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十分看重祭祀,并将其列入"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以动听的语言颂扬它,以丰厚的祭品供奉它。祭祀分郊外祭祀和室内祭祀。 郊外祭祀(野祀) 主要是古代皇家祭祀天地,《汉书·郊祀志》记载:"郊祀社稷,由来久矣。"《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周代是冬至祭天于南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到秦代秦始皇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实际上发展成为了天地合祭。到明嘉靖皇帝认为祭祀不合古制,在南郊建天坛专门祭天,北郊建地坛用来祭地,一直沿用到清末。但老百姓是不允许祭祀天地的。明代南京官员曾下令:"除岁,庶民毋得焚纸祭天,糜财犯礼。"(《客坐赘语》卷三)西周确立的周礼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家庭伦理和祖先崇拜,影响至今,民间清明扫墓,中元烧纸发包都是一种郊外祭祀先祖的形式。 室内祭祀 古代主要指皇家宗庙祭祀,按周代礼制,士以上也可以设家庙祭祀祖祖先,秦汉时代,民间重视腊月与正月的家庭祖先祭祀。明清以后祭拜祖先成为新年仪式的重要节序,民众一般在家中的正房或厅堂的正中处设置神龛以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进行崇拜。20世纪50年代前,每家每户都设有一祭祀祖宗神位的祭祀神龛,神龛一般用木板做成箱式长方形,龛坐根据各家情况设计有所不同,在箱式长方体中,用红纸写上主要祭祀对象,"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左右两边分别用小字写上"本门宗祖"、"东厨司命"。因为人们相信天地之灵无处不在。龛坐上可以安放先祖牌位或近逝者长辈的牌位。20世纪50年代前,全国城乡在"除夕"进入全年首日子时(指晚11点—凌晨1点)时,鸣鞭炮开前门,谓之开财门,其意义是认为旧年回天汇报的诸神,这时又带着新的使命回到人间,为了迎接新神的到来,各家各户设香案于堂屋中,虔诚迎接祭祀。凌晨,各家又设香案,香案有时用神龛替代,有时用方桌摆在神龛前,香案上放置三牲酒肉和时鲜水果(一般用团年饭代替),点燃蜡烛和檀香,蜡烛源于先民对火(太阳)的崇拜,火光象征宗神之赫耀,光辉四射也显先民之坦荡和虔诚。 焚香,据宋代吴曾所撰《能改斋漫录》考证:焚香始于汉代,依据是武帝时匈奴昆邪王降汉,所祭"金人"被置于长安甘泉宫,后人推断"金人"可能是早期的铜造佛像。在祭拜时烧香礼拜,而不用三牲酒肉。佛教也认为,香是菩萨的圣号,祭拜时人们取香三支(表示恭敬天、地、人神,又表示过去、现在、未来),在灯火中点燃,借助缭绕的香云,引导人的情感、思维,进入淡定、安然、寂静的氛围之中,带人进入天人合一的情态,促使人心与"神心"相融相合,相感相应。这时全家整衣聚会堂屋神龛前进行祭拜活动。先拜天地,后逐拜君、亲、师之神位。酒肉的香味四溢,随着紫烟冉冉上升,人们深信虔敬之情也会随之达于天庭,受到神灵的青睐,幸福随之降临家中。 家庭设置神案习俗由来已久,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破除迷信运动中,全国大部分家庭被拆除,再到60年代破四旧运动中,全国基本全部拆除。改革开放后,有部分城乡家庭,以简易形式恢复"天、地、君、亲、师"神位,部分工商企业供奉文财神赵公元帅和武财神关公神像,以求企业兴旺发达和得到神灵的保护。那么老百姓信奉祭拜天、地、君、亲、师神灵的精神支柱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呢? 祭祀天神 天神狭义地讲是指高而远大的天空,俗称苍天或天老爷。人格化后尊称天皇、玉皇大帝、天帝,佛教中的佛祖等。广义地讲应包括日神、月神、星神、雷、雨、风、云诸神,因为它们位于上天各司其职,无不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 古人看来,天神威力无比,它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山河大川,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甚至于人都是天神所生,是万物之父。数千年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不信天、敬天和拜天,以种种方式祭祀天神,以祈求福安和消除灾祸。 较早的祭天仪式要在专门修建的祭坛上进行,(《礼记·祭法》说"封土为坛"),即用土石砌成一个高于地面的祭坛。根据"天圆地方"的观念,古人祭天的祭坛要筑成圜丘形,现存最大的祭天坛是北京天坛。 所以至少在周代以前我国就形成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祭祀习俗。古代把筑坛祭天称之为"封",把筑坛祭地称之为禅。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方士之术与祭天理论的合流,使"封禅"与政权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祭天的最高礼仪。祭天成为天子皇家所专擅。清代后期民间也渐渐产生了祭天之习,人们在春节焚香拜天,继尔祀祖。民间开始有了木版印制的天帝神像,不买天地神像的用红纸写上"天地之位",贴在堂屋中朝前门的墙壁上。 到唐代,道教空前发展,一度成为国教。道教宣称玉帝总管三界(天界、地界、水界或欲界、色界、无色界),玉皇大帝的名字流行开来。唐代文人墨客称天帝为玉皇、玉帝,在唐人的诗词中,"玉皇"、"玉帝"的名称大量出现。到了宋代,统治者更加鼓吹君权神授,宣扬赵家天子得到玉帝护佑,并载于正史。玉皇大帝经过唐宋两代的推崇,又经多本小说和戏曲的宣扬,成为家喻户晓的天上正神。所以民间也形成春节期间接送玉皇大帝的习俗。明刘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载:"(十二月)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帝,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 民国以后,伴随着帝制的消逝,祭天以一种平实的面目出现于民间。