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对天才神童不宜过分宣传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这几天,莱阳第二实验中学14岁的初中生李向楠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人物。莱阳第二实验中学对外宣称,李向楠成功签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不过"天才神童"的光环并没有停留多久,质疑声便纷至沓来,李向楠所获得的奖项、参加的很多活动被发现"查无实据"。(12月9日北京青年报)
  后真相时代,"天才神童"的剧情反转不足为奇。不过,就"天才神童"事件本身而言,更令人放大眼瞳的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宣传的需要"的说辞。
  当地教育部门先是言之凿凿地发声给"天才神童"撑腰,之后又模棱两可地说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再之后被要求核实,学校才要求家长提供更多相关证明。
  这种"宣传的需要"能带来什么?学生从中得实惠、学校成名、教育主管部门受益?剧情反转后,更要留意"天才神童"可能受到的心灵的创伤。
  事实上,稍加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学校及教育部门过度迷恋天才、崇拜状元,因此也乐于与媒体合作,喜欢拿"天才""神童""状元"来做文章。因为宣传了"神童",同时也推销了自己。相关部门之所以如此热衷,不过还是急于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
  宣传无可厚非,但更需要理性。方仲永的故事提醒我们,对"神童"的无限度吹捧其实是另一种捧杀。在被追捧的狂欢之后,更多人其声难寻、其名渐消。个别的"神童"或许是一时的宣传招牌,但从长远来看,教育宣传更应关注普通学生的情怀世界,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应当是比宣传更要紧的事情。
网站目录投稿:雅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