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唐朝除夕和春节的习俗


  除夕节形成于汉代,这是有原因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分五裂,数百年间,战乱不息,虽有一些小康之国,在丰收之年进行庆贺,却不能演变为普遍流行的风俗。秦代在一统天下的短暂十五年中,摇役繁重,赋税苛酷,使"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汉书·主父僵传》),当此之时,怎能形成万家欢乐、歌舞升平的年节风俗?到了汉代初年,由于"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于是形成年节活动的历史条件成熟了。
  尽管汉代年节处于草创期,但是汉代的年节从时间上已和后世大致相同,到了唐朝,围绕着这几天,出现了一系列饶有风趣的活动。
  更换桃符、门神
  据汉人应劲《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称:上古之时,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居于风景秀丽的度朔山下,他们把祸害人间的恶鬼都用苇索捆起来,让老虎吃掉。这个传说在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蔡琶《独断))也说,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枝叶茂盛,盘根错节,树冠盘曲覆盖达三千余里,在树枝东北有鬼门,是世间万鬼出入的必经之门户,神荼、郁垒居其门,见到害人之鬼,就用苇索捆缚,令虎吃掉。因此汉代人每到除夕,为防止恶鬼进家,便削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垒两人形象,立于门上。同时在门上悬挂苇索,供神荼、郁垒两个门神作缚鬼喂虎之用,称之为"悬苇",于是便产生了中国门神的雏形。
  这一习俗流传至魏晋南北朝以后,时人认为刻木为人形太麻烦,于是削成一块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人的名字,把这块桃木板挂在门上,称之为"仙本"或"桃符"。宋人王安石《元旦》诗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辟鬼祛邪的"桃符"。
  门神每年一换,由于门神风俗的影响,加之文化发展,印刷业兴起,唐末宋初之时,又出现了年画与春联的新风俗。
  举行驱鬼除瘟疫的仪式—逐傩
  "逐傩"亦称"驱傩",它起源于原始的巫舞。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民间一直盛行不衰。在汉代,傩舞不仅广泛流行于民间,而月。传入宫廷,成为一种规模盛大、仪式隆重的驱鬼逐疫的仪式。
  到了唐朝,除夕时的滩舞仪式已发展成为滩戏。这是一种"以歌为职,娱神又娱人"的歌舞,朝野都喜闻乐见。《新唐书·礼乐志》及《乐府杂录》都有记载。唐朝逐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了。宫廷逐傩由太常寺来主持,有音乐伴奏,表演者都经过化妆。表演时不仅朝臣们可以携带家眷观赏,寻常百姓也可以欣赏。在关中,民间滩戏也厂‘泛流行::唐李悼《秦中岁时记》中说:"秦中岁时日,傩作鬼神状,二老人各为傩翁傩母。"由此可见,汉魏宫廷数百人的驱傩仪式,在唐朝民间已成为三四人演出的歌舞小戏。当时傩戏中的滩翁一般身穿"朱衣画裤",傩母一般是"青衣画裤",傩鬼又都是"染面唯白齿",并有一些基本规范化的舞蹈动作。除驱傩、拔楔外,更多的是为了娱乐,可以即兴表演说唱故事。
  《太平御览》卷17引《荆楚岁时记》云:"卒岁大傩,殴除辟厉……桃弧棘矢,所发无桌,飞碟雨散,则瘴必毙。"据《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载:"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渐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疟病也。"《汉旧仪》说:"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渐为合沧耳也。"前为六朝时事,后者为唐朝。宋代及以后亦然。
  送神
  唐朝长安市民在除夕还有送神风俗。《辈下岁时记》载:每至年夜,请和尚、道士来看经,并备有水果送神,在灶前贴灶马,把酒糟抹在灶门上叫做"醉司命",夜里在灶里点一盏灯,称作"照虚耗"。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风俗。
  乞如愿