人们利用最简单的祭祀仪式,表示对诸神的顶礼膜拜和崇敬。 祭祀地神 地神一般指土地神、阎王爷等。蔡邕在《独断》中提出:"凡士之所在,人皆赖之故祭之也。……社之所祭,乃邦国乡原之土神也。"因此古代土地神又称社神。《说文》说:"社,地主也。"《孝经·授神契》说:"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以祀之,以报功也。"《释名·释地》说:"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手段的先民来说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基,是万物之母。人们俯瞰大地,与仰望苍天一样,产生出对大自然的神秘构想,敬畏之情使古人祭献大地,表达崇拜。 《周礼》中还有夏至日祭地于泽中方丘的记载。古代祭祀地神时要筑专门的祭坛,根据"天圆地方"的概念,祭坛要修建为四方形。天圆地方因圆盖方不能密合,所以方地四周修泽渠为四海。按照这种理念,祭地神在泽中筑方坛以像地,四周有水像四海,所以祭地之坛叫方丘或方泽。 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是北京地坛公园的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该坛分上下两层,上层台方20.3米,高1.28米;下层台方34.84米,高1.28米。南边正中设"皇地祇"神位(坐南朝北)。四周设供祭祀的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之神位。坛台下四周的泽渠宽1.9米,深2.7米。祭祀时,从神库东井亭用手摇辘轳提水,经地下石渠由兽头口中吐注泽渠,以象征"泽中方丘"之说。因此确切地说地神还应包括山神、水神、海神等诸神。 在土地神人格化过程中,民间的土地神先后有了各自的姓氏和名讳。从宋代开始无论乡村城市皆设土地庙,都有供奉香火,多敬奉一些生前做善事或者被认为廉正的官吏作土地神。明清以后又多以历代名人作土地神。旧时的土地庙,一般供奉一男一女两个神像,男的为白发老叟,称土地公公,女的为其夫人,称土地婆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般在立春、立秋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分别称为春社、秋社。到后来民间祭祀演变成"庙会",后来根据社会活动的发展,举行庙会的时间不再固定。民间如遇凶灾特别是小孩患疾大都到土地庙敬奉,祈求解脱或保护。拜神灵是古人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而受神权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崇拜现象。实际上是"神由人造,妖为人兴"的局势。祭拜神灵是以福禄寿康为目的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佛教传入中国后,认为世界分为三个空间,即天间、人间和阴间,天间由玉帝和佛祖统治,人间由国王统治,而阴间由阎王统治。在祭祀地神活动中,阎君是人们所祭祀的神灵之一。阎王,又作阎罗、阎罗王等称谓,俗语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因此对于地神阎王的敬畏,谁敢怠慢。 祭祀君神 君通常是指帝、皇及国家的统治者或管理者。《礼祭·祭法》中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祭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世人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对这些圣君明主的崇敬与怀念。传统的祭祀圣君活动都是国家或地方以公祭的形式举行,在家祭中把圣君列为天、地、君第三位,表达了人民群众希望国家强盛,环境安定,生活稳定的生存愿望。在中国的历史上,三皇五帝都是远古的圣君明主,关于他们流传着许多值得让后人借鉴、学习的传说。三皇五帝的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三皇为黄帝、伏羲、炎帝;五帝为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第二种说法:三皇为燧人氏、神农、黄帝;五帝为颛顼、帝喾、尧、舜、禹。 祭祀文化创造之神伏羲 据说是伏羲画了八卦或六十四卦。八卦的用处首先是记事,其次可以占卜,再次可以表达思想。八卦标志着古代结绳记事、刻符号记事等文化行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据说是伏羲教会人类遵循嫁娶的礼节;发明了占卜,使人类有了决策咨询的工具;发明了烹饪,使人民懂得了熟食。他又设置了元旦这个节日,这表明从他开始,人类有了历法。他还发明了三十五弦的琴瑟。在汉代石画中,他总是手持着一把曲尺,这大概象征着他发明了百般工艺。相传河南淮阳是伏羲的故乡,这里的人祖庙(即伏羲庙)颇负盛名。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淮阳都要举行人祖庙会,祭祀这位"斯文鼻祖"。今天的甘肃天水,有一个古称叫成纪。当地到现在还有大规模的伏羲庙,把正月十六作为伏羲的生日,把农历的五月十三作为伏羲成仙的纪念日,所以,这两天在甘肃天水都有规模盛大的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的仪式。 祭祀创世之神女娲娘娘 《说文解字》说:"娲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据说在女娲生活的那个年代,天地间原是没有人的,是女娲蹲在黄土地上用黄土掺和了水,仿照自己的形貌造出了一个个小人,这小人就是人类的第一代。她觉得这样造人太慢了,于是扯下一根藤条,让它蘸满泥浆,然后挥舞它,使星星点点的泥浆洒在地上,转变成人。就这样,她很快就让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她又建立起婚姻制度,让男人和女人互相配对,传宗接代。