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为重浊阴邪,有形而沉重,它的性质黏腻,常可阻遏气机、滞碍阳气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一旦经络因湿气重而运行受阻,日久后化热则为湿热,或炼液成痰则为痰湿,甚至为湿毒,湿邪对人的伤害隐蔽而缓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体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长斑,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体内湿毒的分类,看看自己中招了没有 一级湿毒在表皮;症状主要为皮肤骚痒,长湿疹,头脸油腻、长痘。 二级湿毒在肌肉;症状主要为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三级湿毒在骨骼;即是骨寒湿,俗称风湿。症状主要为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毒: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症状主要为脾胃虚弱,便秘,多痰,妇科炎症。 五级湿毒:在身上(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疾病。 寒湿的产生多与以下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1、过食生冷:各种生冷食品如冰淇淋、冰镇饮料下肚,直接攻击位于中焦的脾阳,引起脾虚湿盛。 2、美丽"冻"人:一些爱美女士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就早早地穿上了薄丝袜、短裙、露脐装、露背装,殊不知,小腹为元气中心,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气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很容易受到寒邪袭击。 3、猛吹空调: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然而空调造就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引发疾病。 4、久坐不动:《黄帝内经》曰"久坐伤肉",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滋生痰湿,要想摆脱寒湿缠身,应少吃寒凉、甜、黏、油腻食品,饮食适当吃健脾利湿食物 缓解湿气的小妙方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体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2、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红豆。 怎么做:首先把薏米与红豆分别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水中浸泡。锅中加水,加入泡发的材料用大火煮开,然后改小火温煮,直到薏米与红豆被煮烂为止,最后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益处: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调节脾胃,从而让人恢复健康。 3、祛湿汤 原料:茯苓15克,白扁豆15克,瘦肉一块。 做法:茯苓、白扁豆、瘦肉洗净后焯水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每周吃2~3次。 提示:白扁豆一定要熟透,以免毒素残留。有多尿、滑精、口干症状的人不宜食用,湿气困于头部、四肢,会出现头昏脑胀、易疲劳等。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缓解春困。 日常须知 1、 改善饮食习惯;三餐要规律,少吃腌、熏、烤、油炸食物,戒掉高脂油腻饮食,不碰精加工的零食甜食。保证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一把坚果,主食要粗细搭配。 2、 坚持运动锻炼;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氧无氧相结合,每周来上 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戒烟,戒酒,多喝水。 3、 规律作息,释放压力;保持作息规律,及时调整心态,睡眠充足不熬夜,学会释放压力,情绪好了胃肠功能也能正常起来,这样体内湿气也就渐渐消了! 下面链接能够帮你缓解体内湿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