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祭关爷 在各地民间传说中,五月十三日是与关公紧密相关的,有"关老爷磨刀日"、"关帝生日"等多种说法,并产生了贺雨、祭拜等一系列习俗活动。 农历五月十三日这天,民间有关公生日的说法。这天,上至官府,下到普通百姓,都要举行祭祀关羽的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关帝庙的则举行庙会。众所周知,关羽本来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武将,因其忠义而被宋代以来的历代皇朝所册封,直至被称为"关帝"。这一做法不可避免推动了民间对于关帝的信仰。人们认为他不仅能驱鬼辟邪、禳灾治病,还能主持公道、抗敌御暴、保卫地方,是一个极为民间所看重的守护神。事实上,关于关羽生日有多种说法。除上面提到的五月十三之外,还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六月二十三日,一说为六月二十四日。至于究竟在哪一天,古籍中并无可靠的记载,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至于五月十三日为关帝生日之说,明显是由明清祀典的规定附会而成的。 明清时期关帝祭祀被列入政府祀典。相传明初永乐帝北征时,每见关羽神为前驱,助明军凯旋而归,于是规定每年五月十三祭祀关帝。清代《祀典》也规定于春秋二仲月(即二月、八月)及五月十三祭祀。后来,这一传统逐步传播到民间,普通民众亦于此日祭祀关帝。在北京宛平,人们奉刀马于关帝庙。一般情况下,刀是用铁铸的,约七八十斤重,马则用纸做,约两丈多高,马鞍前还有绣文。 这一天,各地香会还会在关帝庙前进行各种表演,如开路会、中幡、高跷、五虎少林棍等等。梨园界在这天也有演剧活动,所演多为表现关公英雄虎胆的《过五关》、《华容道》、《单刀会》、《水淹七军》等剧目。在山东济南,人们就普遍于此日作醮祭祀关公并演戏为乐。届时烧香者及各种民间艺人、小商贩云集关帝庙,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相比之下,此风在吴地尤胜。对此,《清嘉录》曾云: (五月)十三日为关帝生日,官为致祭于周太保桥之庙。吴城五方杂处,人烟稠密,贸易之盛,甲于天下。他省商贾,各建关帝祠于城西,为主客公议规定之所。栋宇壮丽,号为会馆。十三日前,已割牲演剧,华灯万盏,拜祷唯谨。行市则又家为祭献,鼓声爆响,街巷相闻。 民间纷纷于此日祭祀关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传说与活动。如在河北宣化等地,有于五月十三日举行"晾甲会"的风俗。这一天,练武之人都会把自己的甲胄搬到太阳底下暴晒。而妇女们也往往会出来坐在门外看热闹,因而就有人把练武之人的"晾甲会"误成了妇女们的"晾脚会"。其实,这天既然是祭祀关帝之日,当地或许曾有给关帝庙中的关羽塑像晒甲胄的习俗,于是练武之人也就在这一天晾晒甲胄,以希望获得关帝的佑护,神勇无敌。 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 在我国,各地民间都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谚语,认为这一天下雨比较吉利,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这一天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磨刀需要水,所以总会下雨。因此这一天在山东等地又被称为"雨节"。如在临沂,人们传说这天轰轰的雷声,就是关爷磨刀所发出的霍霍声。说来也巧,据山东郓城气象部门统计,这天下雨的比率竟高达90%以上,有时无雨也是多云或阴,因此称这天为"雨节"真是名副其实。所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正是人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那关老爷为什么非要在农历五月十三这天磨刀呢?说来还有一个关老爷从东海龙王那里借磨刀雨的精彩故事: 据说当年刘备进了四川,在成都做了皇帝后,仍然不肯归还当初从东吴借来的荆州,并把镇守荆州的大权交给了关云长。孙权多次派人向关羽索要荆州每次都被他以种种理由拒绝了。最后只好派人到荆州送信,邀请关羽前往陆口赴会,当面提出索还荆州事宜,否则就动用武力。 不料荆州这年遭遇了百日大旱,田里禾苗枯萎,老百姓正日夜忙着抗旱,听说又要打仗了,弄得大家人心惶惶,无心耕作。 关羽接到来信后,感到进退两难。若是去了,明明是要中孙权的圈套;若是不去,东吴必定兴师动众前来问罪,打起仗来老百姓自然又要遭殃。他经过仔细掂量,决定单刀赴会,于是吩咐周仓备马扛刀,可周仓好像没听见一样,还是一动不动。 关羽说道:"快去备马扛刀,听见没有?" 周仓答到:"将军久未打仗,大刀已经生锈了,不能使用啊。" 关羽催促道:"快快磨刀去啊!" "近遭百日大旱,天河无水,怎能磨刀呢?" 原来关羽使的大刀,名叫"青龙偃月刀",是一把由青龙变化而成的宝刀,故每次磨刀时,必须天降大雨方可。青龙喝够了雨水,才能显示出威力来,锋利无比。然而,关羽要去陆口赴会,不带大刀怎行呢?他着急地说到:"难道不能找龙王爷借点水吗?" 周仓说:"龙王爷咋能把天河水借给凡人呢?" 