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云++李小梅 摘要:"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逻辑性、理论性、系统性、抽象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案例教学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坐不住、听不进、信不过"的问题,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原理"课;案例;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重要任务,那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课程性质、学生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有待于改善。针对此情况,众多学者提出实施案例教学,并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原则等宏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但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具体探索相对较少。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为例探析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凝练教学内容 "原理"课(2015年修订版)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但教学时数相对较少,因此案例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原理"课(2015年修订版)由绪论、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各部分表面看相对独立,实质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规律等构成的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具体应用,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和纲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课是四门主课程中理论性、抽象性最强,最难掌握的部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教学要点多且难点、重点多,抽象性强,而教学时数又少,对于学生来说,仅凭有限的课堂理论教学做不到融会贯通。因此,必须凝练教学内容,归纳出适合案例教学的专题内容,实现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换,既要保证教学基本内容的完整,又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制定案例教学计划。案例教学计划需要和课程设计、教学安排相结合,需要充分考虑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需要关注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时间等因素,需要提前设计推动学生自觉思考的问题等。完善的教学计划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二、选择精准案例 根据凝练的专题内容选择精准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整个案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原理"课案例的选择必须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典型性。所谓时代性,就是指抓住时代主题,体现时代内容,对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跟踪。如选择"在世界金融危机时《资本论》在资本主义国家热卖"的案例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愈发显现其时代价值和理论魅力。如针对互联网时代,采用案例"六度分隔理论"贯穿整个联系观点的教学。所谓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选择案例。生理年龄成熟的大学生的心理年龄正在发展定型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波动性和可变性,他们更多关注与自身相关的利益问题,如就业问题。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就业,你准备好了吗?》(央视节目《我们》中的一期)。因为与自身利益相关,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非常专注。众所周知,关于矛盾的相关原理,如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关系以及矛盾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都是难点,但因为学生的专注,此案例为学生较快掌握相关原理提供了抓手。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深刻阐释教学内容,一个精准案例贯穿整个原理的教学。案例"抗震精神的凝练"是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的完美案例。 三、实施案例教学 凝练教学内容、选择精准案例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基础部分,最重要部分就是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在整个过程中,既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 (一)指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阅读相关案例 在课前,教师要按案例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自学教学内容和阅读相关案例,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找到其他的案例。以"质量互变规律"原理为例,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自学相关内容:质、量、度、质变、量变及质变和量变的关系等,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杰米扬的汤》来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并思考其方法论意义,特别是对自身生活、学习的指导意义。 (二)组织学生讨论案例 这是整个实施过程最关键的一步。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人数较多,所以案例讨论采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人数一般在8-10人,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指定小组长。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鼓励学生就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展开发散性辩论,并要求小组长集中本组代表性观点及疑问。教师通过掌握这些情况,发现某些学生在难点问题上的疑问,做到心中有数。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课堂讨论。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围绕中心原理阐述本组的观点。还可以鼓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要肯定在案例讨论时学生得出的正确观点和思想,并指导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层面上进行阐述;对在讨论中"跑题"的观点,教师不能轻易否认,而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认清自己观点的偏差。当在讨论中出现"冷场"时,教师要给出必要的提示,将学生的思想观点引导出来。在整个讨论中,教师要特别提示学生:结合自身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等探讨某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如此,针对性强,学生的讨论容易言之有物。 (三)点评总结案例讨论 一般情况,教师对案例讨论的点评总结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对案例进行点评,指明案例的内容、重点、难点及选择此案例的教学缘由。其二,对学生分组讨论情况和集中课堂讨论进行总结。既要总结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要归纳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很重要的是,对在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能回避,而是针对性指出学生观点出现偏差的原因所在。其三,重点阐明案例所反映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整个点评总结的升华部分。教师要从特殊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实现从案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指出案例所反映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用"中升华对原理知识的理论认知,为下次讨论做好铺垫。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案例教学还必须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和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沟通的有效桥梁。实践是人生大课堂,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走下课堂、走出校门去社会实践中去学习、研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社会实践中。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并升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确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原理"课案例教学的归宿。 总而言之,"原理"课案例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凝练教学内容、选择精准案例、实施案例教学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四部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促进学生学理论、懂理论与用理论结合,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王兆云(1979–),女,山东东营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文化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