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办有温度的乡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4月12日新华网)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认为,由于我国地域广袤、环境复杂,许多农村地处偏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保留并建设好一定数量必要的小规模学校,有助于农村儿童就近入学、控辍保学。要动态把握人口变动趋势、科学配置关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城乡教育力量,办出"有温度"的乡村教育,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乡村教育底子薄、基础差,要想办出有"温度"的乡村教育,还需多管齐下。
  一要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确保寄宿生的"教育温度"。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加快,大量学生涌入乡镇学校,这些学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已不能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需进一步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完善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要在"寄宿"二字上下功夫,想办法,满足学生学生的寄宿需求,特别是宿舍建设要达到《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标准》,做到"一人一铺",不能目光短视,因陋就简,要依据乡镇人口变化的趋势,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二要加大农村教学点的建设力度,确保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温度"。农村教学点是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有益补充,主要是为了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入学需求。低年级学生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宜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近些年,大量村级教学点被撤并,适龄儿童只能由监护人在乡镇寄宿制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对农村脱贫致富极为不利,有悖于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可谓是对过去随意撤并农村教学点的矫正。教学点既不是一种过渡形态,也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会长期存在。农村教学点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大都为"一人一校"的复式教学,被称为"麻雀学校""袖珍学校",但教学点的建设切忌粗制滥造,要完善各种学习生活设施设备,学校虽小,家的"温度"不能忽视。
  三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温度"。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保姆"。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差、任务重、待遇低,已成不争事实。要想留住农村优秀教师,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必须继续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加大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的力度,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待遇,确保农村教师工作的"温度"。
网站目录投稿:芷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