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对外贸易谈判一直是关系着中美两国关系是否能恢复正常的热点问题,关于对外贸易谈判的话语也成为了了解两国文化差异的重要理据。而文化冲突是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以刘欣与翠西的跨洋辩论为例,以施旭的文化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求全面多角度地比较中国和美国两国的有关贸易的话语策略的不同之处,从而探析两国的文化差异所预示的对外贸易谈判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话语分析;对外贸易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开始加大对外贸易力度,进行商品与服务项目的交换。出于对利益的考虑,各国会更重视自身分配问题,但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国情有所差异,在交易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纠纷。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其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为美国提供较大海外出口市场,但是两国政治体制差异、文化差异较大,在处理贸易问题时,各自立场不同,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逐年增多,发生摩擦的概率也不断提升。由于我国贸易战略的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增大,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摩擦演变成了贸易谈判。对外贸易谈判中,在战略竞争、战略对抗的态势下,前景不太乐观。 施旭(2010)通过对西方文化排他性话语研究的批判,提出了一種话语分析的文化方法。在文化话语研究(CDS)中,话语被定义为一种交际事件,或充满历史文化因素的活动。这也是一系列不同参与者(真实的和潜在的)参与其中的事件。它们通过特定的媒介与特定的目的相互作用。它的目的是在语篇和交际研究中协调和促进跨文化交流。最终,促进人类文化的共存、和谐与繁荣(施旭,2014)。 文化话语研究从文化意识和文化政治的高度,以言语交际的概念为手段,探讨社会交际事件的文化特征、文化困境和文化变迁(施旭,2013)。施旭提出重建东方范式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者应该参与到多元、对话、文化平等范式重建的事业中来,开展多元文化话语研究,促进话语研究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繁荣。在此,我们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话语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和历史关系。在他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重要问题和事件,其中的重点包括人权研究、贸易争端以及城市发展等问题。因此,CDS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描述和研究对外贸易谈判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中美话语的特点,最终帮助我们实现研究的目标。 本文选取中国CGTN女主播刘欣于2019年5月30日早8:25(美东时间29日晚8:25)应约与美国FOX商业频道女主播翠西·里根(Trish Regan)就公平贸易等相关热点话题,如知识产权、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关税及美方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等进行的一场公开辩论为语料,基于文化话语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她们关于贸易的对话中充满着各种文化话语,同时也在阐释和建构我们的世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因此有关对外贸易谈判中的话语不能从文化语境中被忽略。 二、刘欣与翠西的跨洋辩论的文化话语分析 纵观刘欣与翠西的跨洋辩论,整个辩论过程主要以翠西提问刘欣回答为主,辩论开头,双方都明确表明了自己是以主持人的身份来参与此次辩论。美方代表翠西就中美贸易及相关问题对中国进行指责,中方代表刘欣实施被动回应,因此,美方代表主持人的话语为冲突性引发语,中方代表主持人的话语为冲突回应语。下面,我们运用文化话语分析方法对此次冲突性对话进行分析。 2.1中美贸易谈判:公平、合作共赢是众向所需 例1: 刘欣:中国政府已经把立场说得很清楚了,只要美方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中国政府和中方的谈判团队,拿出谈判的诚意,不施加外部压力,还是很有希望达成一个好的结果的..... 翠西:我想强调的是,贸易战从来都不是好事,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我愿意相信我们是会达成一些成果的(刘欣:同意)。 互相表明身份后,翠西接着就关于贸易谈判问题发问,她问刘欣中美之间是否有可能达成协议。刘欣表示只要美方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中国政府和中方的谈判团队,拿出谈判的诚意,还是很有希望达成一个好的结果的,这些话语表明了中国话语以"平衡和谐"为最高道德标准(施旭,2010),用富于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看待问题,注重各国的合作和共赢的观念。而翠西平时主持节目时时常贬低中国的态度不一样。翠西曾在一篇情绪十足的"对华经济战"言论中援引不实数据信息,宣称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美国必须用在中国身上的"武器",攻击中国的繁荣是"以美国利益为代价""美国别无选择",唯有一战。这些话彰显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地位,同时也体现了其二元对立思想。而此前翠西也表明了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好的结果的态度,这说明中美公平对外贸易是众向所需。 2.2知识产权:合法共享 例2: 翠西:这些都是证据,显示中国窃取了美国大量的知识产权,价值数千亿美元。数额巨大。 刘欣:你得问美国的企业了,它们想不想来中国,它们在中国做生意、与中国企业合作是否有利可图,美国企业会告诉你他们的答案。据我所知,大部分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企业的利润都是非常丰厚的,绝大部分决定继续在中国投资,不断开拓中国市场。 