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准备


  有了钓场,选好钓位并撒了钓窝,即可取出鱼竿上线,试深浅;然后上饵、甩竿,可以开钓了。开钓前的必要准备是垂钓的一个环节,亦不能忽视。
  钓线的长度要根据所在垂钓水域的情况和其周围环境条件而定。如果垂钓区域是草窝或苇塘,最好采用长竿短线的形式(多余的鱼线可贮存钓竿梢上),这是因为当鱼食饵上钩之后,由于钓线短,提竿快,能迅速将鱼提出水面,不易使鱼钻草逃脱。
  钓线长度比钓竿长度短30~40厘米,这对调节鱼漂、装换钓饵和摘钩取鱼都很方便。有人称此长度为标准长度。
  测水深是为了确定合理的水线长度,以利鱼漂的灵敏度达到最佳状态。测水深是用调节鱼漂来进行的,水线太长,鱼漂应向下调节;水线太短,应将鱼漂向上调节;如水线长短适中,即鱼漂尖距水面0.5~1.5厘米(流动水域或有风浪时,其距离应适当增加)。在测水深的过程中,也可测试出水底是否平坦,有无水草、青苔。垂钓地点选好以后,不能光凭水面表象而急于投下诱饵,要先试位,以探明水底情况。鱼线放入水中,很快连浮漂都被冲入水下,则水流速过大,不能钓。若鱼线投入水中,浮漂缓缓沉入水下,则可加重鱼坠,使鱼钩在水底不被水冲移动。水流速快的地方稳不住鱼,一般鱼类少,不宜下钩。
  水的流速适中,再将鱼线先后放入钓位附近的几个不同点(直径1米的范围内)。若忽深忽浅,表明该处不能垂钓,否则垂钓时要忙于调整浮漂和钩子的间距。最好选择在70~150厘米水深的地方。因淡水野生鱼类喜在较浅的地方觅食,同时这样的深度,鱼饵也易被发现。
  在塘沟渠道中垂钓前的试位。先把岸上人站的位置选好。岸不能太陡,选的位置上要使人能立、能蹲又能坐。钓位到站位的上空要无树枝和电线等物遮挡,以便于提竿,不挂鱼线。
  钓鱼撒窝是人鱼智斗的一个重要环节,既然斗智就不能不用计策,使花招。
  诱饵不外乎是粉末体和颗粒块状这两种形态,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虚料惑其嗅觉,实饵迷其视觉和触觉,粉末主味,其味在水中能扩散较大的空间,持续较长的时间,使闻味而来的鱼有颗粒块饵可食,有实惠可得;虚味迟迟不消,实饵食而不饱,这样才能使鱼在窝中依依不舍地游来转去,从而增加咬钩的机会,实现多钓鱼的目的。
  确定用什么诱饵撒窝,主要看河湖塘池的水色、水质、水底层泥质等情况而定。比如,在水下可见度较低,水底淤泥深或水草较多部位撒窝,以用目标大些的香型诱饵为佳。
  若钓鲫鱼和重500克以下的鲤鱼,施用小米、大米、酒糟及豆腐渣之类的散碎粒饵即可。而欲钓取千克以上的大个鲤、鲩、青、鲂等鱼,非玉米粒或红枣大小的薯块、豆饼是不能生效的。
  每个钓窝一次投饵多少,可根据水深水浅酌情而定,不能千篇一律,而必须注重实效。水浅宜少,水深则必须加量。
  窝子做好以后,如果很快钓到几条或十几条鱼,就应再投些饵料。
  钓鱼撒窝是为了诱鱼上钩,喂窝撒饵的面积一般手竿喂窝撒饵半径在50~60厘米,在不扩大主窝面积的前提下,加撒"向导"饵,即可扩大诱鱼效果。
  做法是:以主窝为核心,向左、右前方各45度方向,扬撒散碎饵料自主窝向前延伸3~5米。饵料成线状越近中心越密集,距中心越远越稀疏。
  撒了诱饵作钓窝,再往鱼钩上装钓饵。钓饵的质量优劣固然影响垂钓收获,但挂饵是否得当也很重要。
  确定面食钓饵的大小,要根据鱼钩的大小和面食的软硬决定。一般是钩大挂大食,钩小挂小食,面软挂大食,面硬适当减小。
  最好挂整条的活蚯蚓,使其在水底蠕动,以引诱鱼类视线。如果鱼钩小,也可将蚯蚓一分为二,从断处挂钩,蚯蚓仍可蠕动。最好不要将它拍死再挂钩。
  用小虾作钓饵时,要从虾尾向虾头方向挂食。最好挂食前将虾须去掉,以防小鱼啄虾须送假漂儿。
  钓鳜鱼多以小活鱼为饵。鳜鱼性猛嘴大,以肉食为主,在水中多以小鱼小虾等为食。挂小鱼时要顺脊背向鱼头方向挂钩,而且必须将钩尖露出脊背,否则鳜鱼容易脱钩。
  北方冬季破冰垂钓或早春钓鱼一般选用红虫作钓饵。挂红虫一般都事先将五、六根红虫(多些也可,视鱼钩和红虫大小而定)用红线捆在一起,然后挂在鱼钩上。
  挂好钓饵后,需将线和饵抛入水中钓窝位置,甩竿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大回环甩竿适于湖(河)面开阔、岸边周围无障碍的场合。
  岸边有障碍物,不适于采用大回环甩竿的场合,可选用半回环或小回环甩竿法,但钓区上面空间不能有障碍物。
  在垂钓区域空间有障碍物或钓区岸边人员拥挤的情况下,则应采用送入法。用此法再配合使用标准长度的钓线最为适宜。其操作要领是:右手握竿,左手轻轻拉紧钓线然后右手抬竿左手同时撒线,利用竿尖的弹力轻轻将钩、漂儿送至预定水域地点。采用此法的优点是准确、轻松,不妨碍他人垂钓。
网站目录投稿:傲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