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盘点了舆论圈里圈外的教育观点,并做了一些梳理。其中提到,呼吁"回归常识做教育"的教育家、评论家不在少数。他们主张遵循教育常识,让教育远离折腾,让教育真正发生。然而,教育中的许多观念和说法不像自然科学中的概念那样有清晰精确的定义和判断,通常只能是描述性的。而通常所说的常识类知识,有许多是习非成是,或不正确或不全面或包含自相矛盾。 尽管经过大量的实践后,教师们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经验,但不管什么样的模式与经验,它一定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一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有些教育者为了博大众的眼球,故意将简单的教育理论复杂化,将简单的教育行为复杂化,这绝对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质,即教育追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下,面对具体的教育情境、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也会各有千秋,所以不存在普世的教育理念。教育概念只能是描述性的,依靠教师的教育技巧与教育智慧来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多样性催生了很多教育的新鲜词汇,如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特色教育、生活化教育等,让人眼花缭乱。今天这个专家这样讲,明天另一个专家讲得完全相反,在激烈的教育理念交锋中,教师变得无所适从。套用一下狄更斯的说法:这是教育繁荣的时代,也是教育实践最危险的时代。 前些天大家讨论了"信息技术让教师更忙了吗?"的话题,其实,在我看来,不是信息技术让教师更忙,而是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让教师更忙了。很多时候,为了体现与时俱进,教师一定要把信息技术牵强附会地用到教育实践中,好像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就变得"高大上",没有信息技术,就是"土老帽"。于是,给学生讲苹果,不拿实物,非要弄个苹果的PPT,让学生在屏幕上看苹果,而不是通过摸、闻、尝等多种感觉来具体感知苹果。如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教育,怎能不让教师们在期望信息技术帮助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反而变成了信息技术的俘虏。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变化,让新老理念相互交融,起到相互推动的作用,是可以,但这种变化不是乱折腾,而应让教育自然而然发生。让受教育者感觉不到教育的存在,这才是最高明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走心了,不靠外在的吆喝,才能安静呵护每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