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在每年四月固定活跃于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生活之中。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首次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其他节日相比,清明节的一大特色是兼具"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清明的本初面貌就是个春天节气而非节日,且早在2?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很重要。《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气,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这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岁时百问》的说法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时处早春三月的清明节,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春意盎然,处处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用"清明"指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而英文也十分应景地翻译成了"Pure Brightness"。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上的特点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节还有另外一个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这是清明作为"节日"所包含的风俗活动,即于此日祭祖扫墓。但在历史上,寒食节才是祭奠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融合寒食节而来。 寒食节在冬至后10?天,在清明节前,与清明相连。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禁火,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熟食节"。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做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还有一段备受歌咏的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外国19年。流亡期间,受尽磨难,介子推一直不离不弃护驾追随,甚至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 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封赏有功臣子。介子推不受,带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来,就放火烧山,不料介子推却与老母抱木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寒食,以示追怀之意。 实际上,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毫无关系,介子推"割股充饥"是否属实在史界也有争议。虽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属附会,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喜好传说、崇信"忠孝"精神的民族,于是人们更乐意将寒食节与介子推联系在一起举行纪念活动。人们感念这位曾经割肉救主的忠志之士,感念他留下的遗诗对"清明"二字的谆谆叮嘱:"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短短几句就三嘱"清明",尤其对为政"清明"的强调,实际表达的是人民的祈愿。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也让清明节承载了中国人的多重文化理想。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人们自然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就其内容来说已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日期相连,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以柳条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寒食与清明前后相继,密切配合,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做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晚唐、宋代以后,禁火冷食之俗转衰,到元代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 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渐渐取代后者。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民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了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置代。 清明节扫墓、游乐习俗的形成还与另外一个重要节日——上巳节相关。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今天,上巳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祓除畔浴",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于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晦气。《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即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山西旧有"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的说法。后来随着社会趋向文明,野合的主题被替换为求子,上巳节后来形成了祭奠女娲庙,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巫术仪式,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觞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民间男女也踊跃到水边饮宴交游。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因而清明节古时也称"三月节"。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资料,清明最早作为节气出现于先秦,本身并非节日。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春季节俗的融合与升华。 我国民间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节是在4月5日。天文学家表示,其实,每年清明节的日期是在4月4日—4月6日这三天之间变化的,并不固定在4月5日。比如2010年的4月5日是清明,而2009年的清明则是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