刘欣:如果通过合作的框架,互相学习,如果你支付了知识产权的费用,我觉得是可以的。为什么不呢?我们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当翠西问道所谓中国 "知识产权偷窃"伤害美国公司问题时,刘欣对翠西的指责进行了防御性的回应,运用的是解释策略,这种策略较为温和。刘欣用换位思考思维解释,在华投资的美国公司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刘欣不否认在中国是有一些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但是那都只是个例,不能说以一概全,还表明中国社会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有广泛共识的。这些话语体现了中国话语的联系性、变化性和发展性。在翠西指责华为公司不同美国分享巨大科技成就时,刘欣用了"合作"一词,充分表示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学习、借鉴,反对技术垄断,强调国家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辨证统一的思想。从指责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到抨击华为公司,翠西认定中国是过错方,这体现了西方话语是静止的、孤立的。 2.3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有待改变 例3: 刘欣:......我们可以做一些大事,人们也寄希望于中国,在全球有更多的贡献......我們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维和行动最大的贡献方,我们给了捐赠、给了人道主义援助等等。我知道我们要继续壮大。 当翠西调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刘欣表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仍在为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做出积极贡献,却没有指出美方的利己主义、霸权主义给其他国家造成的伤害,体现了中国话语为对方留有余地、委婉含蓄的特点。同时指出人们期待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所以中国必须发展起来。这些话语强调了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互帮互助,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的传统。 2.4关税:基于规则的系统 例4: 刘欣:你提到一个基于规则的一个系统,或者是一个基于规则的秩序,所以说,如果要改变规则的话,就必须双方先达成共识。 当翠西指责中国对美国的关税过高时,却没有考虑到美国因贸易逆差对中国制造种种障碍,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举步难行,这体现西方话语是正面的自我表征,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行动自由。刘欣指出既然是一个基于规则的系统,那就需要双方先达成共识,这并非是个别国家可以随意改变的,体现了中国话语崇尚权威的特点,同时强调了关税的历史渊源,并联系未来,表明关税的降低更有益于合作国家。 2.5美方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例5: 刘欣:我们定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力量依然是占主导力量,它在资源分配上,起决定性作用。它本身是市场经济,但是会有中国特色。 长期以来,西方对于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不甚了解,甚至造成误解。在对话最后,面对翠西的疑问。刘欣解释道这是中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指出中国经济并非都是由国家控制,而是一个非常混合、非常活跃、非常开放的经济体。刘欣以"言不尽意"为基本的言语生成和理解规则寻求语言交际的平衡和谐,从而达成文化认同的目的,消解了别国对我国的误解。 三、结语 作为世界两大强国,由于文化与历史等差别,中美采用了不同的话语策略。分析表明,翠西在此次辩论的言语体现了其受美国自身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美国文化的二元对立思想、崇尚个人主义,以及美国主导世界的霸权主义特点。相对应的,刘欣对翠西充满冲突性的提问给予了回应,她睿智平和地用事实和道理对答如流,阐述了中国的贸易观,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话语策略,中国话语追求和平、辩证统一、言不尽意等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中国话语在国际对话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但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不再一味地迁就西方的话语准则,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对不公正的指责进行有力的回击,彰显了民族自信。同时也说明,辩论也是一个共同探讨的过程,双方通过说明各自见解,以便追求真理,取得共识。希望美方能同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争取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协议。 【参考文献】 [1]Shi-xu. 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 [M]. Basingstoke, Engla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2]陈芳,丁一凡.从中美文化差异角度论中美贸易摩擦成因[J].沈阳大学学报, 2014(3). [3]罗能生,洪联英.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冲突的贸易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6(10):18-23. [4]施旭.文化话语研究: 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5]施旭.文化话语研究简介[J].中国外语,2013. [6]宋捷.基于文化话语视角的中日国防观对比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6 (1). 作者简介:林志霞(1991—),女,汉族,广东省电白县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