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面团是面点制作四大面团之一,也是应用最为广泛,花色品种最为繁多的一大面团。水调面团在调制过程中除了面粉和水(可以含水量较大的果汁,牛奶等)外,一般不掺和其他的改变面团属性的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面团具有硬实、劲道的特点,行业里称之为"呆面"或"死面"。在调制面团时由于加入水的温度不同形成冷水面团(水温在30℃以下)、温水面团(水温在50℃左右)和热水面团(水温在80℃左右)。 冷水面团色泽洁白,质地致密,筋力大,韧性强,制成成品后,吃口爽滑有咬劲,适用于煮成熟方法的制品;热水面团色泽较暗,粘性大,筋力小,制成成品后,吃口细腻软糯,适用于烧麦和锅贴的制作;温水面团的性质介于冷水面团和热水面团之间,制成的产品吃口韧中又柔,柔中有韧,可塑性较强,一般用来制作比较讲究造型的制品。 水调面团之所以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出现各种不同性质,主要与面粉的成分特性有关。面粉主要是由淀粉、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面粉中蛋白质,在常温条件下,吸水率高,能结合水分150%以上,它在与水结合后,产生胶体物质(又叫面筋质);但在高温条件下(60℃以上),就产生热变性,逐渐凝固,与水结合的能力也就大大减退,水温越高,变性越大,吸水率下降;而面粉中的淀粉,则情况相反,淀粉在常温条件下,吸水率低,只能结合水分30%左右,颗粒也不膨胀,但在高温条件下(50℃以上),膨胀糊化,吸水性能和粘度增强,温度越高(67℃以上),淀粉就大量溶于水中成为溶胶。了解面粉的蛋白质和淀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变化,也就进一步了解不同面团的性质了。冷水面团之所以硬实、劲大,就是掺入的冷水,不能产生蛋白质热变性和淀粉膨胀糊化的条件,水和蛋白质结合(经过拌和揉搓),形成致密的面筋网络,把面粉的其他物质(如淀粉等)紧紧包上的缘故。沸水面团所以黏糯柔软,也是因为水温度使淀粉受热膨胀糊化,而蛋白质热变性后不能生成面筋网络之故。温水面团,则因为水的温度既不能使淀粉大量膨胀糊化(只是部分膨胀糊化),又不能使蛋白质全部热变性(只是部分热变性),所以既具有一定的粘糯性,又具有一定的筋韧性,但因糊化、变性都不完全,粘糯性不如沸水面团,筋韧性又不如冷水面团。形成介于两者之间的面团性质。 所有水调面团在调制时,都要经过下粉、掺水、拌和、揉面等工序。但因掺的水温不同以及成品要求不同,在具体调制方法上,也有所区别。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冷水面团调制法 冷水面团调制,大体可分为"和面"、"揉面"、"醒面"等三道工序。 (一)和面工序:是调制面团的第一道工序,一般采用"抄拌法"、"调拌法"、"搅拌法"等三种方法。 抄拌法是饮食行业最常用的大量和面法。具体方法是把整袋面粉倒入面缸或大盆中,中间挖一坑塘,分次掺水,第一次加水后(加水要多些),双手从缸边伸入缸底,由底向上,从外向里,进行抄拌,拌时用力要匀,手不沾水,以粉推水,促使水、粉结合,粘连在一起,形成"雪花片"(穗形)状;第二次加水,继续拌和,成为粗糙的团块状;最后把剩下的水,均匀洒上,揉搓成为较光滑的面团。 调拌法的具体做法是:把面粉摊放在案板上,围成中间薄,四边厚的园坑塘(大量面粉围成大圆坑塘,少量面粉围成小圆坑塘),也是分次掺水,第一次加水后,用手从外向里推粉调拌,成"雪花片"后,再掺一、二次水,揉成面团。 搅拌法,一般用于少量面粉的调制,即把面粉放入盆内,中间可挖坑也可不挖,边浇水边搅拌,搅匀揉团。 无论哪种调制方法,都要注意以下的问题和要求: 1.控制水量:加水量是调制面团的一个关键,但加水量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面粉的情况,天气温度和湿度的大小,成品的软硬要求等,必须灵活掌握调节。