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没有学习热情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弊端,为此,分析现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以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其思想精华融入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去,对构建适应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为了不教 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F23;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10-03
  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因此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急需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国家政策也推动着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而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新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职业学校还缺乏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专业特色不凸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合理,实训设备达不到要求、实训课时不充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欠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难以有效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这一切都表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迫使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更深入的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需先反思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相脱节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际的相关性,学生难以接受,更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节。其次,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技能相脱节,重专业知识体系,轻职业情境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再次,课程内容没有凸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特点,偏重专业理论的阐述,这增加了原本学习基础较弱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呆板、低效,且以师为本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常采用讲授型,讲授型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教师过多的讲解、演示,剥夺了学生的表达与思索,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学生以听讲、理解、记忆为主,实操为辅,学生养成了学习依赖性,不愿自己想象思索,其主体地位落空。不少学生不懂得在学习中质疑,在疑问中去查找、探究、验证和创新,只会机械地获取知识,死记"标准答案",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维被束缚,学业负担加重,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虽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收获并不多,显然,这种"教为了完成教"的单边教学信息传输方式,因其缺乏双边互动交流、轻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职业情境体验过程、忽视学生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加上学习组织以学生个人学习为主,各自为战,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缺乏相关融合,因此,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不能自学自励,更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案例素材不精当,职业特色不鲜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素材都是专业教师编写的,企业行业没有参与进来,因此,编写的案例素材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匹配度不高,与经济生活也对接不上,由于缺乏规范、有职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因此,这些案例无法有效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无法点燃学生对今后自己职业岗位的激情,难以让他们有主动积极的职业姿态,有高度职业敏感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效果,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学积极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课程评价不科学,忽视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导向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用一张考卷考核、评价所有学生成绩,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智能差异,这对学生既不公平,也不科学。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不只是科学家、明星,也可以是高技能劳动者"。为此,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且这种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忽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体验发展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针对传统课程中的问题,需要教师创新职教理念,转变课程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即由"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为指导,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对原来课程进行重大的创新和变革。以促进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一)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它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为统领,以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对课程进行合理的配置,形成"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课程体系,要围绕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或职业能力实现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设置各门课程。构建动态运行机制,注重吸取现行多种课程理念之所长,适时增删课程内容,将课程设置纳入按需增减、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以利于学生适应动态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动态社会的多方位需求,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的财务管理专业那样,去追求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将与专业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讲清、讲透和讲够,这要求教师能根据专业实际应用和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掌握好"理论必需、够用"标尺,将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的内容作适当删减。这既能增加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能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有弹性。同时,在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时,既要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并考虑到学生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他们的技能系统训练,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模块化组合教学的形式将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具体化,协调好模块之间关系,使之既具有逻辑性又富有弹性,并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以促使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为有效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促成"不需要教"的教学目的的实现,教材建设正成为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为此,叶圣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较好的科研能力。对此,教师应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思想为指引,制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对如何建设教材,叶圣陶指出:"一是重视教材编辑的时代性,二是注重教材编辑的针对性",教师"要设身处地于教学活动中,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为此,职业学校教师要探索构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体系,根据学生生源素质情况、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和对劳动力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采取多主体合作的方式开发校本课程,并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分析入手,以职业标准为轴心来编写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在教材编写逻辑上,按照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组成结构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使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深刻而有效。在教材编写形式上,注重学生的接受性、新颖性;在教材编写体例上,力求科学性、趣味性,在教材编写内容上,体现经济生活时代性、通俗性、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职业活动训练,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有利于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使校本教材成为学生"营养之资"。
  (三)变"教"为"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叶圣陶先生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向教师们传授了教法之道:"教是为了不教",即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在教的过程中实现不教,其关建是教师怎样教、如何指导学生学,而实现这一境界的根本途径,叶圣陶先生指出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为此,职业学校学要改革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汲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如案例教学法、民主讨论法、实训教学法等。(1)案例教学法:以案例情节为线索,教师把学生引入职业工作的"现场",通过让学生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扮演职业的角色,让他们体验职业工作的实战过程, 通过案例的层次设疑,让学生自己探索创新,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民主讨论法:其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能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催化者、倾听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在讨论中把学习问题引向深入,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有力的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激发他们主动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由学会变为会学、同时也为课程教学创造了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提高职业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3)实训教学法:让学生边动手边学习,从抽象的理论知识中走出来,到形象、具体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去探索未知,辨析真伪,历练技能,从中获得正确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通过变革教学方法,变"教"为"导",变"教"为"学",促使学生做到"会学""会做",从而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目的。
  (四)精编案例素材,增强学生职业体验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下的学生观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即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让他们 "会学" "会做"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可发挥积极有效作用。为此,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在案例编写时,首先,要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征,在案例选取时,考虑案例资料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借鉴性、综合性,做到恰当有效。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案例能有效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职业体验;用典型教学案例来说明专业课程的共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突破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较透彻的理解和感悟;用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将所学专业理论融会贯穿于职业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其次,案例素材的内容要精当,既不能内容太少、太简单,以区别于一般的练习题,又不能内容太多、太复杂,使学生对完成案例分析产生畏难情绪,而达不到案例学习的目的。为此,学校应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的案例库。其素材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取得:一是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锻炼,收集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资料,加工设计成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案例,二是教师利用学生下企业实习收集资料,依据课程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设计教学案例,三是教师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热问题,结合课程内容,编写、设计教学案例。四是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让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学案例。最后,丰富案例素材,应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不断加以修改和调整,与时俱进,以增强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五)构建"以生为本"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的瓶颈,如何评价呢?叶圣陶说过"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绝对权威的、唯一的评价方式——"师本"评价观,转变为"生本"评价观下的立体多方位评价体系,即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师评、小组评、互评、自评;评价方式多元化,实行理论考核、实训考评、答辩、作业评定、完成具体项目或任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突出的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过程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关注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的创新能力、职业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关注他们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能力、表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其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化发展,尊重学生个体的与众不同,尊重他们的任意一种智能,并为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提供发展、成长的环境和机会,鼓励他们张扬个性,迸发活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以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恢复他们的自信,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发展。
  总之,职业学校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应以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通过开发特色化校本教材,精编案例素材,增加学生职业体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促进学生发展多元评价体系,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郗希娟.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任苏民."教是为了不教"隐含的教育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4-1-17 .
  [3]叶圣陶著,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母小勇,薛菁.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3).
  [5]叶圣陶研究会.叶圣陶研究论文集[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1.
  [6]郝加加.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构建[J].商业会计,2015,(13).
  [7]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宋小萍,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职教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网站目录投稿: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