关羽气得脸更红了,于是对天大吼一声:"你不借我磨刀雨,我不准你龙晒衣!" 关羽这一声大吼,惊动了东海龙王。民间传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晒衣的日子。东海龙王听说关羽单刀赴会是为了荆州百姓免遭战祸,就答应借他一场磨刀雨。 于是荆州当夜下了一场透地雨,其他地方也连带下了雨,承了磨刀雨的福,不仅解除了旱情,还避免了一场战争。老百姓欢欣鼓舞,都说关羽办了一件大好事。 周仓把宝刀磨得雪亮,跟随关羽陆口赴会。当时东吴看到关羽和周仓威风凛凛,满脸杀气,且宝刀闪亮,寒光逼人,于是在宴会上谁也没敢提索还荆州的事儿。 据说,龙王爷答应关羽借雨后,一直忘了收回成命,所以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照例下一场磨刀雨。这场雨如果下在五月十三前后,那么六月初六一定是个好天气,是老龙王晒衣的日子。这已成为老百姓观察天气、安排农事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一习俗对于农事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如果这天不下雨,人们便烧香、烧纸提醒老天爷下雨。如果五月十三果真下了雨,人们便"贺雨",祭祀上天,以表达感谢之意。因此时正是夏播作物生长极需雨水的时期,一场大雨适时而降,农民自然欣喜万分,表达一下感谢之意也就顺理成章了。杀一头肥猪,再摆上其他供品,祭祀上天。礼毕之后,便割肉在各户间分配,以表达靠天而食、得天而食的祈报之意。但如果这天不下雨且骄阳似火,就说明这年一定大旱;或者久旱盼雨,而这天所下之雨又不够,人们便要举行祈雨仪式。在山东郓城,旧时这项活动极受重视,上至知县,下至百姓,都要参加祈雨仪式。祈雨的形式很多,一般是抬大王、龙王、佛爷、观音或关公像出巡。大王是宋朝因不满贾似道当政投水而死的谢绪,请大王的仪式是人们把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盒子中,供在神棚里,然后焚香烧纸,叩头祈祷;请关爷,就是把关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晒一段时间,然后用水浇湿,如果塑像太大,抬不动,便代之以"扫佛"。祈雨者戴柳枝帽,拿柳枝,口呼佛号随其后。也有到特定的祭坛求雨的,叫"风云雷雨山川坛",每当天旱不雨,便在这里举行大规模的祈雨仪式。 如果得雨,有些地方有在雨后演戏的习俗,大抵三日戏需费用数百元,都按各社地亩摊派,乡民自愿捐赠。 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 在民间,农历五月十三又被称为"竹醉日"、"竹迷日"、"竹生日"。据说这一天适宜栽种竹子,竹子易于成活且能生长茂盛,此后年年多生竹笋。那么这一天为何被称为竹醉日呢? 在我国,竹子一直是高雅脱俗的象征。据神话传,竹子非常崇尚简朴,平日总是滴酒不沾,但在一年之中的五月十三这天却会开酒戒。往往酒戒一开,他就不能自主,总是喝得酩酊大醉。由于醉得不省人事、迷迷糊糊,以至于什么都不知道了。人们把他移栽到别处,也是稀里糊涂不知道,毫无察觉。这样自然不会对他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还是会像被移栽以前那样生长。所以,五月十三这天栽种的竹子,不仅容易成活且易于长大。对此,北宋初期宋祁《竹》诗曾云: 除地墙阴植翠筠, 纤茎润叶与时新。 赖逢醉日终无损, 正似得全于洒人。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亦曾载无名氏诗云: 此君经年常清斋, 一日不斋醉如泥。 有时倒栽过晋地, 茫然乘坠俱不知。 诗句中之"此君"就是指竹,其说出自《世说新语》王子遒爱竹故事中"不可一日无此君"句。以上二诗,都写了"竹醉"的神话。宋代还有人写了《苍筠传》,更是大肆渲染了这一神话。 后来,因为人们多于此日种竹,所以就把这天称为"竹生日"。 传说毕竟是传说,种竹不一定非要在五月十三竹醉日才行,关键是要多留母土,不伤其根。正如有关种竹的谚语所云:"种竹无时,雨过便移。多留旧土,记取南枝。"而"十人移竹,一年得竹;一人种竹,十年得竹"之语,亦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所谓十人移竹就是说在移栽竹子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下竹子原来生长之地的泥土,所以要集十人之力,这样才不会伤及其根,因而易于成活与生长。 真实情况是五月十三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气候温暖湿润,特别是南方正处于梅雨季节的末期,故非常适宜竹子的生长和移栽,这也就是竹醉日宜于种竹的道理所在。对此,宋人也早就认识到了。如刘延世《竹迷日种竹》诗曾云:"梅蒸方过有余润,竹醉由来自古云。掘地聊载数竿玉,开帘还当一溪云。"其中的梅蒸就是指梅雨天气,因此时阴雨多而多湿如蒸。而"方过有余润"就是指梅雨天气刚过,此时还非常湿润,因而适宜竹子生长。"竹醉由来自古云"一语,则说明"竹醉"的神话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之前就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