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王翠 滕晓洵
  摘 要: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都会对餐桌礼仪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形成了文化差异。通过对比这些差异,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加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俗话说:"隔务坳,不同道;隔条江,不同腔。"这个世界是差异的堆砌,也是由差异构成了这个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世界。因此,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发现差异无所不在,在饮食方面尤为显著。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國里,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餐桌礼仪始于周公,经过千百年的演进,在悠久的餐桌历史上,渐渐形成了完善的餐桌礼仪。而西方也是带有自己的特色,西方文化起源与大洋文化,崇拜上帝,一定的饮食文化又影响着其饮食习惯。种种饮食习惯沿袭下来也都形成其特色,这也为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了解这些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交流中保持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推动中西方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是成为睦邻友好的关键途径。
  笔者将围绕约定时间、座位安排、取食礼仪、餐桌用语、餐具和餐桌文化禁忌这六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
  一、约定时间的差异
  由于文化不同,各国之间对于"准时"的理解也有一些差异。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强,例如在英国,赴宴时不宜早到,晚到10分钟最佳;而在瑞士,则要准时按照约定时间赴约。在西方国家约见某人必须提前向主人预约并说明预约的目的、时间和地点,以表对他人时间安排的尊重。而在中国,与别人约见不用像西方这样正式预约,较为随意。但在参加宴会、聚会时要提前15分钟左右到达约定地点,表示对于此次约会的重视和尊重。
  二、座次安排的差异
  在就座顺序方面,中国人就餐,礼宾次序是安排座位的主要依据。一般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依次入座。这是礼貌,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尊敬老者和宴客主人是美德。而西方人就餐时,一般是客人,长者,已婚人士先就座。
  其次,在就座方式方面,中国人就餐,如果条件允许,在就座时最好从座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不仅是一种礼貌,而且也比较容易就座。而西方在这一点与中国相同。因为古时西方是比较讲究骑士精神的,习惯性把配件别在左侧,就餐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左侧进入比较方便。随后,也就沿袭了下来。而且入座时,西方人也特别讲究,非常讲究礼貌。例如:如果是女士的话,一般会由一位男士先拉开椅子,待女士进入座位后,再轻推椅子进去。这样的礼仪行为让人感觉非常的绅士。
  最后,在入座后礼仪方面,中国人一般要长者先动筷,在庄重一点的场合时,就要求吃饭不要太大声,因为这样会显得没有家教,影响别人的就餐。当然,在一些比较随意的场合,这些礼仪就可以根据情况而变,没那么严肃。而西方人按照其比较严谨的饮食文化,在日常就餐中,也几乎时时刻刻地注重这方面的礼仪。比如:就餐时,坐姿端正;使用刀叉时,都不会发出太大的声音,比较中规中矩的。
  三、取食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在餐桌上坚持由主宾先取,以劝酒劝菜为礼貌来显主人的热情好客。对于那些够不着的菜, 可以请人帮忙盛取, 切忌起身甚至离座去取。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绝不会勉强别人。另外,中国人会主动拿茶或饮料,并不断给自己添茶。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的,空着就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而西方客人会自己选择所需的饮品,不会一直祝酒。喝酒时也是小口地喝。
  而且,中国人在敬酒时要以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宾主身份为序, 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取菜时不能左顾右盼, 在公用的菜盘里挑挑拣拣; 多人一桌用餐, 取菜时也要注意相互礼让, 依次而行, 取用适量; 而西餐的取食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 就餐时也尽量少说话, 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刻。
  四、餐桌用语的差异
  在请客人用餐时又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餐桌饮食文化中,是比较讲究谦逊的态度的。每次邀请客人后,都要进行一番大准备,比如:打扫卫生,买多种多样的菜等。但不管他们准备的有多么丰盛,都只会说"招呼不周,大家随意一些,当作在自己家。"而西方人在招待客人时,经常就会说"Help yourself!",显得非常随意。
  与此同时,在就餐时,中国的主人比较习惯吆喝随便吃,多吃点,充满热情。饭吃的多就代表客人非常喜欢当时的饭菜,这样主人也会非常高兴。然而,在西方这就比较随意,主人会比较尊重客人的意愿,主要是让客人随意。
  另外,中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就餐的气氛。一般,中国人喜欢聚集在一起吃,就餐时,也就非常讲究热闹的气氛,你夹一块,我夹一块,最爱一边聊天一边吃。而西方的气氛就比较安静,他们的食物就放在眼前,吃自己的,也不怎么喜欢在饭桌上讲话。
