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约束出良善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制度约束出良善
  近日,拜读了鲁先圣的《制度的力量》一文,震撼之大,感受之深,是近期罕见的。
  这篇文章讲述了18世纪末英国人分配囚犯开发澳洲的故事。最初,英国向澳大利亚运送囚犯是由私人船主承包的。政府实施的方法是支付上述船量支付运费。至于在澳大利亚登陆,有多少人活着与船主无关。为了牟取暴利,私人船主不顾货船设备的简单性,不配备必要的医生和药物,甚至连囚犯最基本的饮食和饮用水都无法保证。三年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大利亚的囚犯在船上的死亡率高达12%,其中最严重的424名囚犯死亡158人,这不仅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甚至引起了公众的极大不满。
  因此,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对每艘船增派官员进行监督,并派医生治疗,同时硬性规定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并对私人船主进行教育培训,但死亡率并未丝毫下降,有些官员和医生竟遭遇了沉海的厄运。
  一个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问题。他发现问题的原因是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制度的缺点是政府给船主的报酬是根据以上船员的数量来计算的。如果以到达澳大利亚的犯人数为基准计算报酬,问题将从制度上根本解决。政府采取了他的建议,问题真的很容易解决。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犯人还是同一个犯人,船主还是那些船主,但是一个制度的改变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文章最后分析:无论是一件事,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依靠人性的自省自觉,依靠说服教育,依靠别人的监督,都无法解决问题,只有依靠完善的制度,才能让人抛弃自己的私心,遵守规则,做自己对国家有利的事。
  为此,引发了作者对制度问题的思考:
  从政治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理论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良好的制度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力。
  制度框架是制约生产力的水流大小的配管和阀门。现实的生产力不是在大海中自由流动的水,而是在一定制度框架制约的配管中流动的水。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既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作用,都是定制制度下的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组合起来发挥作用。生产力的要素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物化,也是制度的物化。
  制度是培养和发展人力资源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效率直接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充分发挥。然而,人类能力和智力的发挥总是受客观社会制度的制约。
  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孵化器。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和利益是促进制度创新的两个轮子。为了满足需求,人们探索知识,用知识指导利益的获取,从而促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而孵化各种技术创新,形成和发展先进的生产力。
  制度逼出良善。
  最近偶读一篇文章,说一个同胞刚到美国,一分不花地到一个美国人家挑选了80%的新家具。离开的时候,美国人竟然送了100美元,请他把剩下的家具全部拿走。本来小镇上有个规定,乱扔不用的家具要被罚款,居民必须自己找车把旧家具送到垃圾处理厂,还要交一笔不小的垃圾处理费,环保费。同胞们感慨道:看起来不一定是美国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而是精明的一种表现,其实这种做法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
  这种家具处理方式,可谓一举多得。受益人免费不说,还可以搞点外快;处理人员减少了麻烦,还可以节省一笔开支;相应的垃圾处理、环保机构,虽然少收点钱,却可以节省公共资源,做别的事。更有趣的是,家具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从而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结果肯定不是一举多得,而是一举多失。到处都是垃圾。拾者丢脸,施者摆架子。职能机构每天都很焦虑,要么增加公务员,要么增加公共费用。纳税人多交钱,浪费资源更成风。这种情况造成的是恶性循环,绝不是同胞看到的良性循环。
  假设城镇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机构有机构有私心杂念,很有经济头脑,联合办一个旧货市场,同时推出高价处罚乱扔家具者,那么小镇上的居民就会争相卖给这些机构。这样的话,那些需要而又出不起钱的人自然也可以节约开支,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就少了一点,利益关系就会向不理想的方向发展。
  所有良好现象的出现,都来自于一种制度。以制度逼善,这是小镇规定的独特之处。咱们不妨从这种制度中学习一些东西。
  然而,制度的制定者具有科学、公正的头脑,治本同时没有捞取利益的私念,而是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多考虑人文因素,看制度是否有更多的附加值,即富于人性化,促进精神文明。这种附加值当然不属于职能部门,而是属于普通百姓,逼百姓做好事,逼百姓受益匪浅。
  制定制度的机构机构和有影响力的决策者不妨在这方面多动脑筋:在让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时,也要努力寻求最安慰的社会效果。他的山石可以攻玉,古人说的真的很好。
网站目录投稿: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