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尾,各项工作临近结束,按照学校规定,凡是学期初制定有计划的工作,老师们都要写总结并上交。 于是,中小学校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一边要忙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管理班级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一边还要忙着撰写各类总结,如教学总结、教研总结、辅导总结、班主任总结、课题研究,以及德育总结、政教总结、团队总结等。由是,抱怨、不满之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发出"年终总结何时结"的嗟叹。 细细观察不难发现,老师们其实并不是反对总结这项工作的开展,而是反感它的机械、雷同、意义不大。首先,年终总结很有必要写,它是学校管理的常规性工作,也是例行工作。其次,写总结也是对自己一学期,甚至一年来工作的梳理,可以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以促进下学期工作的开展。 但是,学校对待总结工作的态度却让老师们不满:只看数量,不求质量;只求任务完成,不求总结效果。也就是说,学校要求老师们写总结,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的最低层面,因此,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这样的总结没什么价值,要么是把以前的总结"改头换面",略作调整;要么干脆从网上下载了事;还有的直接把别人的总结改成自己的名字,复制一份上交完事。 对此,学校需要做的,是让教师们甩掉"鸡肋",让总结成为学校推动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让老师们自觉自愿,甚至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提升中。 一是改年终分项写总结为综合写总结,减少不必要的总结数量,切实减轻老师们的负担。 二是综合总结必须自己动手写,为原创,不得下载和抄袭,要写出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学校实行严格检查,不合要求的总结一律重写。 三是学校要组织评选优秀总结,并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老师们不断提高总结的质量。 四是学校要鼓励老师们在单位QQ群、微信群中"晒"自己的年终总结,并设立点赞、评论机制,鼓励老师相互学习与借鉴。 五是学校要为在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老师提供展示他们工作经验与教育智慧的平台,组织专门的优秀教师工作报告会,挖掘工作总结的积极价值,拓展工作总结的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