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与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中职类学校电子专业现状及弊端,介绍了笔者学校在教材选用、教学手段、教师责任分工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校本教材  辅助教学  带班分工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大批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职学校即是培养该方面人才的摇篮,因此中职学校大多开设了电子专业。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内容广、技能要求较高、学生入门难的特点。作为多年在一线从事理论与技能教学的教师,笔者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现状及弊端,介绍本校在教材选用、教学手段、教师责任分工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现状与分析
  1.教材逐步简单化,导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欠缺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理念逐渐强调以实用性为主,电子专业教材(尤其是《电子技术基础》及《数字逻辑电路》两本教材)在历次改版过程中删除掉大量理论性内容,着意保留实践性内容,并添加了很多的图片图例,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识其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电子技术基础》课本第一章第一节"二极管"为例,旧版本教材依次讲授PN结的材料构成,结构特性,导电特性,并由此延伸讲授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而新版本教材只在简单提到了PN结,并未说明其结构特性,二极管内容也只是强调了其单向导电性。笔者通过毕业生反馈了解到,采用此种教材进行教学,学生虽然在专业技能方面较往届学生有所提高,但是在工作中一旦遇到疑难故障,因理论知识不够扎实难以进行有效分析并解决。且学生因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导致毕业工作后难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以致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
  2.教材内容更新慢
  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使用的《电子测量与仪器》教材虽然已经修订更新至第四版,但是其中讲授的内容仍然以模拟式仪表为主。举个典型例子,全市中职学校的电子类(机电类)专业已逐步淘汰模拟式示波器,采用数字式示波器进行实训教学,但是《电子测量与仪器》第四版教材仍然在以模拟示波器为例进行使用讲解,因此形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学生在实训中发现理论课所学设备与实际见到的设备完全不一致,导致学习兴趣降低。
  3.缺乏配套的教学软件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在理论教学中普遍依赖PPT课件,而很少利用相关仿真软件进行直观分析讲解。PPT课件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以图片或者简单动画的形式对某些特定电路进行特定展示且制作起來费时费力,而Multisim或Protus等仿真工具软件则可方便地对各种电路进行实时编辑及实时分析。
  4.实训设备配置不合理
  据笔者了解,本市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虽然在逐步更新换代,但是仍有很多种电子测量设备(如毫伏表、双通道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未完成更新,依然在使用模拟式设备。与数字式设备相比,模拟式设备的精度低,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直接导致实习效率降低。
  5.实习教师分工不明确
  教学改革前,本校电子专业实训授课同时安排2名指导教师,既负责讲解实训课题,又负责指导实训技能训练,还负责管理实训室秩序。因此,经常出现因两位教师对实训目标认识不一致、实训理念不一致,导致讲解实训理论的侧重点不一致,实训过程中指导的侧重点也不一致,还经常出现两人都愿意辅导优秀学生进行实训而不愿意管理学生实习纪律的情况。二、改革原则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因此,为了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就需要坚持下面这两项原则,最终才能保证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1.定向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求学阶段,需要获取未来就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就是定向性。在中职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丰富的职业知识体系,可以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结合针对性的原则,即针对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来统筹制定教学方案。在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后,把定向性与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在一起,中职学校就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改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有一些老师只是单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所谓学思结合,更何况是电子专业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初步学习掌握了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特别是通过实践来促进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三、改革思路
  要想提高电子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首先得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就业为目的,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改革创新,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为了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需要将学生的实践实习重视起来,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结合起来,做到基础、专业、实用,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适用范围和实用水平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工作。
  中职学校应当明确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明确学生技术能力的掌握等级要求,在此基础上,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去粗取精,逐步与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迎合企业需要,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糅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互相补充促进,通过有效的实训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子专业的课程结构,应当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学校可以购买新型的设备供学生实习,也可以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还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甚至结合参观企业、社会实践、企业顶岗等多种途径,同时,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改进与实施
  1.引入校本教材
  笔者学校在严格贯彻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从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现有实训设备,组织多位专业课教师编写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大纲》。该大纲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采用项目式教学,重组专业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做中学",将完成工作任务与完成学习任务融为一体,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为响应本校教学改革的号召,笔者经过历时两学年的实践与总结,提出了在电工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授课中采用Multisim、Protus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案。该仿真软件能够在无硬件的基础上迅速搭建电路模型,实时取得/修改电路参数并进行在线仿真分析。此种授课方法简明直观,学生对所授内容易产生兴趣并能理解熟记,还可将该软件的使用设置为实训课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经过本教研组讨论分析并逐步实施本方案,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得到了同事的一致认可。
  3.自制实训模板
  笔者通过担任历届电子专业实训指导工作,总结并设计出一套适合本校电子专业实训教学中"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课题的电路模板。该电路模板将多种元器件按照分类、材质、标称值、额定功率等参数依次递增的顺序在电路板上进行排列展示,并设有连接孔(测试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出某类元器件的外形区别,并通过测量参数进一步了解其物理特性的区别。通过测试孔,还可利用导线搭建简单电路以配合电工基础理论课的实验需要。
  4.实行主/副带班分工
  本校在教学改革中推行主/副带班分工制度。主带班教师负责讲授实训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副带班教师负责管理学生纪律,督促懒散学生学习,批改学生实习日记,填写实训日志。学生的课题成绩由主带班教师给出的实训技能成绩与副带班教师给出的实训态度成绩叠加进行综合评定。采用此种方法后,实训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参训学生的纪律性和认真性显著增强。五、考核与评价
  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不但要重新定位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新教学内容,还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改革后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一方面加强对老师的考核与评价,及时明确老师是否严格按照改革后的教学大纲来实施教学,是否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操技能的培训有效结合起来,是否及时对理论或实操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总结教学及时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对于学习理论知识、实习实操技能优秀的学生要加以表彰,对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以引导。此外,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评、校企之间的互评,以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落实到位。六、小结
  综上所述,这项教学改革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想改变当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在改革中,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以课程为中心进行精准定位、持续更新教材内容、不断完善教學设备、重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只有不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雷菊华.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建设的思考[J].电子制作, 2015(3).
  [2]舒小广.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J].考试周刊,2015(37).
  [3]汪姝,傅康.浅析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4]王双芹.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2014(9).
  [5]张英,李震.探索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研究型课堂教学案例[J].职业,2012(23).
网站目录投稿: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