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珠宝判定中的第三代查尔斯滤色镜来判定铜锈十分有用,一切的古铜锈在滤镜下都不会变色。用那些绿色、蓝色的化学颜料做的各种伪锈,在滤色镜下大都会成为赤色。特别是用搪瓷彩釉料在低温下烧成的假锈,这种伪锈既不怕火也不怕水,用热针、水都不管用。但因为搪瓷釉猜中的蓝色含钴,所以在第三代查尔斯滤色镜它的蓝色或绿色会成为赤色。 2,锈色。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宣德炉多为出土铜器,因而常带有绿锈等。鉴别宣德炉时,首先要观察锈色是否与器体合一,深浅是否一致,自然生成的锈色往往坚实匀净。若锈色浮于表面,表皮锈甚为刺眼,则就可以鉴定为伪锈了。 3,鉴赏辩别一件宣德炉,仅仅了解宣德炉的历史,它的形态、纹饰、铭文、组合关系与铸造工艺等还是不够的。 4,宣德炉、铜器成器后风化孔雀石层的矿物学研究,确定孔雀石层的分布及结构特征,是人为做上去的,还是自然形成的这一成因特征,对宣德炉、铜器的真伪确定提供了一重要依据。古墓葬中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孔雀石的特殊结构,如皮壳状、葡萄状、放射状、孔雀石单斜柱状晶体的生长,人为是不可模仿的,因此,对宣德炉、铜器的成器后风化孔雀石层的测定,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鉴别铜器、宣德炉的方法,尤其是散落民间的更具指导意义。 5,新铸之器一般的重于原器,这是通常伪器或仿制品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而经过长期文化腐蚀是不同的。经过数千年缓慢腐蚀的宣德炉,因为发氧量,使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较重。 6,在宣德炉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同时。与鼎一同出现的还有簋,通常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远古的宣德炉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7,一般情况宣德炉特征有五类,这五个特征在贾文忠老师说过鉴定宣德炉的一个顺口溜里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先看型,后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锈斑、地子是关卡"。先看型大家都能理解,观察器形,迅速判断出该器形相对应的年代;后看花,就是指仔细观察纹饰,同时判断纹饰的年代是否与器形相应的年代相符;看底下是指器物外底会有很多铸造时留下的痕迹,现在大家对宣德炉的知识仅仅看外底是不够了,要观察器物的全身了,比如从器物纹饰区、耳朵、鋬等隐蔽区仔细查看范线、垫片、铸疣、铸补等特征;铭文要细查那是因为许多造假者对真器增加了铭文,以抬高器物价格;锈斑地子是最 后的管卡有道理,前面的特征都相符,锈斑地子没问题了,那就可以得出是真品的结论了。为什么这么说,伪器必有假锈,特别现在3D打印技术这么发达,像前面所述特征都可以弄得和真的一模一样,唯有锈斑地子还没被造假者攻克,所以说这个最 后的管卡至关重要,一定要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