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文献是地方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依托的重要资源体系和有力保障。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庞大、复杂且凌乱、聚合效应低下,对地方社科研究事业支撑力度不足。提出通过构建文献服务平台、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多层面展示地方文献魅力,扩大地方社科研究成果影响力等方式,促进地方特色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地方文献;社科研究;策略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 地方文献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载体,是对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具有价值的文化记录。它对于研究地方社会经济等问题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是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渠道,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基础。 一、地方社科研究与地方文献 "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地方社会科学研究任务将更务实地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把脉、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地方文献是地方社会科学研究依托的重要资源体系 各地方社科机构的研究对象和各地区党政领导部门所采取的种种对策无不受本地区的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人口、教育、能源、生态和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而地方文献是记录地方相关"民情民意"的载体,具有史料性、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等特征,是了解和研究地方问题的重要依据。 首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重大问题,地方文献能够有系统性、针对性的提出背景资料、供社科研究进行梳理、参考、借鉴。因此形成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可行性论证和规划方案等成果更接地气,更科学、更具备操作性实践性。其次促进地方社科研究事业向更深领域、更广范围迈进,"有的放矢"、更精更专。第三社科研究依据地方文献所提供和反映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历史脉络,容易明确定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二)地方文献是建设有地方特点社科研究事业的重要基石 各地区区域特点、经济态势、人文环境各有差异,极富特点,是地方社科主体研究方向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大量载有地方"三百六十行"行情的地方文献就是地方社科研究事业科研发展的重要"母体",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地方社科研究体系。 当前区域性的地方竞争已经逐步加剧,越演越烈。除了区域位置、生产要素等的竞争外,必然有思想、文化等方面软实力竞争,突出表现在区域性的战略制定、规划策略、科学决策以及解决区域内突出重大问题的能力上。这是社科研究事业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义务。地方文献因为承担载有丰富地方特色资料的使命,而成为建设有地方特点社科研究事业的重要基石。 (三)地方文献是发展和完善新型智库建设的有力保障 2015年1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重点建设50至 100个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 地方社科研究机构是形成新型智库的主力军。 新型智库除了科学的组织构架、灵活的科研机制、充足的人员配备、良好的科研环境外,丰硕的成果也源于面对大量充足可靠的生产原料:信息、数据和知识。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分析、提炼,进行知识转移和整合,形成智库成果,如决策建议、参考咨询、政策方案等。 世界高端智库都有丰富的信息资料来源。而中国要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必然要形成自己的话语权,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优秀文化思想和丰富的文献资源,必然是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根本之源和有力保障。 二、地方文献在地方社科研究事业中支撑力度不足 (一)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庞大、复杂且凌乱 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是其重大优势,然而也为利用这些文献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献带来的跨时代性、跨时期性、跨学科性、跨系统性、跨行业性等特征为收集、保存、开发和使用带来极大的困惑与不便。 而地方文献亦多见于社会不同单位、部门、系统、区域或个人手中。为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深度数据和信息带来层层障碍。因不得而使部分科研工作在初始阶段就胎死腹中或使最终成果、结论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度,从而在该地方领域失去了"话语权"。 图书馆在"藏"与"用"中的理念差异,导致文献开发深度与广度的不足。而由于种种原因,社科研究机构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 (二)地方文献内容良莠不齐、甄别难度极大 在市场经济下,图书馆没有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地方文献收集的工作必然受阻:受经费限制,地方文献征集渠道和范围变得狭窄,许多珍贵的资料得不到保存及开发利用;也容易造成滥收错收,导致地方文献收藏质量低劣,良莠不齐。 同时受行业分类编目的限制,很多文献无类可分甚至无处安身,影响了对地方文献内容的正确揭示和反映。 由于产生的年代与背景,地方文献部分的存在着严谨性与学术性不足的现象,文献内容的甄别难度极大。 (三)地方文献存量的分散性,致使聚合效应低下 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有的还是方志馆、音像资料馆,这些"馆"都有收集、保存地方文献的任务。表现出:因文献载体的不同而收藏的馆不同;原则上谁先获取谁收藏的规则;个人拥有亦可收藏的原则等。导致地方文献总量颇大,存量分散的格局出现。 而各收藏馆的不同做法,也会使因存量问题而致使用量偏低的现象出现。因主题不清晰无法展示图书馆、档案馆或音像资料馆等收藏地主要性质而弃用不揭示;或因收藏量不够无法形成体系而不揭示;或因资金、人员、技术不到位而无法揭示;或因内容散乱而不能揭示等等现象出现。因此存在着某个区域或某个主题地方文献丰富,却没有形成任何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出现。 三、建设新型地方文献策略 (一)构建文献服务平台,提升地方文献服务地方社科研究的地位 实现文献资源整合,构建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以与相关文献收集单位合作,集成各种信息和情报,进行协同创新,为地方社科研究服务。 地方文献资源、社科研究人员和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研究课题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及信息服务人员以网络技术、学科知识、职业责任为支撑,使用各种分析技术手段,采用各种服务方式为社科研究人员研究提供各种文献信息服务。 (二)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提高地方社科研究文献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文献的社会需求也起来越高。目前,有省级地方服务文献服务中心的成立,以及各馆都在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着力建立自身富有特色的馆藏,收集各种类型的当地特色文献资源,这些为地方社科相关研究提供了保障。 重视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建设二、三个研究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能全面反映当地社会经济、人文风俗等信息,又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系统深入可靠的一手资料。同时,注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长期性。要有建设规划、规章制度,有信心决心,注意发掘文献的价值,保障地域性、学术性、价值性,为地方社科研究提供支持。 (三)提升地方文献服务意识,加速地方社科研究成果传播 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地方文献信息传播和服务渠道。图书馆引入"互联网+"思维,既是需要整合资源,也意味着信息、数据和资源的"大流动"。提升为大众服务意识,明确地方文献真正蕴涵价值,缕清思路,确定服务对象,以新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全新服务方式。同时也将反映地区问题并经论证的社科研究成果,以讲座、简报、汇编成册或展示成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加速社科研究成果的传播。 (四)加强地方文献深层次挖掘,提高社科研究成果质量 要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深层次开发利用,提高文献信息工作参与决策的能力。深层次挖掘是要深入到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专题式挖掘分析,发现影响因素,根据研究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对策。充分利用信息咨询平台,向社科研究人员最大限度的提供合适的文献和信息,提高服务满意度,保证地方社科研究成果质量。 (五)多层面展示地方文献魅力,扩大地方社科研究成果影响力 图书馆向社会以展览、宣传片、图表的形式充分展现地方文献的悠久历史、学术价值、教育意义。由于图书馆馆员处于科研信息的枢纽,同时又是科研人员的长期合作伙伴,他们具有提供和扩大科研成果影响力独特优势。他们可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其科研成果产生的影响。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对其成果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出版物,帮助他们更好地扩大科研项目的影响力。 (六)促进文献与学术互动,培养社科研究人员信息能力 社科研究人员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工作性质差异,都可能缺乏专业图书情报信息相关知识,不能很好地利用地方文献开展研究。社科研究机构与相关图书馆单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人员采取相互"互换"、交流、学习、定期培训等方法;或者信息服务人员直接参与到地方社科课题研究当中,在相互了解、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地方社科研究用户的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斌,王尧. 地方文献与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J]. 图书情报知识,2016(1):35-41. [2]刘德海.建设地方新型智库体系[J].光明日报,2015,03,18(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