女娲最著名的故事就是"补天"。第一个故事记载在《淮南子·览冥训》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第二个故事记载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女娲的晚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为争夺天子地位而战,结果撞倒了一根顶天的柱子。顿时天空倾坍,大地破裂,洪水和烈火满天地泛滥。女娲这时就担负起了补天救世的重任。是她补好了天,天地才恢复了各自的位置,春夏秋冬才继续顺序更替,人类也获得了生路。因此她受到了后人的敬仰。纪念女娲现存的最有名的祭祀祠庙是河北省涉县索保村凤凰山上的娲媓宫。 祭祀人文始祖黄帝 按照《国语》、《世本》、《大戴礼记》的《帝系》、《五帝德》的记载: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是炎帝和黄帝。黄帝,姓姬《列仙全传》说姓公孙,因他曾迁居到一个以制作车辆为主的部族聚集地———轩辕之丘,又改过姓叫轩辕。传说黄帝教人们筑宫室以避风雨,鼓励妻子嫘祖栽桑养蚕抽丝织布,命他的史宫仓颉造字,与王亥一起写出了最早的医书《本草》和《医案》,黄帝还发明了指南车和弓箭等等。在距今5000年左右与另一部落首领炎帝融合结盟,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所以炎黄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在今陕西黄陵县,每逢清明时节,都有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到黄陵凭吊和祭典这位始祖。这祭祀习俗已经延续了千百年。 祭祀神农始祖炎帝 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与黄帝本出一父,炎帝发源于渭水上游陕甘接壤地区,因姜水而得姜姓,号神农氏。传说炎帝是牛首人身,他教会人们烧制陶器,制作农具,播种五谷,开凿井渠,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尊其为田祖、农神。他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亲自尝试草的药性,据《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据说炎帝因尝到一株叫断肠草的毒草死在今湖南炎陵县境。人们为了纪念和祭祀这位神农始祖,宋太祖乾德五年(968年)在炎陵建庙,迄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公元1733年整修时陵庙改称陵殿而正其名。1988年重修后的炎帝陵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前后五进,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祭祀尊祖舜帝 三皇五帝之一的中华民族尊祖舜帝,本名重华,出身寒微。舜处事严谨,镇定,勇敢智慧,而且很有威严,因孝顺而出名,受到帝尧的重视。尧曾说过,把管理天下的权力交给他,天下人都可以得到好处。后来尧把管理天下的权力禅让给了舜。舜继位后,奖罚分明,宽严结合。传说他开通了九座山,疏通了九处湖泊,引导了九条河流,划定了九州地界,使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之内万国来朝。历史上认为天下清明的德政是从帝舜时代开始的,舜登位三十九年后,到南方巡回视察的时候,在苍梧的郊野去世,安葬在长江南部的九嶷山,即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舜帝陵景区。 祭祀祖(亲)神 祭祀祖神是以灵魂不死的观念为前提。远古时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等现象,错误地认为有一种独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死亡而消失的精神幻体———灵魂的存在。认为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人们既惧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又总会相信自己的祖先(包括列宗列祖)的鬼魂,或自己部落族长的鬼魂能保护自己。久而久之,不死的鬼魂(灵魂)成为人类普遍的崇拜和祭祀对象,又由此,渐渐演化出祖先崇拜。这是数千年来人们对先祖(包括历代圣贤)立祠(庙)祭祀崇拜的思想基础。在这种祖先崇拜的长期延伸中,构成中国人传统观念的重要部分。 古代祭祖把祖神分成三类:始祖、远祖和近祖。在父系社会中氏族常由一个男子五代以内(含第五代)的男性子孙及配偶和未出嫁的女性组成。其直系近祖有四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母、父母。当第六代人成家立业后,原先的氏族自然地按第六代人的高祖不同而分成若干新氏族,原先的高祖升为远祖。远祖在氏族中不再受祭祀,只有当远祖属下的若干氏族共同举行祭祀时才被祭祀。但因年代远久,传说模糊,最远的一代远祖就成为整个氏族的始祖,如黄帝、炎帝、伏羲、女娲等都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原始氏族的子孙深信祭祀及祭品的供奉可使祖神保佑与赐福,经周代形成定制,周制后为后世祭祖树起典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祖宗灵位的香火弥漫中华大地。 大年初一岁首,一家之主必会率同全家大小,奉牲进酒而祭祖。逢年过节,合家团圆,隆重地祭祀祖先,请他们的灵魂回家与儿孙团聚,享受酒肉,表示活着的人没有忘记他们。祭祀祖先除了向先人表达追念和报答之情外,自然也伴随着功利目的,或者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兴旺,家业昌盛,或者安抚先人鬼魂以求祛病免灾。家祭时,要设近祖或近逝者牌位,牌位用木板做成,高尺余,刻成方头或圆头碑状,牌位用毛笔书写近逝者姓名,下款写立神主的儿孙之名,背面写逝者生卒年月日。