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的伊宁、塔城、喀什、莎车、叶城、乌鲁木齐等地,人口为14502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15世纪时逐渐形成民族。从16世纪起他们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并在新疆各地安家落户。 "乌孜别克"这个词,起源于14世纪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王,乌孜别克汗王统领下的军民就称为乌孜别克人了。中国元朝史中则称他们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纪金帐汗国瓦解,一部分乌孜别克游牧民南下进入了中亚的农业区,形成了中亚的乌孜别克人。18世纪50年代清王朝统一了新疆,那些中亚的乌孜别克人,特别是商人,来到新疆境内的日益增多,开始他们主要在南疆的喀什噶尔、阿克苏等地,后来逐渐发展到北疆的伊宁等地,19世纪60、70年代英国人扶植的浩罕小国入侵新疆时,又有一批乌孜别克人进入了新疆。在我国境内的这些乌孜别克人,19世纪以前以经商为主,也兼顾手工业。他们也参加了新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还积极参与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区的革命斗争,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乌孜别克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维吾尔语、塔塔尔语十分接近。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民族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 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多吃牛、羊肉及其乳制品,日常食品是奶茶,喜欢吃库尔达克(土豆炖肉)和蜂蜜、糖浆。"纳仁"是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房屋形式有多种,顶楼呈圆形的称为"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炉。乌孜别克族家庭多是父母与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孙三代住在一起的。他们有和维吾尔、塔塔尔族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小花帽有绣花的、有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有时还在小帽外面加戴头巾。男子穿长及膝盖、斜领,被称为"托尼"的长袍,腰问束以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宽大的连衣裙,不系腰带。一般多穿皮靴。妇女穿的"且特克"(绣花鞋)十分别致美观。男子衬衣的领边、前襟开口处和袖口常绣有彩色图案花边,体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乌孜别克妇女善于刺绣,工艺品"派提努斯"花盘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城市乌孜别克人多穿西装。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但乌孜别克人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最为隆重。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果有客人到家,主人都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乌孜别克族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俗称"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等。 乌孜别克族肉孜节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伊斯兰教教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要求做到清心寡欲,成年人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不封斋。按伊斯兰教历,9月四日或30日看到新月时,意味着信徒们圆满地完成了戒斋功课,在第二天举行开斋仪式,以示庆祝。肉孜节时,乌孜别克族每家都要准备十分丰盛的节日食品,男女老少都身穿鲜艳的新装,熙熙攘攘成群结队地去到亲戚、朋友、邻居家里去拜节祝贺。 节日斯间,乌孜别克族人要打扫卫生,制作油炸食品和糕点,做好欢迎客人来访的准备,人们还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走亲访友。此外,还要举行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伊斯兰历规定一年为354天,与公历相差n天左右,因此斋月和开斋时间每年都不相同,大约每31年循环一次。 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七十天举行,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要宰羊、宰牛、宰驼,相互登门贺节,唱歌跳舞和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这个节日源于宗教传说,据说"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命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勒献给神,当易卜拉欣忠实地执行"安拉"的命令举起刀子的一刹那,"安拉"又命天神送来一只羊代替他的儿子,从此以后,就有了宰羊祭祀的古尔邦节。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宰羊宰牛,做各种食品,馈赠亲友,款待客人、亲友和邻居。 乌孜别克族除了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外,还举行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人们还要沐浴净身,到清真寺做礼拜和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上坟,祭莫祖先,悼念亡人。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一般持续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