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风口与痛点


  能够存活下來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
  ——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
  如果转换下文风,也可以说——那些把握风口或成为风口,包括找到痛点并解决痛点的新物种才能够存活下来。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的新时代,即在未来的类金融科技超市中,或许唯有新型金融机构或为之服务的科技公司可以生无顾虑。
  这并非诳言。未来5年,零售银行、投资及财富管理和资金转移支付将是被金融科技颠覆程度最高的领域,一些现有业务将流向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果这些行业能够像移动支付和网贷的发展势头一样迅猛,潜力将无可限量。
  中国金融机构自我转变的需求比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迫切,转型的速度也前所未见,这是大势所趋。而金融科技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也不完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致:颠覆相对较少,更多关注的是应用先进技术形成解决方案,并实现合作共赢。另外,监管如何与时俱进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支付之变
  支付行业所面临的变动与挑战主要有两点:个人信息保护、电子支付与新旧利益团体之争。
  前者,支付与商业、生活密切相关,在被电子化并与互联网结合时,用户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和盗取。现今,众多互联网金融机构依托智能手机,可以用自定义手势和密码进行支付。除此之外,指纹识別、刷脸识別、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技术也在逐步发展。这些新一代的识别技术一反常规的密码形式,用人身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属性作为支付的识别依据。这种免去密码记忆与存储的识别和保密方式无疑更加可靠,会极大提高用户的支付体验。
  后者,网上支付的服务区别于传统银行和信用卡巨头所提供的服务,其业务发展也会受制于传统金融部门的掣肘。因此,将网上支付与信用卡支付结合起来的Square等金融科技企业随之出现。
  纯技术发展角度而言,当电子货币在全社会通用之后,第三方支付将面临电子货币及其相应支付方式的挑战,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电子货币使得个人对个人的去中介交易成为可能,第三方机构可能将面临更大的变局。
  全球市场看,在支付电子化趋势之下,人们从最初的网上支付时代进入到现今的移动支付时代,支付业的竞争将会更加剧烈。传统支付体系只局限在银行和银行间,在移动支付引入了移动运营商后,又加入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如之前无法预料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支付行业的冲击,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当前支付格局的划分会一成不变。近场支付技术的成热和区块链技术投入实践,让我们看到未来智能设备行业和技术公司在支付行业中的巨大潜力。
  监管持续收紧
  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525.80亿笔,金额2419.20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2867.47亿笔,金额143.26万亿元。在电子支付市场,银行支付服务仍占据主要地位。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银行与支付机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未来将进一步形成良性竞争状态,深化各自优势,推动支付服务的发展。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拓展线下支付场景,将支付产业链由基础设施延伸至增值服务,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产业迅猛发展。随着新技术与支付应用的深入融合、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支付业务的开拓,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还将继续高速发展。
  随着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支付行业综合监管、分层监管的主旋律基本定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多层次、全领域的支付清算行业自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央行不但明确了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更对违规支付机构严惩不贷。2017年,互联网金融整治持续,央行印发《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的有关事项的通知》、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网联平台)上线都意味着监管将持续趋严,同时,监管部门对支付机构、银行的违规处罚仍然严格,支付行业将进一步规范经营。
  银联与第三方支付争夺支付场景
  银联拥有完善成熟的资金清算系统,且政府监管规定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绕开清算机构与银行合作,这代表银联必能在支付业务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随着银联与手机巨头苹果、三星等达成合作,NFC技术可能重获生机,实现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反击。
  对第三方支付而言,2017年支付宝用户5.2亿,腾讯财付通旗下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两大产品的用户数超过8亿,两者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9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支付宝、腾讯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借助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已逐渐培养了用户的支付习惯。在双方的争夺中,支付场景成为制胜关键,第三方支付公司应抢占B端资源。对用户来说,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NFC支付,不同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方式在便捷性、安全性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支付场景成为制胜关键。随着移动支付使用场景的不断延伸,与不同线下场景达成合作成为各大支付机构争抢的热点。未来第三方支付公司应尽快抢占线下支付入口,掌握B端资源。
  区块链技术变革路线仍待检验
  可以看到,基于类似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制约,需要利弊之间的权衡。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由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缺乏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不同国家之间还存在政治、监管等因素的差异,类似区块链技术这一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模式是非常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但是具体的技术变革路线仍需在国内本土化落地,其实践效果也有待观察和检验。