正是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团聚,强固了家族的内聚意识,保证了家庭的绵延。而家族作为社会基本单元,它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中国文明的悠久传承与中国家族社会绵延有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祭祀至圣先师孔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供子女读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心愿,所以"师"受到格外的尊重,与天、地、君、亲享受同等的祭祀礼制。《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尊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文中的先圣先师就是我国创立儒家学说的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兄弟中排行第二,俗称孔老二,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通过其弟子和随后孟子的完善,并不懈地宣扬、灌输,使得"礼"和"仁"不断强化,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孔子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待如何爱人孔子认为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对于推行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认为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之用,和为贵"。在具体行为上要做到"克己复礼",即克服自己不符合周礼的行为。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也就实现了"克己复礼",体现了"仁"。"礼"是外在的行为,"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孔子还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平等),提倡学习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还强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态度。他的学说思想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影响,所创立的道德、原则和进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无人超越。所以受到后人的崇拜和敬仰,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每年农历的九月二十八是孔子诞生日,他的故乡山东曲阜孔庙都会举行祭祀孔子大典。作为祭奠和供奉孔子的庙宇,又被称为文庙或夫子庙,在中国各地,以及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共有2000多座,各国也有相应的祭祀活动。 祭祀行业祖师 崇拜和祭祀先师从广义的角度上讲还应包括各行业之祖师。而最为人们知晓的就是鲁班祖师。鲁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鲁班又叫公输般、公输子、鲁般,因为他是鲁国人,古代"班""般"通用,所以后人称鲁班。鲁班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这一时期由于铁器得到广泛使用,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手工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房屋建造、车船、战车交通工具的使用,使得鲁班作为当时的一个工匠,有了用武之地。据说他发明了规与矩,后人就有了"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之说,还发明制造了锯、铲、刨、钻、斧等工匠工具。鲁班由最初的一个巧木匠而成为一名超级建筑工程师。关于鲁班的传说最有名的是家喻户晓的"赵州桥"。据元初编撰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载:"赵州城南有石桥一座,乃鲁班(般)所造,极坚固,意谓古今无第二手矣……"对鲁班的神化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唐宋以来行会制度十分普遍,到明清时转化为行帮。每一个行帮都有自己的行业神即祖神(祖师),鲁班因发明了木工工具,建造了赵州桥等传说,木、石、泥瓦行业奉鲁班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崇拜和供奉。在春节期间的祭祀活动中,除了祭祀主神、天、地、君、亲、师外,还用各种方式祭祀福神和财神,它们执掌着人间的幸福安乐,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受到民间以至官方的虔诚崇拜,在我国影响久远。 祭祀的文化内涵 祭祀的最早记载是《礼记·表记》:"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其民之蔽,蠢而愚,齐而野,朴而不文。"《史记·封禅书》载:"自禹兴而修社祀。"说明夏代已有祭祀活动存在。《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在殷人的观念中,神是统率各种自然力,主宰人间事务的"帝"或称之为"上帝",即太阳神(日神),他们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以歌舞祭祀迎送日出和日落。