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子起拱俗称耍(玩)虾子,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2008年已被纳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起拱的虾子,节肢为竹制,表面蒙色布意为外壳,身体巨大,长度一般超过30米,最长可达70米,玩耍时需要40至60人方可舞动起拱,虾子由虾头、虾须、虾身、虾尾组成。它的主要表演形式是:随着"三通密鼓,一槌惊锣"的节奏,在领舞者的一声喊下,四部分操作者各司其职,利用杠杆原理,把虾头抬起来,龙(虾)须直指天空,龙须可高达三四层楼高,这时巨虾摇头摆尾,栩栩如生,场面壮观。耍者吆喝喧天,观众呐喊喝彩,热闹非凡,以连续抬头三次最为精彩,龙须下落需要三至四把铁叉接住。有时大虾的前面或旁边还配套几只小虾一同起舞,给表演营造更为热烈的气氛和热闹的场面。 一般虾子在出发表演前,对虾子要进行点睛活动,点睛俗语叫开光(佛教用语)。点睛一般由地方贤达或行政长官实行,据说虾子点睛后顿生灵性、能腾飞昂扬、具有高升之意。点睛源自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而不点眼睛。他说,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旁人不信,要他点了其中一条,那条龙点上眼睛后果然腾云驾雾飞走了。 舞虾由于场面大而热烈,所以在舞虾队伍前面要配备流星开路。所谓耍流星,就是表演者手持一根软绳,两头各系一个用钢丝扎成的空心球,球中可装燃烧物,过去一般使用木炭,现在一般使用绒布浸柴油或煤油,开始表演时,点燃可燃物,表演者快速甩动或旋转钢丝球,此时火在风的助力下如流星坠地,所以叫做耍流星。表演者一手或两手抓住软绳中部,使两球上下窜动,谓之流星下雨,使两球于两侧作360度旋转时,谓之火轮喷映,当两球在头顶作360度旋转时,谓之万花飞舞,当两手在心前交叉舞动时,谓之流星峥嵘,玩到精彩时,表演者蹭下,背腹轮番落地,作自身旋转状,使两火球平行地面,忽上忽下作360度旋转时,谓之金钱落地,满地开花,这时围观群众爆发出喝彩声和掌声。 20世纪50年代前,资阳区沙头地区也有元宵夜耍虾子的习俗,虾长20余米,虾身节肢全部用竹篾扎成,每节节距1米多,每节设供操作者握持的手柄,上蒙色布意为外壳,虾头龙须用数根楠竹。表演时,领头者一声令下,耍虾龙齐声高呼"虾子起拱",即时虾头与虾尾迅速靠拢以缩短距离,虾子发出咝咝的响声(是竹子受力起弧发出的声音),虾背拱起来1米有余,此时两边观众高声吆喝:虾子起拱了!虾子起拱了!虾子起拱数秒钟后领头者喊声"虾子起弹(跑)"。虾背在楠竹的弹性下,要向前冲出几十米才能恢复原状。玩这种虾子需要年轻力壮的男性劳动力,虾头、虾尾各需要四个最为壮实灵活的劳力,领头者喊声起弹,四个人必须同步起跑,才能承受虾头虾尾在伸直过程中的弹性,如果不顺势同步起跑,虾子的弹力会伤及耍虾者。 虾子作为节庆活动的道具,体现了湖乡人民的湖乡特色。虾子是湖乡渔民主要的生活物质,有鱼虾并称的说法。古代人民一方面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祈福的愿望,另一方面要感谢神灵的赐予,感谢的形式就是祭祀,祭祀最好的礼品自然是收获的三牲(猪、鸡、鱼)和味道鲜美的虾子。为了召唤神的灵性,认为摆在祭桌上的虾子不足以引起神的注意,于是把虾子做得又大又肥,人们拿在手里,举过头上,歌之舞之,体现了人们的恭敬和虔诚之心。 古代舞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而不是形式欣赏上。而如今这种有多重意味的传统舞虾,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但均有强身健体、表演娱乐的目的;配合鼓乐,伴以舞蹈,表演各种动作,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又表达了人们驾驭自然界的强烈愿望。舞虾出现在节庆之中有最早记载的是孟康所著《汉书·礼乐志》:"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古代以师代狮)。 益阳民间的舞虾习俗,从现有资料记载是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刊行的《益阳县志》卷一中说:"岁首,谓之元旦……商店闭门休息,择日开张,里间少年出龙灯、狮子,小儿出蝦(虾)灯、鱼灯,至人家皆以鞭炮迎之。"1985年版《益阳县志》在《传统民间文艺·耍花灯》一节中记载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元宵佳节,县城为欢庆抗日战争胜利,出动巨虾10多条,城乡男女观灯者如潮,大街小巷尽皆途塞。"从两段县志记载分析,现代人看到的巨虾,应是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以后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初在益阳城乡元宵节中时有虾子表演,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基本灭迹,改革开放后有所重现。本文介绍的第一种虾子,由于制作工艺复杂,费用较大,难于普及,因此活动频率较低,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