  五、餐具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餐具是筷子,也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指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棍。筷子的出现,是因为古时中国人使用小树枝或小竹枝来代替手来捞取滚烫或冰冷的食物,就像是手指的延伸。后来,渐渐发展为用圆滑的竹枝制成的筷子。中国传统对于筷子的使用十分有讲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筷子随便交叉放置在桌上,要整齐地竖向放置在碗的正中。
  筷子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也与中国的民俗有深刻的联系。例如,因为筷子的单位是双,并且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所以象征着好事成双等美好寓意,也有团结的寓意。中国有关于筷子的民谚,"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一根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桨大浪高"等等。这些谚语都象征着中国人团结的集体主义意识。
  西方国家的主要饮食工具是刀和叉。刀叉的最初起源和古代欧洲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习惯随身带刀,用刀切肉,十分方便。后来渐渐发展为在餐桌上使用的较为美观的刀叉。在西方,在用餐时持餐具的基本原则是左手拿刀或者汤匙,右手拿叉,左右手相互配合使用进餐。
  用餐中刀叉应摆放为"八字形",放在餐盘的两侧。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放入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须放下,但若需是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应当注意的是,無论何时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根据吃的食物的不同,刀叉的大小尺寸规格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吃肉和吃蔬菜所用的刀叉是有区别的。
  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餐具,也影响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两种风格的民族智慧。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各国人民餐桌上的餐具以多样化发展,人们的日常餐饮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六、中西餐桌文化的禁忌差异
  在中国,用餐前或者用餐途中,不能交叉放置筷子;在等待就餐时,切忌用筷子敲打碗或者茶杯;在用餐途中,不要插筷子在饭上;在夹菜时,不要用筷子翻找食物;在与人说话时,不要一边说一边挥舞筷子。
  而在西方国家,吃肉类时要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吃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者配菜只需把它放到碟边;用餐结束时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者手上的油渍即可;吃完每碟菜之后,要将刀叉并排在碟上并且叉齿朝上。
  结语
  因为中西方的信仰,历史背景,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导致了中西的饮食文化也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使得饮食文化多种多样。俗话说"入乡随俗",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合,尊重饮食文化,不仅会让我们学习到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使新时代的餐桌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的成功率,促进双方的发展。2018年11月末的视频风波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D&G,意大利的奢侈品牌,为在2018年上海举办品牌大秀造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条广告宣传片,标题为"起筷吃饭"。广告发布后却引起中国网友对D&G的强烈不满。虽然这一广告宣传片意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但他们却将筷子称为"小棍子形状的餐具",并且其中浓妆艳抹的模特以奇怪姿势使用筷子吃西餐。因此,中国大量网名质疑其歧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发起了大量抵制D&G的活动。归其原因,就是D&G在运用筷子作为创意前并没有认真了解中国传统餐具——筷子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筷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可以说读不懂筷子就读不懂中国人。视频中模特并不是使用中国人的传统拿筷方式,侮辱筷子的行为立即激起民愤,导致跨文化交流的失败。所以,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增加各国的文化交流,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尹亚辉,《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焦作大学学报,(2013)03-009-03,11
  [2] 李振霞,《论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3] 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4] 秦  涛,《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之差异》,2016,(2-3)
  [5] 陈  洁,《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餐桌礼仪文化》2016.12.220
网站目录投稿: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