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路径探讨


  【摘 要】隨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的发展也相应的出现了很大的进步,这就直接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和发展,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对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重点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路径
  就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的话,新媒体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在当前这个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日益离不开互联网,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网络技术加以应用,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的教育和培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部分,这有助于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实现学习形式的翻新[1]。
  一、高职院校做好对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
  如今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都无法离开网络的参与,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网络也都占据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说高职院校也要利用课堂的教学来培育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网络素养和信息道德修养,依托于心理课堂的教学来实现对于学生的信息道德渗透。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再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将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素养教学实现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网络素养教学的效果,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做好对于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借用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实例来进行,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来加以讨论,同学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当中可以得出更多的观念,课下的时候学生们还可以结合着课上进行讨论的案例来进行实践活力,利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实现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这对于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道德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二、高职院校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培养学生
  为了有效的实现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达到网络素养教学的目的,高职院校就必须要构建起更加多元化的载体,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措施来加以进行,网络素养是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之下所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学要求,因为如今网络暴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在网络上说的很多话不用负责任,所以说发言的内容很是恶劣,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来说无疑会产生恶劣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更加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网络素养的提升,网络素养的教育培养也离不开统一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在开展对学生信息教育的培养过程当中要将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的改革等一系列的内容加以综合,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3]。
  三、打造一个创意平台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编辑能力
  想要通过高职院校教育来实现学生网络素养培养的目的的话,那么让学生掌握校园消息的编辑是很必要的一个部分,如今学校教育也是愈发的依托于网络技术来加以进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加强对于他们的网络素养教育也被置于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发展位置,要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总体的依托,将培养学生的网络素质培养置于一个重要的发展位置,最终得以构建起一个层次分明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学生可以在进行信息编辑的过程当中体会到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他们以后在网络上进行发言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谨言慎行,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知道了网络暴力的错误之处,了解到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危害,这样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作用,通过校内信息的编辑和传播,学生对于信息传播的相关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对各种新媒体软件的使用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网络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做新时代的高素质网民,让学生体会到网络素养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促进,因此说进行校内创意平台的打造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素养提升方式[4]。
  四、结语
  综上,就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的话,新媒体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所以说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的,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就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加强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文明上网的意识,构建起一个更加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说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彬铭.新媒体背景下广西北部湾地区高职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7):308-309,331.
  [2] 左剑,方瑜.信息"碎片化"背景下把握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策略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1):98-101.
  [3]张筱茜.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9,(2):33-37.
  [4]姜志坚.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7):52-55,70.
网站目录投稿: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