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种名师工程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名师称号,令人眼花缭乱。名师成名,路径不同、早晚各异。大器晚成者有之,也有很多老师是通过赛课,一课成名。有的名师光彩夺目之后就"昙花一现",成了过期或者"变质"的名师;而有的名师却能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闪闪发光。 名师"过期变质"或是"短暂发光"现象确实是当下教育的一大现实问题。有些名师一夜成名,一课成名,一旦功成名就,便选择隐居山林;有些名师,徒具虚名,名不符实;有些名师纯属人工打造,借助外力。凡此种种,自然生出"名师保质期"的课题,引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反思。 然而,在我看来,"名师保质期"却是个伪命题。何谓名师?"昙花一现""天马行空"的名师能够真正称之为名师吗? 所谓名师,实质上应当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素养、深厚教育情怀、高超教学技艺、鲜明教育个性、系统教育主张,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重大教育成果,具有较高威望与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名师是教师群体中的杰出成员,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佼佼者。名师之根在教学,名师的阵地在课堂。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才能成就真正的名师。因而,评价名师的最基本原则与标准,应当看名师是否长期坚持课堂教学、是否扎根课堂一线、是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日益成熟、是否深受学生的喜欢。 基础教育的名师,不是专业的理论研究者,也不是纯粹的教师培训者,而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师。讨论"名师保质期",我们首先应当明晰名师的概念,对名师予以准确的定位。当下,诸多地区被广泛推崇的中小学名师之所以成名,名在光环,诸如获得某种级别的奖项、取得何种荣誉称谓、出版多少部教育专著、开设多少节专业讲座。名师在盛名之下,慢慢退出中小学课堂,转变为专业的教师培训专家,通过示范课、学术讲座、外出讲学,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影响,使自己的声名远播。 这样的名师影响力超前,其专业引领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名师虽然达求了名的保质,但是,作为教师的名师却忘记了初心,丢掉了自己的专业阵地,忘却了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不可否认,参加各级教学竞赛,经常性举行专家讲座等专业学术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名与利,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诸多名师,在自身专业素养逐步攀升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却在急剧下降。频繁地外出、大量的额外工作,挤占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使其无法安心教书、潜心育人,最终受伤的还是学生。这样的名师又岂能称之为真正的名师? 在探讨"名师保质期"这个问题之时,我们仅仅看到的是教师之名,而没有看到其教学之实。评价名师的教学不应当仅仅关注其呈现在公众视野的观摩表演,更应当关注其扎根田野的躬耕之作。相对于具有华丽外身、光鲜外表、擅长表演的"展示型"教师,那些长期坚持教学一线、埋头于教学天地、全心全意服务教育的"苦干型"教师,更值得社会关注。名师的头衔,也应当赋予他们;名师的评价标准,也应更加放眼实际。 名师是社会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评价,也是教师个人的精神追求。名师不是殚精竭虑的苦心经营,而是脚踏实地的水到渠成;名师不是尔虞我诈的功利之争,而是充实宁静的心灵自足;名师不是光芒四射的荣誉奖章,而是学生成长的内心愉悦。名师的追求,其实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以最佳的状态,教好书、育好人,让学生感受师者的高尚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