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故事里的人生饥饿的小女孩与凯文卡特之死


  凯文.卡特是南非著名记者,1993年,在苏丹发生叛乱期间,他赶到苏丹北部边界,在一个叫伊阿德的村边,拍下了一张题为《饥饿的小女孩》的照片。当时,凯文?卡特正好走到村外的灌木丛边,看见一个瘦得皮包骨的小女孩,在前往不远处食物救济站的路上一下子栽倒,晕过去了,而此时,在离小女孩的不远处,正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贪婪地盯着那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凯文?卡特立刻举起摄影机,拍下了这张以后令全世界为之震动的作品。画面是:凄凉的荒地,饿晕的小女孩脸朝地面绻卧在地上,她身后不远处,站着一只硕大的秃鹰,虎视眈眈地盯着她,远处灌木丛中隐约露出破败荒村的一角。
  拍完后,凯文.卡特赶走了秃鹰,那位小女孩也经过暂短休息苏醒了,站起来,慢慢地走进食物救济站。凯文.卡特望着小女孩的背影,感慨万分,他真不敢相信,人间竟有如此悲惨的景象,他抱着身边的一棵大树失声痛哭。
  这张照片在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上首次刊发,并很快在世界各国激起强烈反响。凯文?卡特也因此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凯文.卡特也因这张照片不断遭到指责,有人说:"当时他为什么不放下照相机先去救小女孩?难道就是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有的说他"见死不救""袖手旁观",是"冷血动物",就连他的朋友也打电话指责他。他向朋友解释说:"我当时不是没有想到去救小女孩,但当我把镜头对准眼前的一切时,我在心里说,上帝呀,请原谅我,这是我的工作,还是先让我工作吧!如果不是为了工作,我来这里干什么呢?"
  人们不听他的解释,指责仍接踵而至。凯文?卡特把自己关在家里三个月,而后,他又来到了他曾经拍摄照片的伊阿德村,来到了那片灌木丛边,他在一棵大树旁坐下来,静静地抽了许多支烟,然后自杀了。这天,是1993年7月27日,当时他只有33岁。
  凯文.卡特死后,人们从他生身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真的,我真的对不起大家,我很后悔,面对谴责,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我只有以自己的死,来谢罪于天下所有指责我的人。"
  作者感言:凯文.卡特做错了吗?他应该受到指责吗?如果是,那么,在2008年5月21日中国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上千名记者,以及世界上所有赴各类灾区负责报道的记者,都应该受到指责,他们都应该放下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和话筒,亲手搬动石块和砖头,去拯救压在下面的人。可如果是这样,外界怎么了解灾区的情况并及时予以救援?答案不问自明,记者也在救援,他们是从整体上、是在更高层面上的救援,他们的奔走呼号,他们与外界及时的联络与沟通,是整个救援工作迅速而有效进行的保证。
  指责者会辩驳说:上面说的是一种大面积救灾情况,而凯文?卡特面临的是一个特定个案,因为他是唯一施救者。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当时的情景:凯文?卡特的摄制过程仅十几秒钟,不足一分钟,在这一暂短时间内,是先记录下这个残酷的现实,以提醒更多的人关注贫穷地区,还是先去救小女孩而放弃对现实的记录?凯文.卡特选择了前者。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在这一暂短的十几秒钟之内,小女孩的生命并没有受到进一步威胁,拍摄完后再施救亦不晚。如果秃鹰已经扑上去啄食小女孩,而凯文.卡特不先去救人,则为情理所不容,受到指责是应该的。所以,凯文.卡特的行为既不有违人性,又履行了一个记者的职责,无可非议。
  至于凯文.卡特的自杀,更体现了他人格的高尚。他没有怪罪别人,而是从更高的人生境界上审视自己的行为,他后悔没有先去救小女孩,他不能饶恕自己责任心压倒同情心的行为,并以死谢罪天下。其实,古往今来,很多事情都处于两难境地,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在二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做"择事就重就大""择祸就轻就小"的选择,尽管这很无奈。
  凯文.卡特的死是一个悲剧,制造这个悲剧的,是社会舆论,由此可见舆论的力量,连一个很理性的优秀记者都能被击倒。请记住这个教训,让我们永远不做这样的杀手。
网站目录投稿:初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