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探析


  摘要:目前,审计监督已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等并列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主体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些新职能都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审计惩治和预防腐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从职能定位、资源整合、监督机制、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问题整改、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推进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 审计改革 国企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060-0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等并列为党和国家八大监督主体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些新职能都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挥审计惩治和预防腐败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2015年8月,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审计工作改革。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已成为依法治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直接关系着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廉政建设的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忠实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全面推进内部审计改革。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路要创新
  思路指导过程,过程决定结果。国有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实现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控风险为目标,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为重点,健全审计机制,改进方式方法,就应该逐步实现审计组织体制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审计关口从事后监督向过程控制转变,审计功能从查错防弊向价值管理转变,审计重点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审计方法从传统的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远程在线审计相结合转变的"五个转变",确保经营管理依法合规,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二、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经济结构从失衡到优化再平衡,宏观政策保持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中铁出台了《中国中铁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16项改革工程,内部审计工作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以此为鉴,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改革应从职能定位、资源整合、监督机制、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问题整改、工作评价等方面着手,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一)明确审计职能定位。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董事会授权审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或者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相比之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多从属于企业高管层,审计机构及人员独立性难以保证,这就可能使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受高管层意志和看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导致审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对审计职能定位进行改革。可参照英美等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或直接向董事会报告的做法,改变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体制,使其对董事会负责,由董事长分管,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规划、年度任务、问题整改等重要审计工作情况,直接接受董事会的指导和管理。
  (二)推动审计资源整合。目前,中国中铁共有42家二级企业,524家三级企业,247家四级及以下企业,3 300多个在建项目,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点多线长、高度分散。而中国中铁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只有768人,而且大多集中在母子公司两级,三级以下单位审计人员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往往也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为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增加审计力量,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监督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大监督格局。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的国有企业及其二级企业可以考虑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实行联席办公,三级企业的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实行合署办公。同时,推动审计资源整合,还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将经济、法律、工程、信息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吸纳到审计队伍中来,优化审计队伍专业、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审计队伍。
  (三)改变审计监督机制。目前,国有企业各类监督资源分散,效率不高,形不成合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监督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在实现审计和监察机构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国有企业其他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法律监督、监事会监督、职工民主监督以及督导巡视监督的协同配合,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今后,国有企业开展的领导班子巡视、领导人员日常履职巡视、工程项目巡视中发现的管理问题,要及时移交审计部门进一步审计,审计部门对领导人员的审计结果要及时通报干部管理部门,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依据,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资产损失和违法违纪问题,要及时移交纪委监察等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追究责任,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制约有力的大监督体系。
  (四)改革审计工作重点。多年来,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着例行化、一般化、表面化问题,与国有企业重点工作不合拍,这是审计工作改革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审计,强化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三重一大"决策、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经营管理中重大问题、关键领域、重要风险的专项审计;三是要抓住重点难点,加强物资采购、劳务分包、财经纪律执行、工程项目绩效、问题资产、融资担保、困难企业、领导人员年薪收入等突出问题审计;四是要适应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要求,加强境外资产、合资、参股企业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审计。要把审计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权力集中、资金集中、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点环节的监督上来,针对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督促整改、严肃执纪问责,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管理提升。
  (五)转变审计工作方式。目前,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着监督执纪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许多我们经过内部审计的单位和项目,根本经不起外部审计。因此,要转变现行的内部审计方式,重点是在坚持"层级管理、下审一级"原则基础上,积极探索"隔层审计""交叉审计"和"委外审计",克服"内部人审计内部人"的弊端。通过审计方式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使企业内部审计真正能够促进企业各项制度严起来,纪律挺起来。同时,要勤于思考,寻求审计工作方法的突破创新。在工作上,要做到"三个突破",即突破常规理念、突破常规问题、突破常规方式。在学习上,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老带新,以审代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把学习作为发展的动力,善读、善观、善思、善写,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转变审计理念,查找问题要精准,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六)跟踪审计问题整改。目前,国有企业审计成果的运用不充分、问题监督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相当突出。发现问题不督促整改,就是内部审计部门失职;督促了不整改,就是被审计部门单位领导渎职。企业审计工作改革要成功,就要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的跟踪整改力度,要针对审计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落实整改单位责任,实行"对账销号"整改。按照制度未完善的不放过、资金未追回的不放过、责任未落实的不放过、整改未见效的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从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源头整改三个层面,加强对审计整改情况和效果的跟踪审计,实现审计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预防、控制功能,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七)严格审计工作评价。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也要解决尽职不尽职一个样、解决不解决问题一个样的现象,通过构建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要对审计项目实行目标绩效考核责任制,对积极探索和创新审计工作,对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企业经营管理重大问题,有效维护企业利益、挽回企业损失的审计部门和有关人员要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报告和督促整改,特别是经过审计后仍然暴露出重大经营管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审计部门和有关人员要实行追溯问责,进一步激励和督促审计人员勤勉尽责履职。
  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相当严峻,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深入推进审计工作改革的意义特别重大。我们要坚持生产经营与审计工作同布置、同推进、同落实,消除企业管理中的隐患,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志娟.腐败治理、政府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研究,2013,(6).
  [2]邹东方.内部审计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J].中国审计,2014,(14).
  [3]徐宇宁.把审计监督挺在法纪监督前面[J].中国审计,2015,(13).
  [4]冯艳羽.审计机关有效整合审计资源的五个方面[J].中国审计,2015,(14).
网站目录投稿: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