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为学生开辟了以下几种获得积分的途径: 1.每天写一篇作文(也可以是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不分内容长短好坏,均可得1个积分。 2.作文中有精彩语段,可得1个积分。 3.作文被老师表扬有进步,可得1个积分。 4.作文被老师推荐给大家阅读,可得2个积分。 5.作文被老师拿在班里朗读,可得3个积分。 在学习活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任务过易和过难,学习者都不太感兴趣,唯有那种既有一定难度,又能通过一番努力解决的任务,学习者最感兴趣。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篮球架"效应。在积分制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效应。以上5条,第一条由学生自己掌握,只要学生愿意,均可自己得到,且难度并不太大。其余四条都掌握在老师手中,老师可以本着整体推动、共同进步的原则,灵活调控。说白了,就是教师要对"弱者"适当放宽条件,而对"强者"则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这样,可以保证既让每个人都能升级,又不会让部分优秀学生升级过快,从而使升级的速度与学期进度大体同步。 积分的获得机会多,却又有着适当的难度,就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对晋级充满欲望,对习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而做到多写多练。 三、建立奖励体系 等级制还必须有相应的奖励体系与之相配合,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我结合学校作业本多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个物质精神相结合的奖励体系,具体如下: 1.升到5级,可获赠自己喜爱的科任老师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 2.升到10级,可获赠班主任老师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 3.升到15级,可获赠少先队辅导员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 4.升到20级,可获赠教导主任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 5.升到25级,可获赠校长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 6.升到30级,可获赠自己家长签名并寄语的作业本,同时可以受邀参加学校组织的小作家茶话会。 不难看出,以上各级奖励,物质奖只是象征性的,而重在精神奖励,这既符合教育原则,又为条件所许可。 写作如磨剑,剑是越磨越快,文是越写越好。这种等级加积分的习作评价方式,虽然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的习作水平,但却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对写作文产生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且一直处于进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