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外合作 办学模式 技工院校 合作办学成为引入先进的技工培养理念及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是技工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一条快车道。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形势 1.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解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目前主要包括学历教育项目和非学历教育项目,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办学主体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依托高校开展。 2.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目前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因开展历史悠久,合作模式成熟,在各层次高校、职业院校遍地开花,一所学校有多个合作项目很常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技工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条件和规模尚不成熟,但发展前景可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近10年的时间,技工院校各种中外合作办学如雨后春笋,从合作办班到专项课题,从教学模式到基地建设,从教学交流到共襄世赛,从师资培训到互派留学生,不断将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推向纵深发展,并且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二、技工院校为什么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1.技工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发展的需要 (1)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以深圳为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产业与国际高度接轨,除了作为传统的技术输入国之外,中国正向传统的技术输入转向输出,为了了解国际市场,技工院校更需要对国际市场需求有深刻的认知。技能型人才是中国智造的重要力量,是打造中国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产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上,对熟悉国际产业发展、掌握世界领先技术的人才求贤若渴。"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技工教育需要瞄准前沿技术,对接产业升级,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搭建平台。 (2)技工院校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技工院校的发展一路看好,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但受技工院校自身发展历程的制约、国家产业快速转型的需要,现有的运营机制、系统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开发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因此技工院校急需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现有教育模式、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渠道,将大大缩短技工院校的自我调整周期。 (3)技工院校毕业生自我提升的需要。受多年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相较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双轨制育人机制,我国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上升通道有限,中外合作办学将给学生提供包括就业、深造、学历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以就业为例,在以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地区,很多企业需要具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我国拥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的技术工人少之又少。技工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先进职业资格标准,可以为企业、为社会量身定制更多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学生们毕业后可以去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或驻外工作,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2.技工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与机遇 (1)政策支持。国家对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持积极鼓励态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具体的管理意见和办法,提出"按照‘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开展合作办学,特别是要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2)技工院校合作办学,已开先河。技工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已有成功经验。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自2010年以来,开始启动中外合作项目,不僅推动了学院建设,更为仪征市主导产业建设,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广东省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利用世界技能大赛平台,广邀各领域专家、选手,以大赛促进交流合作,共襄世赛。 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技工教育模式,经多方检验,已获得多所院校认可,基于此开展的合作项目,正为我国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添砖加瓦。 (3)技工院校日趋发展,合作条件成熟。日益为社会认可的技工院校已具备开办合作办学的条件。据调查,技工院校的学生因动手能力好、上岗快、执行力强,深受企业欢迎,正日益成为企业技工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以外向型企业为主导的企业更欢迎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及了解本土文化的新型技术人才。同样,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技工学子,对于合作办学而带来的深造、就业等诸多机会也充满期望,这无疑给技工院校带来强大的合作办学动力。三、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路 技工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带动地区产业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因其尚处在起步期,也出现了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合作办学不规范、教学培训质量不高、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学校甚至还出现了完全不符合作办学定位的问题。 1.确定合作办学目标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多种模式选择,但具体选哪一种,应从自身的办学目标出发,如提升教育体系、引入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海外留学、合作办班、课题研究等。比如目前普遍开展的中德合作,以引入"双元制"教育形式为目标,一些正在探索中加合作的项目是以海外留学为目标。 2.选择合作伙伴 在确定了合作目标后,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就更加具体了,以中加合作项目为例,选择合作院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双方合作意向。基于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出路及扩大生源的共同目标,在对目標合作院校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调查后发现,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双方都有充分的合作空间以及良好的合作基础,这非常有利于合作意向的达成,也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2)资质及合作资源。在选择合作院校时,对对方资质及合作资源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公办、知名度高、为我国认可的院校,有利于国内生源接受;而丰富的专业学科设置、匹配的学位和文凭,为国内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同时如果能和国内专业设置兼容、达到学分互认的效果,则无论是学费还是周期的节省,都将大大提高竞争力。此外,如能与足够多的著名大学在学位和学术项目上相衔接,与足够多的大学签订合作和转学分的协议,就可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这无疑为那些想在学业上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学生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些无疑都是对项目合作是否成功的强大助力。 (3)留学环境及生源。中加合作项目前期开展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从城市吸引力、专业选择、留学意向、留学成本等多角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意向合作院校的学生对合作院校的资质、城市、专业选择高度关注,在上述因素满意的基础上,有留学计划的近30%学生愿意到合作院校深造。特别是10万~15万元的留学费用,比其他英语类国家低了近50%,是吸引中方学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见,良好的留学环境、有竞争力的留学成本是获得充分生源的有力保证。 3.潜在的问题 提起中外合作办学,在找到理想合作院校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合作资格、合作形式、教学资源共享、留学准入、学分互认等实际的问题,这里将主要讨论双方互派留学生所面临的政策问题。 (1)政策准入。根据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政策,首先要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项目才可以正式开展。 (2)国外留学准入。中方留学生如果要到外方留学,首先要通过英语和数学的测试。调查发现,其中语言关将是最大的难题。虽然中外合作班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但在招生时,更多家长仍然倾向于选择普通班。按照广东省的规定,普通技工院校专业学生可以免费入学,而中外合作办学因为需额外教学成本,要学生缴纳一定费用,家长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3)外国留学生准入。相比中方学生留学,外方留学生来中国求学的难度更大一些,受学校的国际知名度、认可度及国内对技工院校合作办学资质授予等因素影响,技工院校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留学生管理制度。 (4)打造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合作办学,对现有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首先,为了与合作方院校教学体系对接,需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实现双方课程互认,以节约双方学生的学习成本;其次,教师要具备对外方学生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学可能会成为必备能力。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才刚刚起步,成果可以期待,但合作的道路还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骏飞,高汝男.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与特点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 [2]阎浩.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 [3]赵会文.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