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人生很失败,什么事也没有办成!说这些话时,这些人表现出很痛苦也很无奈的样子,好像命运就是和他一个人过不去。 其实,在人生事业的奋斗中,失败是经常遇到的。成功和失败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统一体。没有成功,哪来的失败;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实践证明,再伟大英明的人,一生也经历过失败。不过,有的人是先成功而后失败,有的人是失败后获得成功,世界上的常胜将军是几乎不存在。因此,大千世界,芸芸重生,每个人都应该时刻面对失败。 中国三国时期的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就是这个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像丧家犬一样在痛哭哀求中求关羽放掉自己。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事家,曹操为什么会在经济、军事实力绝对占优势的情况下失败呢?究其原因,主观因素占成分较大。曹操在"官渡之战"获得大胜之后,产生了自满和轻敌的情绪。加之思想上求胜心切,在准备和训练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急于与孙刘决战。周瑜和诸葛亮正是抓住了曹操军队不熟水战的特点,采取火攻的战术,使曹操的八十三万军队顷刻瓦解。"赤壁之战"的失败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失败。由于"赤壁之战"的失败,推迟了他统一国家的步伐,奠定了三国封建军事割据的政治基础。三国时期的另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虽然有博望坡火烧曹军、深入雾瘴之地七擒七放孟获的光荣战例,但是也有六出祁山北伐失败的不光彩记录。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决定领兵北伐实现自己恢复汉朝的愿望。虽然诸葛亮殚精竭虑,但是,面对强敌和战略的失误,使北伐一次次失败,临死也没完成北伐魏国、恢复汉朝的夙愿,最后病死五丈原,年仅五十四岁。 同时,中国的革命也是从失败中走过来。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大屠杀,由于缺乏经验,放弃了武装斗争,把枪杆子交给了国民党反动派,结果使无数个共产党员人头落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由于敌强我弱,加之左倾主义的影响,也先后都失败了。井冈山斗争时期,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可是,第五次反围剿时,党在博古的领导下,军事上采取了外国人李德的冒险主义,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进行了长征。正是这一次次失败的教训,使党在遵义会议上选择了毛泽东同志,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当然,失败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也是最惨痛的事。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人都是同样。有时候,一次失败就决定了命运,甚至是生死存亡。一八四0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一八九四年,正是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使中国割地赔款,走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九三七年,正是中国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使36万人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凄风腥雨后的冤魂萦绕在南京城的上空……。痛定思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正是一次次的失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殊死革命斗争,才推到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诚然,失败人人都不想遇到,但是,既然遇到了就要面对残酷现实。在漫长的人生进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失败,正视失败。要有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站起的决心和信心,从失败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人生的困境。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从失败中走出了人生亮点。他为了研究杂交水稻,历经39年时间,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袁隆平曾对青年人说:"搞科学实验,绝不是一帆风顺。不要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他体会最深的"八个字"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因此说,人生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从头再来。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四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毛泽东同志在《重上井冈山》一词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的,人世间事情就像是登山一样,只要不怕挫折,克难攻坚,就一定能够登上最高的峰顶,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