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


  俄罗斯族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以伊犁地区为多,还有少数俄罗斯族人分散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族人口为15609人。
  俄罗斯族人最初是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9世纪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有更多的俄罗斯人陆续进入新疆一带。那时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节庆等,基本上与俄罗斯国的俄罗斯族相同。中国的俄罗斯族人使用俄罗斯族语,其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通用俄文。俄罗斯族人大多信仰东正教,一小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俄罗斯人的生产技术、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从事各种修理业、手工业、运输业,有的还兼营农副业。今天新疆广泛种植的土豆、西红柿、黄瓜以及久负盛名的乌克兰大白猪、荷兰奶牛等,都是俄罗斯族农牧民引进或培育的。在农村的俄罗斯人大多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从事农牧业生产,擅长经营园艺和养蜂。
  俄罗斯族的服饰可谓丰富多彩。俄罗斯族老年人的衣着多与前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族相同,男的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女的穿连衣裙(俗称布拉吉)中年人爱穿汉族服装,年轻人则爱追逐社会潮流,穿各式时装。
  在饮食方面,俄罗斯族保留着早期在俄国生活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新疆俄罗斯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黄油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晚餐较丰盛,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等。"比罗什给"和"苏波"是俄罗斯族人富有民族风味的佳肴,每逢节庆或贵客临门都做。"比罗什给"在俄语中是"馅饼"之意。做法是:先将米饭蒸熟,牛肉切碎炒,放葱头及花椒、大料等调料。然后把炒熟的牛肉与米饭混在一块搅拌成馅,和好面,用手拍成很薄的皮,包上馅,又拍成扁形的馅饼,烘烤至熟。"苏波"在俄语中是"汤"或"汤菜"之意。做法是:先把白菜切成条炒熟,放花椒酱油,再放入羊肉汤中,随后放入切好的西红柿、土豆、胡萝卜等即成。俄罗斯人切土豆、胡萝卜多切成块,而不切条。
  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瓦",自制的味甜,不像一般啤酒味苦。
  俄罗斯族人忌讳"星期五"和"13"这两个数字和日子,原因出自宗教。据《圣经》记载:耶酥曾召12门徒,传教于犹太各地。后为犹太教当权者所仇视,被捕送交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于星期五被钉死于十字架。此后,信仰基督教的民族都以这两个数字和日子为忌讳。俄罗斯人请客时从不请13个客人,结婚时也要避开每月的13日,家庭一般不在星期五举行较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俄罗斯族人忌讳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象征着不忠诚;喜欢蓝色礼品,认为蓝色代表着友谊。从前,俄罗斯族人还忌讳专门给人送手套,认为这意味着挑衅。据说古代俄罗斯族人决斗前双方先互递手套,这也是决斗即将开始的一种信号。与俄罗斯族人初次交谈,最好不要探问主人的生活细节,如年龄、工资等,尤其是对女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当面问其年龄。
  在公众场合不能抠鼻孔、伸懒腰、抓痒、大声咳嗽。交谈时,不能用手指他人。
  参加俄罗斯族人的家庭宴会或晚会时_,要注意容貌和服装整洁。要事先刮脸。穿衣服必须打领带,衬衣下部要扎到裤腰里。参加宴会、舞会时要穿皮鞋,俄罗斯族妇女一般都穿裙子,显得高贵庄重。
  俄罗斯族人的主要节日是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其他节日还有"旧历年"、"清明节"、"圣母圣诞节"、"主领洗节"等。
  中国俄罗斯族的节日很多,这些节日大多与东正教教义有关。在这众多的节日中复活节是最为隆重的,而且围绕着复活节形成了复活节节期,这个节期从复活节开始,一直到圣灵降临结束,共50天时间。但事实上,有关复活节的准备工作从复活节前8个星期的谢肉节就已经开始了。
  俄罗斯族圣诞节
  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或主隆生节。在新疆,日期定在公历1月7日,节期约10天,这一节日已经演变成信仰东正教的新疆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前夕,俄罗斯族人大量购置货物,买圣诞树布置家庭,亲朋好友间互赠圣诞礼物;俄罗斯族年轻人还组织起来,装扮各种吉祥动物和圣诞老人,成群结队到各家各户拜贺、祝福。圣诞之夜,家人团聚,按习惯,晚宴必备圣诞鹅。节日期间,俄罗斯族举行各种规模的聚会,唱歌、跳舞、欢度佳节。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俄罗斯族谢肉节
  谢肉节是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俄语叫"玛斯列尼嚓"。俄罗斯人的谢肉节在复活节前第8周,大斋前的一星期。谢肉节过后,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进入为期40天的大斋期。大斋期间不能吃肉,所以叫"谢肉"。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教民们除了不能吃肉,也不能吃鸡蛋,有的人甚至连牛奶也不喝,只吃粮食、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等。俄罗斯族人的谢肉节要持续7天,也就是一直要持续到复活节前夕,这7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
  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一般要吃一种煎饼,状似太阳,也象征着太阳,表示欢庆太阳的复苏,所以谢肉节又被称做"太阳节"。按习俗,有的地方把做好的第一张煎饼放在风窗上祭祖,另外一些地方把第一张煎饼放在田地里,以祈求太阳尽快使大地解冻,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做送冬节,也是迎接春天、迎接春耕季节到来的日子。按风俗,谢肉节期间,人们会以一些名目聚会宴饮,还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但不能举办婚礼,所以要操办婚事的人家须在斋期前举办。如果某家有未婚的大龄女子,主人的好友就会相约在谢肉节期间到这家来,用小木橛插上门或用绸带象征性地绑在主妇的腿上,然后对主人说,要想出门或想解开绳子就得请客,意思是惩罚主人为什么把女儿束缚在家里,不让她们婚嫁。
  俄罗斯族帕斯喀节
  "帕斯喀节"也是基督教的"复活节"。"复活节"既是东正教的主要节日也是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群众主要信仰东正教,"帕斯喀节"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节日。复活节又称耶稣复活瞻礼、主复活节。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大约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复活节,节期一天。
  据《圣经·新约》载,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的第三日"复活"。节日的头一天(星期六),俄罗斯族携带彩带鸡蛋和鸡蛋面包到教堂参加庆祝活动。午夜,在教堂门口等候教士宣布"耶稣复活"的消息。之后共进"圣餐",即食用由教堂准备的少量面饼和葡萄酒(即"圣体"和"圣血"),并交换彩蛋。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过"复活节",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节日当天要素食,亲友间相互登门祝贺。年轻人则举行歌舞等节庆活动。过节这天,俄罗斯族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耶稣的复活,接着主人给众人递过一个彩色鸡蛋,表示祝贺。拜节中,主人和客人还可以玩碰鸡蛋的游戏。节日第二天俄罗斯族人聚集在宽敞的地方,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巴扬"(纽扣式手风琴),弹起七弦吉他、"巴拉拉依喀"(三角琴),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子、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尽情欢乐,有时这种欢庆活动要进行到深夜。
网站目录投稿:盼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