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与提升策略探讨


  摘 要:本文基于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成就,分析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完善专业标准、完善服务机制与激励机制、提升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探讨了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 国际化发展 提升策略
  一、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
  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在扩大国际化发展规模、探索国际化合作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天津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合作项目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合作,而是逐渐转变为校际合作、企业与学校合作和大类专业之间的合作,如西班牙、德国、日本政府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之间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项目,德国政府、德国汽车制造厂商同天津职业大学和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之间的"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以及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学校与不同国家、不同专业开展的"鲁班工坊"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天津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得到迅速推进。
  二、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国传统的技术投入正在向产出转变。技能型人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力军,企业和社会急需熟悉国际产业发展、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工业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院校需要了解国内外市场,技术教育要瞄准高端尖端科技,搭建技术人才和国际人才培养平台。与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对比,目前天津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存在以下几方面制约因素。
  (一)出访费用高
  出访费用高是学校与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之一。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大多数是农业户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以1~2周的出国学访交流为例,即使在学校补贴或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学生个人承担的交流费用(主要用于国际往返航班和住宿等方面)在1~2万元,这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学生来说很吃力。
  (二)交流平台少
  相较于天津高等职业院校的政府合作、学校与学校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及大类专业之间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的多样性,天津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平台少之又少,基本还处于政府合作阶段,仅有少部分中等职业院校逐步与国外职业院校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因此,天津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规模与交流深度还远远不够,亟待改善。
  (三)学生年纪小
  目前,天津市中等职业院校的学制分为3年制和5年制,学生在校时的普遍年龄偏小,不少学生在出访交流时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关于出国交流学生的集体活动和安全问题,既是家长关心又是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有成年人参与保护学生。特别是在国内外均有关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法,对学生的集体活动等均有特别要求,尤其是在组团出国访问期间。
  (四)语言基础弱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都反映学生不能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个别学校有韩语、日语等其他语种)与国外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从小学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普遍存在英语听力弱、开口难的情况。相比于日常口语,在专业交流和合作方面的语言困难更大,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涉及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在专业方面不能开展深度交流。
  三、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国家一直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其国际化发展也逐渐由单纯地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资源转向提升自身影响力,输出优秀职业教育资源与引进先进经验并举。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接国际,完善专业标准
  完善专业标准是提升我國中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水平的关键。目前,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所以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标准。但是,考虑到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可以参考不同发达国家的专业建设进程、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来制定和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区域专业标准。同时,要注意将国际先进技术、生产工艺、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核心因素与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专业标准相结合,切不可完全脱离我国原有的职业教育专业标准。
  (二)完善服务机制、激励机制
  针对上文所述天津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存在的制约因素,建立中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的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中等职业院校国际交流经验尚浅,很多活动都是临时开展,没有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在诸多事务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政府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出台相关服务机制,提供制度、安全、外事等方面的保障,相信能够促进中等职业院校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出访费用高是中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顾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制定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和资助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学校可以借鉴高等院校交换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或资助方案,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的相关制度,将国际交流纳入奖励或自主范围,吸引更多优秀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三)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鲁班工坊"项目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并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设目标和创新示范的指导下,为天津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开辟了新窗口。"鲁班工坊"项目向泰国、埃及、马达加斯加等国家输出我国优质的资源,为这些国家研制专业技能教材和课程标准,提高了他们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鲁班工坊"为相关国家职业教育实现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同时,天津中等职业院校一直都在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希望能够通过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通过这10年的办赛情况来看,确实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津与上海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国际化专业试点的地区,引进了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国际竞赛活动和项目。例如,为了从比赛项目和赛制的角度实现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之间的直接联系,将世界技能大赛与天津市技能大赛结合起来。通过国际竞争,希望提高国内中等职业院校所办技能竞赛的国际化水平。
  (四)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职业教育事业永恒的课题,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更新的推进,参与国际交流对教师在思想站位和知识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随着国外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的输入,教师更应该用国际化的视角审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国外的信息更好地教授学生,从理论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具有实践经验技能的实践者。中等职业院校应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英语知识和国际行业标准认知,并让他们将这些国际化元素融入日常的课堂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密切沟通、共同进步,在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小结
  以国家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为基础,中等职业院校可以与产业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学模式改革到共商实训基地建设,从教学交流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从学生出访交流到互派学生出国留学,将中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延,王博,张超.天津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经验、问题与提升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4).
  [2]熊建辉.我国教育国际化最新进展与宏观形势——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思考(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2).
  [3]王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9(6).
  [4]苏文萱."鲁班模式"的探究与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8(4).
网站目录投稿:沛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