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信贷扩张银行业自救


  银行业的利益和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面对企业的资金网境,银行要找到控制风险和扩张信贷的平衡点,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银监会《关于调整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中,监管层罕见地表现出对不良贷款率上升有一定容忍度。这表明在落实经济刺激方案的过程中,银行信贷或许应该成为提供资金的主要来源和维持中国经济稳定的"主力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困境的形势下,银行业积极的信贷扩张除了为保增长,促进经济复苏发挥应有作用之外,其实也是一种自救行为。因为银行业的利益和企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经济形势不好,银行业岂能独善其身?
  对银行来讲,"保增长"是大局,如果银行过于短视,纯粹基于风险考虑而畏缩不前的话,就会影响工业增长,导致大量企业因资金断裂而出现问题甚至倒闭,最终导致经济长期陷于低迷的泥沼之中难以恢复。如果真的发生,不要说银行业务增长和扩张无从谈起,恐怕连银行自身的存量贷款也将受到极大影响,最后危害到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寻求最佳平衡点
  在信贷扩张过程中,GDP增长和银行资产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短期内银行资产质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正常现象。
  对银行来说,最佳的方式是找到一个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又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张信贷的"平衡点"。
  从信贷支持的对象选择来说,要积极落实"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积极参与有财政资金、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符合监管部门审慎性要求的项目,积极参与企业并购和中小企业贷款等等。坚决限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信贷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信贷结构的调整,正确处理好信贷扩张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为"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业务创新需多方配合
  为了更好发挥银行业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从银行业的业务模式来看,银行业应当积极地进行业务创新,为企业提供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与服务。例如对于中小企业业务,可以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同时积极同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融资方式,针对中小企业的情况,积极开展股权质押贷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工业厂房按揭贷款、企业现金管理等业务。
  另外,有关部门应当对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税收、贷款核销政策等方面尽量给予银行更多的实质性的激励,打消银行对于资产质量和业绩压力顾虑,鼓励银行扩大信贷投放,为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网站目录投稿: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