  这种风俗起源于一个神话故事。据《荆楚岁时记》引《录异记》及《云仙杂记·如愿》记载:卢陵有一位商贾名叫欧明,他每次经商路过彭泽湖,就取船中的物品供祭湖神—青洪君。积数年如一日,长祭不断,使湖神青洪君大为感动。一天,湖神步上水面问欧明:"君有何求?"欧明说:"但乞如愿。"本来他的意思是乞求万事如意,可是恰巧湖神有一女侍者名叫如愿,湖神就答应了这个请求,将脾女如愿赐给欧明。欧明带如愿回到家中,高兴得心花怒放。凡是欧明需要什么,如愿都能立即办到,真是如愿以偿。可是有一年除夕,如愿起床晚了些,欧明怒火中烧,痛打了如愿一顿,如愿在气恼中跑到土堆中不见了。这时欧明就用钱杖敲打土堆,口里呼唤着如愿,如愿还是没有回来。这是一个离奇的神话故事,它寄托了人们追求生活中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因此,每年除夕,在祈求新年如愿的风俗中,注人了乞如愿的活动。到唐朝时,这种活动尤为兴盛。人们用一根细线绳拴系一个锦人,投入土堆中,然后执杖痛打。不过这种活动有的在除夕夜进行,有的在元旦日进行,也有些地区是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进行。
  在封建社会,人们只求温饱,却很难"如愿",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不能满足,就到神话传说中去追求,年年除夕打灰堆,乞如愿。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
  到了唐朝,守岁的风俗尤其兴盛。帝王宫廷在除夕夜守岁,燃檀香簧火,大摆酒宴,极尽豪华奢侈。据《南部新书》记载:唐朝每当除夕夜,常常一夜就要烧去这种珍贵的木料二百多车,燃烧时火焰冲天,高达十余丈,香闻数十里。岁除之日,太常领属官乐吏千人入宫内,晚上于寝殿前进傩舞,同时"燃巨烛,燎沉檀,萤煌如昼",皇帝王妃公主都来观看。唐朝宫廷守岁,还大摆宴席,侍臣应制作诗,歌舞升平。唐太宗就曾作过((守岁》诗,描绘除夕夜宫廷生活。诗云:
  幕景料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在这种时候,正是那些御用文人在皇帝面前应制作诗献赋的大好时机。唐朝在除夕守岁时,应制诗连篇累犊,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是铺排辞藻,歌舞升平,称颂君王圣明,文辞华丽而内容空泛无物。但是有些守岁应制诗,也反映出唐朝宫廷除夕守岁活动的盛况来。像著名唐朝诗人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诗写道: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阀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各地州县,人们举办除夕之宴,举杯传筋,载歌载舞,直到岁日结束。张说《岳州守岁》云:"除夜清蹲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就是平民百姓,也要在家中略备酒席,欢宴达旦。董思恭《守岁二首》为此有热情讴歌:"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人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周弘亮《故乡除夜》亦有"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的感唱。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就在人们高歌送酒之际走过了最后的时光。
  除夕象征着一年即将过完,新岁快要来临,人们甚至通宵不寐,坐而守岁,至少在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即出现此俗。据《荆楚岁时记》载:"岁暮(除夕之夜)家家具肴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此类事例又见《玉台新咏》卷八徐君倩《守岁》诗。唐诗中也屡见此类记述,如《全唐诗》卷509庐全《守岁》诗、《全唐诗》卷659罗隐《除夜》诗等。
  宿岁也是当时民间除夕习俗之一。《荆楚岁时记》前条接云:"岁暮……留宿岁饭,到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衙,以为去故纳新也。"这种"宿岁饭"大体是表示家庭富足和希望来年丰收之意。又有吃团圆饭之俗。中守岁条注中《风土记》云:"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与上引《荆楚岁时记》"岁暮……相聚酣饮",记述大体一致,是说在除夕之夜吃团圆饭,这与流行至今的春节习俗已非常接近。
  拜年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之,唐朝以后发展很大。拜年分三种类型:一是同宗族拜尊长,二是亲族拜访,三是官僚朋友之间的互相拜访。拜尊长一是家中拜家长,二是同族拜长者。这种全族而拜的风俗全国各地大致相同。初一晨起,祭天地祖宗,同族拜年,互道新年之喜。但是亲戚拜年就不一定是初一了,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共饮美酒,以庆新年。这种风俗直到今日依旧盛行不衰。
网站目录投稿: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