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跨文化交际校本课程成效


  摘 要:本研究以江苏省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大一学生为对象,在普通班和实验班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对"跨文化交际"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在普通班的教学中采用校本教材+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实验班增加了与课程配套的电子课件以及专门建设的课程网站辅助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程度;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提高的幅度均高于普通班学生,但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对此现象进行了师生访谈,了解可能的原因,结合研究结果和访谈情况,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跨文化交际 教学成效
  2009年教育部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会削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意愿,也已成为制约学生外语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及与课程的整合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各种学科的生态,预示了学科发展的未来(Beane, 1997)。而现在,这些都已经在成为现实。
  本研究选择从跨文化交际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角度,用实证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的认可程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与不同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一、核心概念
  1959年,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在《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首先运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陈国明将跨文化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中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Linda Beamer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ICC)是将意义编码和解码以使其与交际对象根据自身知识储备所获意义相吻合的能力。刘齐生认为ICC就是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就是一个人在外语情境下的交际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ICC的各种因素有不少论述, Samovar和Porte将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观察事物过程、语言过程、非语言过程。据此,本研究中将ICC分为: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3个分项来进行实证调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扬州市某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大一学生为对象,4个班级中,两个班级为普通班,共有100名学生;另外两个为实验班,学生共计97名。
  在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时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在课程结束后和部分师生访谈,了解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ICC3个分项的变化,以及不同班级的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程度,从而反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的成效及其产生的可能的原因。
  在课程开始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ICC的前测,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学生在敏感度、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上P值分别为0.821、0.977和0.929,接近于1,几乎不存在差异(见表1)。普通班和实验班在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授课老师安排上完全相同,只是在教学手段上有所不同。在普通班的教學中采用"校本教材+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实验班增加了与课程配套的电子课件以及专门建设的课程网站辅助教学。因此,具备实施实验对比研究的基本条件。
  2.研究工具
  一方面是调查问卷。本研究采用3份Likert式问卷,问卷1采用的是Chen和Starosta制定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分为5级,共包含24个评价项目,分别考察的是:交际参与度、文化差异性、交际自信度、交际乐享度和交际专注度。问卷2"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调查表",从1"很不理想"到5"很好"分成5级,内容包括:发音、语法、听力、英文表达流畅度、根据不同语境使用不同的表达(即语用能力)5个项目;问卷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调查表",从1"很不理想"到5"很好"也分为5级,内容包括和外国人交往时的着装、外国人的手势含义、外国人其他肢体语言的理解和外国人交往的空间距离4个项目。
  另一方面是访谈。对定量研究问卷调查展现的结果,在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中进行访谈,通过师生访谈来进一步探究问卷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教学实施一学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再次进行ICC后测,将数据输入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两个班学生对基于不同教学手段的课程作用的认可程度,以及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学习,ICC是否显著提高。
  1.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课程认可度的作用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百分比的统计结果表明:认为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比例加起来,实验班达82.48%,高于普通班的69%;认为"一般""不太大"和"没有作用"的,实验班的比例也均低于普通班。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ICC课程的认可程度。
  2.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ICC的作用
  一是实验班和普通班前后测试的ICC均值变化。比较两个班前后测试的ICC均值变化发现: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ICC得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提高幅度并不明显,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差异可能来源于误差;而敏感度的均值差异较为明显,实验
  班增加了7.05,高出普通班增加值4.02达75%以上(见表3)。
  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ICC的差异性检查。将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后测的ICC均值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列在表4中。后测P值分别为0.056、0.758和0.677,和表1中前测的P值0.821、0.977和0.929相比,有一定差异。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上的变化不算明显,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对增强学生英文运用能力和交际时的非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明显作用。而跨文化敏感度的变化较为明显,虽然0.056稍大于显著性标准0.05,但是相较于前测P值0.821,后测已经接近于显著水平,证明实验班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以后,对于跨文化的敏感度已经与普通班有了一定的差异。endprint
  四、讨论分析
  无论是学生的直观感受还是前后测试的数据都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课题中的确能够发挥出较好的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ICC能力,但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的高效。
  针对以上发现,在两个班分别随机抽取了15位学生和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访谈。师生的意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学期,不够长;希望有更多的其他课程能够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课程网站和电子课件给予的信息量很大,也让学生很感兴趣,但有时候关注的重点就在图片和视频资料上,反而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有所下降;课程网络的使用因学生的自控力而效果各异。有些学生打开上网工具时,会被网络上课程外的各种信息吸引,削弱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有学生表示喜欢比如《百家讲坛》中的主讲者和授课形式,真正有才学的老师也不需要什么炫目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就可以让学习者感觉印象深刻。
  诚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读图时代"。图像的生动形象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但图像也打断了文字特有的逻辑性与连贯性,会使得学习者满足于图像所提供的直观信息。图像作为典型的碎片化信息载体,在形式上难以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学习也就容易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的浅层面,缺少对知识的汇集、过滤、归纳、反馈和创新。再加上本研究仅仅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门课中进行了尝试,课程实施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对学生使用课程网站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约束性和评价性还有待加强等原因,导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验班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普通班而言,在跨文化交际能力3个分项上尚未全面地表现出显著性的优势。
  五、小结
  无疑,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改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对本研究探索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的作用也是客观的。但在目前对现代信息技术一片溢美之词的同时,有几个方面还是有必要给予重视。
  第一,現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避免图像、视屏等形式重于教学内容的文字提炼和展示,出现"图说"冲淡"言说"的现象,弱化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充满"碎片化"知识的"读图"学习过程中,对核心知识点提炼不够,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二,诸如网络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更加注意对使用者的约束性和评价性。如果让学生打开网络工具,却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不能运用更有效的方式去评价学生使用的效果,那么,教学的初衷和实效就很难实现。
  第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总体来说符合大部分学生愿望和需求,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但是学生仍然欣赏教师的授课艺术带给他们的享受。不能因为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削弱对教师自身教学知识的积累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第四,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的专项培训。如何有效地将技术和课程相整合,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度性,需要给予教师有效的指导,不能让教师在课堂中只剩下播放员兼主持人的作用。
  第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确实不是一门课程可以解决的,需要统筹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只有打破跨文化交际单门课程的"教学孤岛",恰如其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的综合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洋.谈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与语言测试的分离[J].中国考试,2009(7).
  [2]刘齐生."跨文化能力"值概念及其引出的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
  [3]顾小清,冯园园,胡思畅.超越碎片化学习:语意图示与深度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5(3).
网站目录投稿: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