  在支付领域,围绕支付场景、个人及商户,金融科技公司在积极打造动态的服务场景,构筑以支付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围绕支付的大数据行为分析已经成为领先支付企业的必备技术能力。
  而随着扫码、声音、NFC、基于生物识别的指纹等辅助支付手段的普及应用,第三方支付企业致力于提供更加便捷且安全的认证方式,特别是当支付与大数据反欺诈技术相结合以后,将更好地解决支付领域的安全性痛点问题。
  直销银行之惑
  就互聯网直销银行而言,其风口得益于科技的影响,以下3个方面可以为证:
  首先,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已成为互联网银行运营的重要基石。近几年,直销银行App和网站访问呈快速增长,重访客户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挖掘客户数据价值,把握其潜在需求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生物智能技术将逐步成为互联网银行安全认证的核心手段。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是目前生物智能技术的代表,其作为身份认证的重要方式,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苹果、谷歌、京东、腾讯、百度、阿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已将指纹识别应用至支付领域,并积极涉足人脸识别技术。该技术将运用于互联网银行开户、身份验证等业务流程之中。
  最后,区块链技术将是互联网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传统金融的电子化,信用创造的方式并没有改变。而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中心化的信用创造方式,在机器之间建立信任网络,通过技术背书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进行信用创造。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将逐步应用于互联网银行。
  展望直销银行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产品与服务创新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银行可利用成本和产品优势拓展客户,加强理财、存款等产品的迭代升级;营销创新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关键,互联网银行应当注重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银行发展的根本,直销银行自身的特性使得对风险控制要求更高,风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直销银行的成败。保险科技之痛
  从保险科技行业现状来看,存在的痛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信息披露程度有待提高。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要特点是整个购买保险的过程都由消费者通过浏览宣传网页来了解和比较,从而点击购买产品。因此,在产品购买页面上进行全面、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互联网保险业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消费者的互联网交易行为有了一定统计基础,但行业内部数据积累、数据挖掘、发现数据背后价值的能力还相对较弱。且个别保险产品违背保险基本原理和大数法则,混淆了创新的边界,如跌停险、贴条险,互联网保险行业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型产品相对匮乏。
  综上,全球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较之传统保险业,其在线作业的特点更加突出,对网络和IT技术的依赖也比以往更甚。基于电子数据的IT技术,互联网保险可以和当下的科技热点对接,例如物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可分析被保险人的行为模式或投保标的状态,然后再进行风险定价;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处理保险文件,并为保险人提供咨询意见;区块链技术对接保险,可以实现场景化的自动覆盖。
  当下看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可以助力保险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科技的普及将会由保险来推动,进入普罗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
  伴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尝试使用,传统复杂保险产品开始降维,进一步体现保险产品的个性化,伴随而来的个性化定价将给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带来新的契机。高速发展的金融科技企业进入零售保险行业将大幅加速这一进化过程。
  面对消费行为的不断变化,保险业基于用户行为的风险模式将采集风险相关数据的新方法视为主要趋势,为了有效满足现有客户的预期,更加自助的服务依然是转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带来优越的用户体验,如通过发送驾照和车辆识别码快照来获取保险报价等。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将核心保险流程时间缩短为几个小时,如在传统系统中使用机器人提供访问服务,增添服务的灵活性或是对现有主要服务的扩充,如能在第一时间发出出险通知等。消费金融之喜忧
  对消费金融而言,其风口同样得益于科技助力。
  一方面是"生物识别+消费金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由于人工效率低、用人成本高、欺诈风险高等因素,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诉求更加强烈。目前众多企业都开始将人脸识别服务广泛应用于各业务流程中。
  另一方面是"大数据风控+消费金融"。风险控制模型体系包括申请评分模型、欺诈评分模型、套现识别模型、交易监测模型、催收评分模型等十多个模型,每一个模型都还将持续优化和迭代,帮助识别和管理金融业风险。
  消费金融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能存在以下3个方向:
  第一,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繁荣发展。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增速超过15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
  第二,国内市场潜力无限。与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占整个金融机构所发放信贷超过60%相比,中国消费信贷占比仅为20%左右,中国消费支出存在巨大潜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较2014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但与美国80%左右的贡献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第三,政策驱动,产业欣欣向荣。投资、消费、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投资和出口在GDP中的比重减少,而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正稳步增加,对于推进经济增长效果正日渐显著。
  而对于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在未来消费金融市场不断扩大,类花呗、白条等资产体量不断增大的趋势下,一方面需要不断建立完善多种风险测算模型,针对不同消费者合理授信;另一方面也需要优化事中风险识别机制、事后逾期资产催收机制,结合反欺诈、信用风险、营销等应用模型体系,加强资产事中、事后的风险管理。同时,也应继续提高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尽调要求、优化评级方法、规范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信息披露的操作准则。
