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桑蚕图漫谈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了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称其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这只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通长5.6、胸围1.9、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是见证丝路历程的标本。
  中国是古农业国,凡有作为的帝王均重视稼穑与纺织,以"耕织"为题的艺术创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战国时期的宴乐射猎采桑纹铜壶,清晰记载了当时种植桑树的情况。之后,先秦彝器、两汉画像砖、魏晋墓室壁画及唐、宋佛窟画,均有大量有关稼穑、桑织的场面。尤其南宋,农业高度发达,形成一整套农耕模式,楼璹总结历代历史农业技术,创作流芳后世的《耕织图》,后人根据此图不断完善,流传至今的有21个版本,这些版本中不乏刘松年、梁楷、仇英和唐寅这样的书画大家的参与。
  陕西历史博物馆2014年9月在对南库库藏文物普查清点时,清理到一批书画类文物,该批文物系长安柏震炎先生捐赠西安市文管所的一批纸质藏品,后辗转移交陕西省博物馆(现西安碑林博物馆)。箱内均为纸质文物,保存状况极差,藏品出现不同程度病害,且病害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急需进行修复处理。在清点这批文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组木刻套色彩印的《桑蚕图》画轴(图一),由于残损和病害相当严重,在办理了提修手续后对其进行揭裱修复工作。
  此组木刻套色彩印的《桑蚕图》为光绪十六年印制,由24幅版画组成,画幅纵31、横30厘米,组成6个立轴,画芯高136、宽30厘米,裱件高190、宽39厘米。首张有种桑歌,末张有跋语,细致地介绍了桑蚕养殖业的各个步骤。在24幅木刻版画中,人物刻画细腻,桑蚕养殖环节全面,是一部桑蚕养殖业的教科书。此套《桑蚕图》共绘有人物117人,其中男50人,女67人。表现了男女老少聚于田间农舍之中,辛勤栽桑、饲蚕、织作的繁忙劳动场面。在24幅画中,大多是一图一题性的介绍,也有一图二题的内容,如果按生产内容划分,可分为三部分:即植桑、育蚕和织造。
  自南宋楼璹《耕织图》问世至清末700余年间,各版本的《耕织图》是不同时期和地区农业耕织的一部图像史,也是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佐证。如楼玥所说:"此图此诗为有补于世。夫沾涂足,农之劳至矣,而粟不饱其腹。蚕缫织纫,女之劳至矣,而衣不蔽身。"此外,在传播和推动农业技术、促进其发展方面,各版《耕织图》不失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堪称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经查,此木刻"桑蚕图》为光绪十五年(1889)郝子雅所刻,此图即当年的木刻画册,共24幅图,画幅长32、宽28.6厘米。首图"种桑"有"种桑歌",末图"成衣"有跋语,全图除"种桑""育桑""栽桑""桑树修剪""桑树管理"五幅图以外,其余皆有题诗,有的诗歌与《豳风广义》同,是记录清末陕西关中地区蚕桑生产的图像资料[1]。
  此图在跋语中说明了编撰缘由:"桑蚕为秦中故物,历代皆有,不知何时废弃,竞有西北不宜之说,是未悉豳风为今邰州,岐周为今岐山,皆西北高原地,岂古宜而今不宜耶?历奉上宪兴辨不成,中止奉发《蚕桑辑要》《幽风广义》,或以文繁不能猝识。今奉《蚕桑简编》,复翻刻,遍散数年。劝谕谆谆躬自试辨,皆验。逢人指示已日有起色,务桑养蚕者亦伙,忧虑不及遍,喻不能合法。因取《豳风广义》诸图仿之,无者补之,绘图作画刻印,广布俾乡,民一目了然,以代家喻户晓,庶人皆知。务地利复其固有,衣食足而礼义生,幽风再见今日,所厚望焉,是举也。书者为甘肃候补州判邑人张集贤,绘者为候选从九品邑人郝子雅。时光绪十五年岁次,己丑冬十一月吉日刻。板存三原县永远蚕桑局。"[2]
  由此可见,此图的绘制是为了恢复关中地区的养蚕业,由于当时刊行的《蚕桑辑要>《幽风广义》皆是文字,而老百姓不易理解,因此绘图来推广养蚕技術。此图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3]。
  《桑蚕图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为背景,画面形象生动,并且在图的上方附有文字说明,图文并茂。
  如"种桑大要"图中指出:"楚北之桑,种既不佳,随地生长,不剪不接,是谓毛桑。又不去草,不浇粪,枝高老而叶枯瘠,蚕食不肥,其弊坐此。不知桑宜干燥,须择山下高坡,垦其土,务使松,如麦地然,然后种之。——树木既大,冬月正月,两次浇肥,浇时将树脚之土,四围掘开,粪灌其根,用土盖好,愈肥愈妙。"记载了桑树种植的方法以及桑的好坏与养蚕的关系。"桑下宜种蔬菜,其土可以随时翻松,并沾肥润,寸草不生,尤为有益。"说明种桑的好处,桑与蔬菜同时种植,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有利于桑树的生长。"树老需随时查看,见木株上有小孔,出黄水,内必有虫,以铁丝作小钩,探入,勾虫出,树多寿。浙人种桑,随时培养——"指出了如何检查桑树的病虫问题,以保证树木的寿命。
  再如"下秧"一图:"桑葚俟其极熟,摘数十颗,置掌中,取草绳一条,浸湿,连葚带绳,握而捋之,葚粘绳,将绳拉直,埋肥土中,不一月,秧出如草,且排列如绳,埋绳百条,桑出逾万。"将桑籽放在草绳中播种,是金、元时期出现的技术,图中所述方法与《农桑辑要》记载基本一致[4]。直至此时还在推广这种播种技术,说明它在清朝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
  而"蚕种""上山"两图中所描绘的簇具,也不再是方格蔟,而是折帚(亦名柴帚),是由稻秆制成的,在农村可以就地取材,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因此得到江浙蚕民的喜爱,这也是簇具的一大改革,仍有一些地区在使用。
  以上几例说明《桑蚕图说》在当时起过积极的作用,有效地宣传推广了江浙地区先进的植桑养蚕技术。
  桑蚕图自南宋楼璹本到清代焦秉贞本,其画目、画面内容都有增减,前后顺序也有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也是适应不同需求的结果(图二)。
  作者在《桑蚕图说》画册的跋语中,还指出了该画册的撰写目的和过程,画册是以《幽风广义》诸图为主绘刻编制的,但"无者补之",也有自己的创作。
  这件作品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描述了陕西关中地区植桑养蚕的生产过程,借以宣传桑蚕效益,讲解养殖技术,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振兴摇摇欲坠的桑蚕业,来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从而增加统治阶级的经济收入。但是,北方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后,棉纺业取代了丝织业的历史趋势是扭转不了的。由此观之,木刻《桑织图》作为一部历史性纪录,能保存于今,不失为一件农史研究的珍贵资料。但是,作者绘制《桑织图》却是一种脱离实际之举,只是地主阶级及其文人对自己末日的叹息,该图说出版之后,不仅没有恢复和振兴陕西关中地区的桑蚕业生产,恰恰相反,当地的桑蚕业则从此而日益衰败下去,到清末民初销声匿迹。
  [1]王潮生:《中国古代耕织图》,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169页。
  [2]李露露:《清末关中桑蚕业的生动画卷——木刻<桑织图>考释》,《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第258-259页。
  [3]同[1]。
  [4]同[1],第178页。
网站目录投稿: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