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它已催生出淘宝、京东等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态,并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人预测"互联网+教育"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是冲击和变革。本文试图以现代教育方法的利与弊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利用专业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文献,探究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 职业教育新生态 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对"互联网+"进行了战略定位,确立了发展方向,利用"互联网+" 来实现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创新出一个新的发展生态。这种生态将会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职业教育也包括在其中。本文以现代教育方法的利与弊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利用专业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文献,探究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我国的教育是一个相对守旧的行业,虽然教学方法也经历了从单纯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到纷繁的"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本质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师可以通过接受学生和企业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學策略,各个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实训设备的投入,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业务水平、个人素养以及教学的环境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校在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是重视教师教的环境,而忽视学生学的资源,考核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教师单方面教的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感等关乎教育本质的教育要素却严重忽略。 三是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尽管教育部在不断强调发展信息技术,并将其产品引入课堂,但绝大部分教师因自身接受的就是传统的教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变革,使是教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四是学校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意识不到位。国家"十二五"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运用,2016年教育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可今天的课堂却基本上没有与互联网相关的教学方式,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谈不上真正的智慧校园。 总之,教育就算是有"教育+互联网"的元素,也只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把教学内容从线下搬到线上,与重塑"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生态思维相去甚远。 二、"互联网+教育"的新生态 "新生态"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思维下颠覆性的变革。如:计算机击败世界上最好的棋手;美国的IBM沃森的出现,可以在几秒钟内就能得到法律咨询;移动PC终端可以接受世界发达国家学校的学习内容;IBM可穿戴自动翻译机设备已经诞生;美联社"机器人记者"已经开始尝试写新闻稿件;阿里用VR重构商业生态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具体表现。 "互联网+"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能推动职业教育的变革。《2016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和《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分别分析了未来五年教育技术的趋势、挑战和技术,并从政策、领导力和实践三个维度讨论了每个趋势和挑战。报告中强调:如果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能亲自动手的体验式学习环境,这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我们借鉴大数据分析报告的结果,结合传统教育的实际,在"互联网+"思维下,从职业教育新变革后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师的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互联网+教育"的新生态。 1."虚拟+真实"的"331教学模式" 未来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想:在目前学校实施的"三模拟一标准"的职场化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基础上,利用强大的互联网络与AR或VR技术的结合,实施网络学习环境下的VR"虚拟"技术或AR"虚拟+真实"技术,来实现"三虚三化一标准"的"331教学模式":工作场景、工作角色和工作过程的三虚拟;实现课堂教学游戏化,知识学习闯关化,任务完成协作化的三化学习;行业的标准就是学习的通关标准。学生在搜索和娱乐中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丰富多彩。 2."互联网+"支持下的教学环境 一是"互联网+自带设备"的创新学习模式。所谓"自带设备",就是学生可以将个人移动终端带入课堂,并用此设备参与课堂学习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学校将用于信息化教学服务的硬件和软件重新优化和布局,为学生提供基于"云"的专业教学服务,让学生"自带设备"在教和学中起到重要作用,让课堂真正发生变革。 二是"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这种方式的学习靠的是互联网或局域网以及一个移动终端、学生可自选课程,教师以及学校,完全打破常规教育的上课模式,学校"教育资源"集于"云"端,并向学生开放,形成在线与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是"互联网+数据分析"的评价模式。学生在"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在线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大量存储的交互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检测出云端教学资源的各个要素,即教材、课件和学习环境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度,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检测学生学习完成的质量等,以便及时改进。 3.教师的作用 "互联网+教育"新生态逐步成熟后,似乎人人都具备学习能力,教师的权威自然受到挑战,人们会质问"教师还有什么作用"。以下三点讨论会让我们感受到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作用会更加有意义。 首先,教师是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用4颗糖处理一个用泥块砸班上同学的案例告诉我们:传统教育中的赏识教育,彰显的教育智慧不言自明,教师就是要当好教育家。 其次,教师是教和学的融通者。"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不论虚拟场景怎样逼真,碎片化学习怎样丰富,学生的人格培养、行为规范教育、学习氛围营造、学习指导等工作,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完成,教师的职能从"教"转变为"导"。这也是网络永远无可替代的。 最后,教师是优秀的设计者。教师跳出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窠臼,去面对"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成为课程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小结 不论是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互联网+教育"的方式,从表面上看两者只不过是教育者使用的手段不同而已,他们的共同的目标都是让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技能以及提高综合素质。"互联网+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和积极去探索的课题。我们坚信,互联网与职业教育之间碰撞出来的新生态,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变革、提升。衷心期待这个职业教育的变革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2011(29). [2]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