  伴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服务嵌入到大众日常消费场景中,移动支付和消费分期已经成为许多线上消费应用的必备功能。为了提升消费金融的用户体验,金融科技企业开始结合大数据征信,深度推广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信用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的应用,将消费金融的审批时间从日缩短到小时、分钟,并且朝着秒级和预授信模式推进。用户体验的提升,和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基础密不可分,随着大众触网的频度、维度和时间长度的不断提升,基于网络的个人大数据积累爆发式增长,给大数据环境下的风险评估和客户数字化肖像识别提供了可能。
  目前,金融科技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切入点主要关注央行征信系统尚未覆盖的客户群,如学生、蓝领和大部分农村户籍居民,随着竞争的不断渗透,这片蓝海未来将逐渐转红。在消费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利用大数据支持下的客户肖像刻画,提升消费信贷个性化定价能力,不断推动场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客户群体的扩张,从而进入传统金融服务的客户领域。融资之愁
  对于关乎互联网融资的众筹来说,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3个:
  一是需增加保护支持者的措施。众筹是一种新型投资模式,投资均具有风险,但众筹中的"众"字决定了此种新型模式涉及人数较多,没有太多投资经验,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可以考虑增加保护支持者利益的措施,比如接入征信系统,只要发起人有筹资需求,可调取其个人信用信息,未达到一定标准的,判定其风险性较高,可不允许发起众筹需求,或增加其他担保措施才可以发布众筹需求。
  二是强调众筹模式的风险性,加强支持者教育。无论是哪种细分领域的众筹模式,均带有一定风险性,支持者不能把众筹等同于保本付息的债权关系或商品销售,应该对其持有理性看法,正确认识众筹,积累自身投资经验,凭借投资获得收益和回报,但也要能够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互联网股权融资仍处于发展初期,关于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的相关管理办法仍在制定过程中,大部分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在审核管理、投资者教育、投后管理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未来,该行业不仅需要监管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也需要行业自身的自律和创新探索。智能投顾之道
  智能投顾行业的痛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现有专业人工投顾数量不足,不少散户仍在服务范围外,受金融牌照和投顾资质影响,拥有从业资格的机构和投资顾问集中于券商,券商成为开展投顾业务的主力军;另一方面,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是重点服务对象,海量股民仍未得到充分服务。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机构和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是重点服务对象,这部分目标用户投资金额高,因而个人投资顾问服务性价比高,海量的、投资额相对小的个人投资者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产品。然而,这部分市场是很广阔的,散户的交易额占比在总交易额的80%以上。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以下3个方面。
  牌照限制 按照中国监管规定,开展投资顾问业务需取得监管机构颁发的证券投资咨询牌照,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需取得监管颁发的资产管理牌照,销售金融产品需要取得相应的金融销售牌照。在《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约束下,投资顾问与资产管理两块业务分开管理。按照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可以接受客户委托,辅助客户做出投资决策,但不能接受全权委托,从事资产管理服务(代客下单、理财)并保证账户不能跨平台投资。
  数据瓶颈 金融大数据是数字化投顾的血液,国外金融市场成熟、数据全面,能满足量化分析的必要条件,而国内监管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数据不得提供给第三方使用。用户的行为、消费、投资等数据目前仍未打通,存在使用门槛。突发事件等结构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存在一定难度,数字化投顾无法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偏好,这也为数字化投顾业务的正常开展增加了难度。
  配置资产单一 BusinessInsider报告显示,ETF是当下美国市场中成长最快的投资品种,而国内ETF规模较小、数量少。根据Wind数据,截至2016年7月,共有130只可交易的ETF,净资产为4729亿元,其中权益型ETF和货币型ETF合计114只,债券型ETF、商品型ETF等品种较少,对冲工具匮乏,可分散的风险也有限。如果扩展投资标的到非标领域,则面临难以评估风险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智能投顾市场可能有以下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后端收费模式有望成为主流。互联网降低数字化投顾成本,使成本接近于零,逐渐降低了传统投顾行业的门槛,满足长尾模式下客户的需求。简言之,以后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需要支付费用,而是在卖出时依靠收益支付相关的费用。二是传统大机构会与数字化投顾机构合作或并购。为了促进在线服务的发展,SigFig与瑞银集团正在计划建立用来开发新的在线管理工具的研究实验室。包括高盛集团和贝莱德集团在内的其他公司,也都有相应的行动。基础设施之难
  关于基础设施的征信,数据源是基础,算法和数据迭代经验则是征信模型难点。
  优质数据是征信的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数据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得到飞跃,这为征信行业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数据源或将成为征信行业的一大竞争热点。在数据获取方面,除了和政府及互联网巨头合作以外,不少平台也在不断积极尝试,试图从数据源端收集第一手数据,从而在源头上建立自身优势。
  算法和数据迭代经验是征信模型的難点
  从大数据征信模型算法的成熟度来看,中国虽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的电商数据、社交数据非常丰富,这为大数据征信的尝试探索建立了很好的基础。征信模型与应用场景密不可分,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数据进行模型的优化和验证。因为模型本质上产生的是预测用户信用行为的作用,预测的准确与否需要实践数据修正,不断动态优化调整。
  此外,对于区块链这一基础技术,尽管概念很火,但其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或者场景应用上,业内尚存疑问。这正如毕马威报告所言,目前,金融领域的很多痛点问题都需要通过领先技术的应用,和以技术应用为背景的模式创新实现突破。例如利用量化风险模型实现消费借贷的快速审批,利用移动计算体系提升服务便捷度,利用云计算大幅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利用大数据快速准确发现信贷领域的欺诈行为等。在毕马威所关注的十多个技术领域,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普及度最高。
网站目录投稿: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