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发展高等教育要标准与特色兼顾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标"。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国标》涵盖了普通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全部587个本科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布点。
  此次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朝着标准化的目标前进。教学质量标准的出台,能有效治理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以法学专业为例,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接近600余所,教学质量存在着巨大差异,有的院校法学教师一人兼顾多门法学课程,且课程普遍跨度大、难度高,对于学生的普通提问甚至都无法给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教学质量标准是在划合格线,目的是在学科组织层面保证人才培养的输出质量。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着进入社会各行各业的生力军的素质,只有把好输出关、质量关,才能提高人才就业的效率。
  教学质量标准对于学生而言,是享受国家发展、教育繁荣的成果。不少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都会担心能否做好基础的社会工作,象牙塔的知识还管用吗?这种不自信不完全是由学生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很大一部分与某些高等院校的管理混乱、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不科学、不合理有关。标准的出台,能促使高校规范教学,让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昂首挺胸走向社会。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国标"存在疑虑,认为标准就是追求整齐划一,会禁锢高校发展、实践的空间。我认为,对待标准应当明确这样一种意识:高等教育既要讲标准也得讲特色。所以,上述理解与担心是片面的、不必要的。标准的发布既无抵制高校自主办学之嫌疑,也无取缔高校办学特色之可能。标准旨在消灭不合格,并没有"封顶"之意。教育部高教司发言人公开表示,标准要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留有足够的拓展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在达到标准基本规定外,高校既可以按照自身的传统优势特色办学,学生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两者并不矛盾。教学质量标准规定的学生基础课程、学分修习、课时、师资等内容,对基础课程的把关、达标,以及为学生进一步修习特色课程夯实了基础。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有了标准,更不能放松教育创新的"弦"。客观来说,标准并不能解决一切高等教育问题,如果将所有的事情一股脑儿推给标准,那么标准就失去了其应有之义。例如,对于不在本科目录专业之列的自设专业的教学质量怎么评价、对于高校谋求达标之外的更进一步当如何实现等,这些还必须依靠高校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总之,标准与特色兼顾,才能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
网站目录投稿:巧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