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德育回归生活才是正途


  时下,不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仍少不了以下"套路":每逢教师节,让学生办一期感恩老师、歌颂老师的手抄报;当学校发生了欺凌事件,赶紧聘请公安系统的警官做一场专题法治讲座或报告会,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学校出现了长期助人为乐或其他较为感人的校园故事,发动一次全校性的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表决心……
  笔者绝不是否认这些活动带来的教育意义,但纵观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活动背后,附着一定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是根据特定目的预先设计好的,只是教育者想通过学生的口或手,把这种特定的教育使命和教育意义表达出来。这些活动的组织者似乎都秉持了这样的观念: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自我省察,活动的开展才会有意义。否则,活动就是流于形式,失去了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但这些附着的任务如同一个个标签,虽然标示了活动想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也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理性观察与思考,却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享受自由活动的愉悦和不拘一格的思维和创意。所以,每当电视台采访孩子谈某些活动的感受、感想时,我们总会听到一些高大上的誓言和带有成年人思维的表达,而缺少了一些本该属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真、童趣。
  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这句话至少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含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生活,教育的内容是关照学生生活,教育的方式是贴近学生生活,教育的效果是着眼于学生当下及未来的生活。
  但就我们目前开展的德育活动而言,判断其教育的实效性应该看活动是否密切联系了学生当下的生活、是否给予了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否让学生从活动过程中收获了对生活的新感悟、是否能真正着眼于学生未来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生活即教育"的活动愿景才能真正从理想变成现实。如果不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亲身感受,通过活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只是一个个干瘪的概念,不能上升为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常常想起一个吃橘子的故事。一个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直接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孩子,这是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张嘴就能吃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他的母亲说到。
  "妈妈,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来品味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更不是用来浪费的,这也就是要告诉你,要懂得珍惜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母亲说:"孩子,橘子里的果肉长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还有另一层用意呢,你知道吗?"
  "还有什么用意呢?"孩子好奇地问。
  "那就是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橘子,那就要懂得把它分成多份,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然后与别人一起分享。"
  一个普普通通的橘子,一次再简单不过的吃橘子事件,却让这位母亲把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诠释得合情合理、恰到好处。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严肃的面孔,没有甲乙丙丁的大道理,有的只是朋友似的娓娓交谈,话语不多,也不深奥,却能让孩子知晓人间真理。
  有时,德育活动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不需要上升到怎样的一个高度,也不必带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仅需要实实在在的感受,真真切切的体会,如此,再深奥的道理也可以入心入脑。
  诚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明确指出的那样:"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重视儿童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课程,德育活动亦当如此。让德育活动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应是一条走出当前德育活动困境的有效途径。
网站目录投稿:怜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