在记述古代祭祀及其他仪式的《礼记》中把太阳(日)神尊为"百神之王"。通过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示对上帝的敬意,而获得慰藉。商人崇拜的上帝,实质是把天作为至上神,是一种自然崇拜的特征。自然崇拜就是把天、地、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加以神化,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加以崇拜、祭祀。《礼记·祭法》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但是这些神祇大多属于自然神,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神殊隔",与后世"神仙"的概念并不等同。以尊神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天地祭祀在古代是国家公祭,统治者是不允许老百姓祭祀天地的,直到清代民间年节祭祀天地的习俗才较为广泛。民间没有祭祀天地的庙宇,为了感谢天地的荫庇,人们便在自家庭院供起天地牌位进行祭拜。如果说,对天地的崇拜祭祀属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形式,那么对"君、亲、师"的崇拜祭祀则是周代后出现的一种人为宗教或人文精神的道德观念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从内在的情感信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和完备的道德规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在封建社会中,爱祖国、爱民族虽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但在本质上是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中国是一个长期运作的分散的农业社会,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和对抗自然灾害,对外抗御外敌,需要建立一个权威巨大的君主集权国家政体。 在中国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不同程度地主张尊(忠)君思想。《韩非子·扬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忠君"的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这种国家意识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商代后期,生活在渭水以北黄土高原的周人迅速崛起,战胜并取代了商朝,西周王朝建立,《诗经》所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首先西周创立了整套宗法制度。《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两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制礼作乐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的产生,说明以神为本的商文化向以人为本的周文化转变。 随着社会实践的日益丰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古人对天文现象有了一定认知,对神的力量的崇拜渐次淡薄,"德"、"礼"和宗教观念在周代开始重视,并逐步规范。《诗经》、《尚书》记载并讴歌周代先王:"王敬所作,不可不敬德","比于文王,其德靡悔"。《礼记·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供给鬼神,实际上是一种逐渐演化出的祖先崇拜。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可称为孝的文化。它不仅包含有尊祖敬宗的初始含意,亲子之间的家庭伦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而且包含了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精神文化现象。到汉代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封建道德体系,"忠、孝、礼"一方面维护了家族制度的稳定,另一方面又被封建统治者为自己的专制统治服务,因此在中国受到历代统治者与社会公众的重视。 何为孝?《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由其向上延伸就是尊祖敬宗。《伪孔传》云:"继先祖之志为孝。"善事父母是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照顾父母,而且在语言和情感中要体谅和温暖父母。继先祖之志为孝,其施孝的主要方式就是家庭祭祀。这两种行孝的方式在民俗节日春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家是整个社会组织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家—家族—宗族—民族。在这种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家国一体格局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这种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培育了一种仁爱孝悌的宗族观念。尊祖敬宗,善事父母,百善孝为先。通过家庭祭祀制度,追思先祖恩德,继承先祖遗愿,促进维护了家族的和谐,宗族的团结,民族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