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华 卢春根 张文涛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昌、九江两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情况进行研究,在先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当前基本情况基础上,实证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状况,为政府、社区进一步改善农民工体育参与状况,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并通过体育促进的方式协调推动新市民的社会融合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转型;体育参与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强大的劳动大军。随着名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对改变民村面貌以及城市建设等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革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巨大力量。十八大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立相互协调的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因此,在乡土社会迅速瓦解、城市社会峥嵘的社会转型期,有效解决农民工这一"新市民"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首当其冲,更是责任重大。本文从农民工体育参与的视角,尝试通过体育促进的方式协调推动新市民的社会融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昌九一体化进程中,以南昌、九江两市382名新生代农民工的当前基本情况及体育参与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昌、九江两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情况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昌九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和特点 农民工要成为历史,到2020年全面小康,农民工就不应该存在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工是一种制度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以及人口城镇化优化结构中的一种具体反映[1]。2020年转型升级就是要释放出13多亿人巨大的服务市场需求,如果农民工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城乡一体化都没有重大破题,这个巨大市场的潜在需求释放是受到限制的。 1.新生代农民工年龄、性别特征 在对南昌、九江两市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和性别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两市进城务工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在21—25岁的最多,占到调查人数的41%;其次是26—30岁的,占调查人数的32%;2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农民工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7%和20%。另外,在性别方面,所调查人员中,男性共260人,占68%;女性共122人,32%。在对382名新生代农民工调查中发现,他们大部分分布在建筑业、服务行业、物流业、商品零售业、加工制造业、个体私营企业等行业,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大部分行业对男性刚性需求旺盛,如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除部分餐饮、零售等行业对女性需求高以外,在其他行业女性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从传统角度看,尤其在农村,男性一般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体现在农事上,也体现在外出打工、赚取生活费用等,因此,男性比例远远大于女性。 2.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经济收入情况 受教育水平是保证人生存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具有相对较高文化素质的人能够较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同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会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体育意识、观念,进而影响人们的体育行为和习惯。昌九两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对象中小学文化程度占5%,初中文化程度占54%,高中文化程度占32%,大专(含中职学校)文化程度占5%,其他占4%,整体来看,参与调查的昌九两市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015年4月对江西省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区域作了一定的调整[2],调整后的江西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一类区域1230元/月、12.3元/小时;二类区域1150元/月、11.5元/小时;三类区域1070元/月、10.7元/小时;四类区域980元/月、9.8元/小时;五类区域900元/月、9.0元/小时。 即使是工资收入有所涨幅,32%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38%的农民工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3000元以上的仅占到27%。虽然农民工与以往相比,工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当时居民的收入,以及的当地物价、房价和周边生活环境相比较,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生活还是相对困难。 (二)昌九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与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参与的认知 调查对象中,他们迫切想追求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也努力适应城市生活方式,追求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体面工作,有较为明确的生活目标,有改善生存现状的愿望。但是限于工作的性质和需要,尤其是建筑和餐饮行业等的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也导致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有60%的农民工表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全体公民平等享受体育权利等政策和支持性文件从未听说,完全不知;26%的人表示确实听说过,但也不在意;仅有14%的农民工表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一定了解。 另外,有近27%的农民工认为"体力劳动可以代替体育",尤其在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觉得已经是在锻炼身体,没有必要再专门抽出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56%的农民工选择了"不可代替",有17%的对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很清楚,人云亦云。 2.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在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发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占61%,其次是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42%,以及娱乐消遣、打发时间的37%。仅有14%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社会交往和促进交流,28%的人选择了康复保健、驱病散心的目的。由此可后见,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居住和生活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体育环境的影响,对体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正在不断丰富,体育的休闲娱乐、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等的功能已被农民工所关注,这对他们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积极地促进作用。 3.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和项目情况 体育场地是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物质保障。调查显示,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最多的是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场地上进行,占52%,其次是学校周边的42%、街道边的36%、公园27%、广场25%、和社区体育中心23%。这些场所往往是免费的,尤其在周边有学校的锻炼环境相对浓厚,场所相对成分、器材较多、锻炼人员学历较高、健身意识强。另外,农民工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及科学锻炼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原因,他们也不愿意花多余的钱额外进行健身娱乐。 在锻炼过程中所选择运动项目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还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喜好、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中有72%的人选择了散步、快走、慢跑,这些项目几乎不需要特殊装备,而且时间安排较自由和方便,男女都适宜。其次选择比较多的项目是61%的棋牌、52%的球类运动,棋牌应该是在农民工生活中最为常见和最容易操作的项目,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场所,只要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即可开展;球类项目较为笼统,根据访谈他们一般选择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易开展、室内外都能运动、花费不贵的项目。在公用健身器材方面有32%的人选择,这是最为经济实惠、方便卫生的健身项目,可能限于健身器材的普及率不广泛以及缺乏相关健身指导,农民工的选择受到限制。目前遍布全国最热的项目应该算是广场舞,有20%的人选择了该项目和健美操,大部分都是女同志,而且限于闲暇时间有限、碍于面子、缺少领舞等因素,导致该项目在农民工中开展受到限制。 4.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情况 调查显示,昌九新生代农民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的人仅仅占到9%,每周能够顾有1-2次体育锻炼的也仅占11%,而每月能够参加锻炼1-3次和每年1-3次的分别占到24%和37%,还有19%的人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在能够参加体育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中,1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就占到了56%,有32%的农民工锻炼持续在30分钟至1个小时,锻炼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加起来也仅占到12%。如果按照我国规定的"体育人口"标准[3]: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锻炼的强度达到中等以上,新生代农民工里面的体育人口不会超过10%。可以看出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对薄弱,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和赚钱,而且经常工作时间较长,本身疲惫的身心就没有更多的心思再去从事体育锻炼,因此,对他们来讲体育锻炼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健身、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小结 (一)昌九两市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在21—30岁,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3%,他们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大部分行业对男性刚性需求旺盛,另受传统观念男尊家庭支柱影响,男性比例远远大于女性。整体来看,参与调查的昌九两市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59%的农民工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普遍较低,70%的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 (二)新生代农民工有较为明确的生活目标,有改善生存现状的愿望。但是限于工作的性质和需要,导致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体育参与的认知水平不高。 (三)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是昌九两市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 (四)新生代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工作单位提供的场地、学校周边、街道边、公园、广场以及社区体育中心。在锻炼中,新生代农民工还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喜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了运动项目,由多到少分别为:散步、快走、慢跑,棋牌,球。 (五)在参加锻炼的次数和时间方面,仅有不超过10%的新生代农民工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而且锻炼效果一般。 【参考文献】 [1] 杨敏聪.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 [2] 2015年最新各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EB/OL].广州生活网(2015-01-04) http://www.gzyeah.com/html/2015010427973.html. [3]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结构[J].中国体育科技,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