一般以成品硬度要求为依据,从大多数品种看,每斤面粉掺水5两左右,有的成品要求硬些,掺水量适当减少,如刀削面掺水3至3.5两,水饺面掺水4至4.5两,有的要求稍软些,如抻面掺水5至6两;也有一些要求特殊的面,如春卷皮面,掺水7至8两(成稀软状)。但都要参考面粉、气温及湿度情况而定,如富强粉掺水量比标准粉稍多一些;干爽粉掺水量比含水分大的面粉稍多一些(如对面粉含水量不清时,要事先试验后再定);天气冷、湿度小的掺水量比天气热、湿度大时稍多一些等。总之,加水量的原则,是在保证成品软硬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其他各种因素加以调整。 2.分次加水:在和面过程中,必须分次加水。这是因为一次把水加足加完,不但面粉一时吸收不了(面粉吸水有一个过程),水分容易外溢,影响拌和,也不易拌匀,而且也不能对面粉吸水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查。分次加水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便于调制;另一方面可随时了解面粉吸水情况,如第一次加水后,面粉吸不进水或吸水率不大时,在第二次加水应酌量减少;相反,应酌量增加。因此,分次加水,是调制面团的重要技术措施。分次加水的比例,一般是第一次加水占应加水量的70-80%,第二次加20-30%,第三次只是洒点水,把面团揉光。 3.水温适当:调制冷水面团的水温,不能超过30℃,否则引起面团性质的变化,达不到成品的需要。特别是季節不同,气温不同,更要严格注意。夏季要用冷水,冬季用低温水(不超过30℃)。但在夏季,即使用冷水,因气温高也会出现面团"掉劲"的问题(因气温过高,面团不易形成面筋网络,筋力下降),就需要加点细盐(或加入冰水),以增强面团的强度,促使面团组织结合紧密。行话说:"碱是骨头盐是筋",就是指盐能增强面团筋力。 4.姿势方法正确:要调制质量符合要求的面团,主要依靠两手的腕力和臂力,拌和搓揉。此外,还要在和面时保持正确的姿势,一般来说,在调制大量面团的和面,操作者两脚站稳,分开成丁字步,身体不能左右倾斜,上身稍向前弯,双手伸入缸内,由下向上抄拌。只有这样的姿势,才能用得上力,抄拌均匀,并能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要求抄拌动作准确、干净、利落,做到"三光":用具光、手光、面光。endprint (二)揉面工序:揉面是和面的继续。面粉掺水拌和后,仍然存在吸水不匀、不够柔润的问题,不能适应成品制作的需要,必须经过揉面,进一步促使面团柔润、均匀、光滑、增劲。所以,它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 1.由于成品的要求不同,揉面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捣压、揣扎、摔打、搓揉等。 捣压,又叫捣面、捶面,即有些面团在和好后,双手握紧拳头,在面团的中间各处用力向下,有次序地捣压(力量越大越好),当面团被捣压挤向缸盆的周围时,把它叠到中间,继续捣压,反复多次,把面团捣匀、捣透、捣上劲,行话常说"要使面好吃,拳头捣一千"。 揣扎,又叫揣面、扎面,即有些面团在拌和后,要求特别均匀,就用揣面的方法。所谓揣面,即把面团放到案板上,双手握紧拳头,交叉在面团上揣压,边揣、边压、边推,把面团向四外揣开,然后卷拢再揣,揣劲比较大,能把面团揣得非常均匀。 摔打,又叫摔面,即适应有些面团的特殊要求(比一般面团更均匀)而采用的方法,如抻面的面和春卷皮的面,前者是把面团搓成粗条,握住两头,提了起来,手不离面,摔打在案板上,直至摔匀、摔透;后者是用一只手拿起脱手摔在盆内,反复摔匀。但大多数冷水面团要求来看,都是用搓揉的方法(即揉面),这是最基本的技术。 揉面的主要方法,把面团放在案板上,双手的掌跟紧紧压住面团,用力向前(外)推压,把面团推压摊开;再从外卷起,逐步推卷回来又成为团,翻上"接口",再向前推压、摊开,卷起,如此揉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改为双手掌跟向左右交叉推压,摊开、卷起、再摊开,一直把面团揉匀、揉透,外表十分光滑,内部吃水均匀(即没有小的粉粒和疙瘩),才符合标准。 2.揉面的关键有三:巧劲、揉活和时间适当。 "巧劲",揉时,全身、膀子、手腕都要使劲,特别是手腕劲要大,这样才能达到透、匀的要求,揉面没劲,等于白揉。为了使上劲,除了站稳外,身体不能依靠案板,否则,就使不上劲,而且还会推动案板使面粉干到处洒落,造成浪费。 "揉活",就是刚揉时用力要轻(水分还没有完全被面粉吃进);随着面团胀润(水分逐渐吃进),用力不断加重,促使结合均匀,形成致密的面筋网络(俗称上劲);同时,还要顺着一个方向揉,不要随意改,防止破坏面筋网络;推压、摊开、卷起,都要有一定次序,不能乱摊、乱卷。这种揉法,行业称为"揉活"。否则,就是"死揉",费劲不小,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时间适当",揉的时间适当,主要是按面团吃水程度和成品要求来确定,吃水较少的硬面团,揉的时间长一些;吃水多的软面团,揉的时间短一些,成品要求劲大的,用力多揉;成品要求劲小的,适当少揉。如酵面、烫面等,不能揉得太大。但从冷水面看,大多数品种要求劲大,以多揉为宜,制出成品,色泽洁白,吃口爽滑。 (三)醒面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即经过醒面,就可以制作成品。所谓醒面,就是揉好面团,置放在案板上,停一個时间,使面团中的粉粒有一个充分吸收水分的过程,同时使得面团筋性降低(俗称"松劲")便于下一步操作。这样,面团就能更加柔软、滋润、光滑和具有弹性,而且面团内部也不会再有小硬粒和小碎片,对提高成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醒面技术比较简单,关键在于掌握好醒面的时间,一般10-15分钟,有些则醒半小时左右。此外,在醒面过程中,要盖上洁净湿布,除促使均匀吸水外,还能防止面团表皮干裂或结皮现象。 二、热水水面团调制法 热水水面团,一般习惯称为开水烫面(其实用60℃以上热水调制的,也属于这个范围)。这种面团多用搅拌法,即一边浇沸水,一边用工具(擀面杖等)搅拌,搅拌均匀,搓揉成团。其方法与冷水面相似,但也有一定的技术特点,如不掌握,也是调不好的。其技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迅速:浇入热水后,要以最快速度搅拌均匀,只有这样,面粉才能均匀烫熟,制成成品后没有"夹生"粉粒(即没有白茬),特别是寒冷的冬季,水温下降较快,动作稍慢,就不能烫熟、烫透,影响成品质量。所以,调制热水面团时,一般是边浇边搅,热水浇完,面团拌好,而且浇水要均匀。动作迅速是调制热水面团的一个关键。调制技术难度也较大。 2.加水准确:热水面团在调制过程中,该加多少水,要一次全部掺完,这与冷水面团分次加水情况不同,所以,比冷水面团调制困难大,即要非常准确掌握加水量和一次加完,加水量不准,调好面团后很难调整。如掺水不足,面团发硬,补加热水再搅,因后加的水温与前加的水温(已下降)不同,难以搅拌均匀;如掺水过多,面团发软,再加生粉,既不易搅进,又会出现生熟不匀,制成成品后,食之粘牙,影响质量。 3.冷水揉团:热水面团搅好后,表面热气重,揉团时要先均匀洒些冷水,不但揉得方便(不烫手),并且容易揉匀,制成成品,细腻柔糯,不会粘牙。 4.散发热气:揉团后,还要切开为一块一块,把郁在面团内部的热气散发出来,晾凉冷透,再揉成团,如不这样,热气郁在其中,不能散发出来,制成成品后,表面就会结皮、粗糙和开裂,严重影响质量。 5.揉面适当:热水面团的特点就是柔糯,揉面时,只能稍加揉搓,揉匀即可,不能多揉。否则,揉得过多,面团上劲,破坏了烫面的特点。揉后要用湿布盖好。 三、温水面团调制法 温水面团调制方法,基本上与冷水面团相同,但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方面,水温必须准确,只能在50℃左右,不能过高过低,过高,则引起淀粉大量糊化和蛋白质热变性,失掉温水面的特点;过低,蛋白质不能部分变性,淀粉不能部分糊化,也不能保持温水面的特点。另一方面,调制以后,也要切开散发热气,待热气散尽,完全冷却,才能揉团,并盖好湿布。再一方面,温水面团揉的时间,比冷水面短、比热水面稍长,在揉匀的前提下,还要揉出柔中有劲,劲中有柔的温水面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