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晖谈领导艺术:领导力"五境界"修炼约翰·马克斯维尔是美国领导力研究专家,也是一位多产作家,已经出版了30多部有关管理和领导力的著作,如《培训你身边的领导》、《成功版图》、《领导力21法则》等。在影响力日增之余,他也拥有了一些"招牌"名言如: 1、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2、能培养出领导者的领导才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3、和领导最近的人直接决定了领导成功的水准。 4、创造适应变革的氛围。 5、领导力的核心:正直。 尽管他的著作颇丰,名言甚多,但其核心的思想只有一个——"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他认为,那些高高在上,却无人追随的人只是在"云中漫步",根本无法领悟领导力的精髓。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伟大的领导者,不过你或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但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一些呢?在《领导力:开发你的领导潜能》一书中,他又进一步提出了领导力"五境界"说,明确规划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增强影响力的蓝图。 第一境界:职位——员工服从你,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你所拥有的唯一的影响力仅仅在于你的头衔。处于这个境界的领导属于职位型领导。这一境界中的人物常常是由上级指派的;对于此类领导发布的权限之外的指令,人们不会俯首帖耳。这类"任命式"领导很难与白领阶层和年轻人共事。 第二境界:认同——员工服从你,这是他们的心愿。在"职位"层次的领导一般都用强势的权威来开展工作,而与之相对,在"认同"层面的领导靠的是人际发展。他们思考的是人才培养。 第三境界:成就——员工服从你,因为你为企业所做的一切。影响力到了这一层级,积极的成效便层出不穷了:效益倍增、士气高涨、员工流失率降低、需求不断被满足、目标接二连三地出现。与这种良性局面相伴相生的是"无穷的动力"。事实上,"成就"成了一切行动的直接动因。这是第二境界与第三境界的主要差别所在。 第四境界:育才——员工服从你,因为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第二境界时,员工热爱领导;在第三境界,员工尊敬领导;到了第四境界,员工对领导衷心不二。因为通过帮助他个人提升,你赢得了他的心。 第五境界:做人——员工服从你,因为你就是你。员工因为你的个人魅力和你所代表的形象和风范而拥戴你。只有穷尽一生,拥有了深厚的领导技能,才可能达到这一级别,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回报。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一层,作者正在努力为之奋斗,因而如何达到这一层级只能有待以后再总结。 每一境界都是建立在前一境界的基础之上。只有当你一级一级坚实地向前踏步,才可能与周遭的人群建立起牢固而深厚的感情。为了达到影响力的顶端,你必须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了解你目前所在的位置;第二,了解和掌握不同境界的领导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目前来说,一般能达到第四境界就是相当不错了。在这一境界,你要非常重视员工的培养。培养员工有几个基本原则: 对员工的重视:这个问题关乎我的态度。 对员工的付出:这个问题关乎我的时间。 对员工表现我的正直:这个问题关乎我的性格。 衡量员工的标准:这个问题关乎我的眼光。 对员工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关乎我的领导力。 钮海津:《财富领袖的领导力》 这些年来,媒体给予工商界的优秀领导人戴了许多荣冠,比如"财富领袖"。 时至今日,人们评估成功的商企领导人的领导能力,已经晓得并非某一单项优秀就是"财富领袖"。大多数人已认可,财富领袖的成功在于其成功是和本企业组织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具有紧密的良循性。但是,人们或许并非清楚,财富领袖应具备什么样的领导力。 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语述来表达,我们对商企领导人的全面考量包括了五个层面:"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变革与创新"、"社会责任的担当与贡献"、"企业文化与价值体系"。具有了这五个方面的领导力,而且是卓有成效的领导力,才配得上"财富领袖"这个荣冠。 就这五个层面的考量而言,财富领袖不仅可以被工商界乃至被全社会各界学习和模仿,还可以作为对商企领导人的领导能力考量的基本标杆。 中国大陆的企业家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奋斗和学习,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在各领域领先的中国级企业或亚洲级企业,在创造红蓝商机、创造就业机会、创造企业文化、创造合格产品、创造优秀品牌诸方面都取得了骄人业绩。可以说,中国的财富领袖是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功臣。也可以说,中国大陆的财富领袖在核心价值观、战略管理、凝聚优秀人才、社会责任担当等等方面,已与世界的财富领袖的差距接近了许多。通过这次汶川地震灾情和世界性经济险情,人们看到中国大陆的财富领袖们交了一份集体合格证,他们大都在财富资源上运用得当,且已在所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起作用的领域中扮演了激发活力、讲求效率的重要角色。如果他们在系统技术和先进工具运用上的这段路再加一把力,差距或会更接近。 而那些未能成为财富领袖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之中,不少人尽管也有取得过往成就,但他们往往还未能剔除自己的习惯思维以及因这种思维而产生的习惯动作,他们或轻信单一成功经验而鄙视综合素质深造,或重于外形搭台而轻于内容建设,或倾心酒席肉宴夜总会而罔顾担当社会责任,或相信关系就是生产力而不相信战略管理就是竞争力,或热衷腾位招抚养亲团而疏忽职业经理人管理层,等等。一句话,他们的素质模式不在财富领袖左右。 从全球成功的工商企业和商企领袖的经验来看,中国大陆企业的领导人具备的素质模式应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自我修炼,谋求共赢互利;二是总揽战略全局,推动社会发展;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组织能力。阐述而言就是: ——在创业阶段里,他们勤于学习和自我反省,具有不断追求更大成功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战略管理的影响能力来获得双赢或多赢的伙伴关系; ——在增长阶段里,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为,同时他们表现出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以及不断推动变革以应对环境变化的素质; ——在未来阶段里,他们需要培养全球视野,通过更为系统和正规的方式进行更深入而周密的战略性思考,以更有效的方式向其他领导者和员工沟通; ——在组织管理中,他们需要更加积极致力于组织能力的建设,通过对人才的有效培养、流程和制度的持续改善、企业文化的打造,使企业能够随需应变,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营销运作中,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对客户需要的理解,通过对客户未意识到的需要的发掘,开发创新的盈利模式、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他们需要通过培养职员的创新能力而营造创新的氛围,推动创新文化的建设,以提升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 ——在领导能力上,他们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良好领导力:制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上佳领导力: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变革与创新、社会责任的担当与贡献、企业文化与价值体系,为最终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期盼更多的中国企业家成为财富领袖,这就是我们《财富人物》这期采编策划的主题所要表达的竭诚愿望。 (作者钮海津系财富人物国际传媒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兼《财富人物》执行总编辑) (1588字) ·钮海津 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