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多元文化互通的佳作


  1983年西安市太乙路出土了一件唐代摩羯纹金杯,高3.5厘米,杯口最大径13.1厘米,最小径7厘米,重174克,入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金杯的造型为四曲海棠花形,浅腹、圈足。杯内底中心锤揲出凸起的摩羯戏宝珠纹,底部錾刻细密的水波纹。水波纹外饰一周联珠纹,联珠纹外又錾刻一周花瓣。在杯内壁以花瓣为栏形成四个区间,每一区间内錾有一阔叶折枝花,折枝花两侧錾刻对称的花草。杯口沿内侧与圈足外侧各饰一周花瓣。这件金杯在富丽繁华的外表下,体现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兴盛,可以说它是一件多元文化互通的佳作。
  首先,金杯的器形并非源于中国传统器物。唐代以前的中国传统器皿中,除汉晋时期的耳杯外,并不流行长形器皿,这种长杯是对波斯萨珊式银器的模仿和改造。在3世纪至8世纪,伊朗高原流行一种长椭圆形、器壁呈多曲瓣状的杯子。由于这一时期伊朗高原主要是波斯萨珊王朝统治,这种多曲长杯被视为萨珊王朝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萨珊多曲长杯多为八曲或十二曲,口沿和器身呈变化的曲线,宛如一朵开放的花朵,这种造型奇特的器物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并逐渐传播开来。在中亚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遗址的壁画上就有多曲长杯的形象,壁画表现的内容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场面,因而多曲长杯很可能是当地人制作。萨珊式多曲长杯在中国出现不晚于4世纪,新疆库车克孜尔第38窟主室顶十六国时期的壁画上供养人的手中便执有多曲长杯。北魏至唐初是中国与萨珊往来最为频繁的时期,从考古实物资料看,这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萨珊银币,有学者认为,中国河西地区在隋以前萨珊银币可能是作为流通货币使用[1]。其间,萨珊风格的金银器皿亦有传人,当中就有多曲长杯,山西大同北魏城址出土过一件银八曲长杯。唐代,这类长杯的数量更多,目前已发现唐代的金银多曲长杯有几十件。这与唐王朝与萨珊密切的交往有关,据统计,萨珊与唐王朝通使达到了29次,当中包括萨珊灭国后其余部及后裔等仍以萨珊名义多次进行的通使。唐永徽二年(651)萨珊国王伊嗣俟( Yezdigerd)三世与大食争战,兵败后逃至吐火罗斯坦被杀,萨珊王朝终结。其子卑路斯在咸亨年间( 671-674)带领部从流亡到长安,唐高宗册封其为右武卫将军,并在仪凤二年(677),应卑路斯所请在长安醴泉坊内建波斯胡寺,作为波斯人集会之所,这位末代波斯王子一直在长安客居至死,他的部从也多留在中土。从文献古籍中看,唐代定居中土的"波斯人"为数不少,其中不乏能工巧匠。《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年十二月,"时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造奇巧,将以进内"。又《旧唐书·田神功传》载:田神功"至扬州,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略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这些居住在中国的波斯人不仅带来了自己的产品,还在中国广为制作包括多曲长杯在内的萨珊器物,并对中国手工业制造产生影响。
  萨珊式多曲长杯传到中国,经历过一个由仿制到创新的演变,在北魏至唐代初期的多曲长杯中仍带有萨珊式多曲长杯内部有突出棱线的特征。这种风格与中国传统器物光滑的内壁不同,使用功能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优美的形态和使用上的缺陷成为实用与观赏之间的矛盾。为此,唐代工匠对长杯进行了调整,减少分曲的数量,淡化之前那种夸张的曲瓣,多曲长杯逐步脱离了萨珊长杯造型的束缚,日益本土化。9世纪后,多曲长杯以四曲最为多见,并且加高了器足,使器身更具稳定感,摩羯纹金杯就是此类长杯中的代表之作。这件金杯与河南伊川长庆四年(824)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的双鱼纹金杯造型相近,纹样装饰手法雷同,年代应大致相当。经过不断的改进,中晚唐时期的多曲长杯萨珊特征仅留有一丝痕迹,已成为符合唐人艺术审美品味的创新作品。正因符合了大众共同的喜好,这种中国化了的多曲长杯便具有了流行于社会的生命力,它不仅局限于金银器,而是广泛出现了石、瓷、玉等其他材质的器物。河南偃师杏园会昌五年(845)李存墓出土有四曲滑石长杯,开成五年(840)崔防墓出土有白瓷四曲长杯[2]。这种瓷四曲长杯一直沿袭至宋代,湖南长沙铜官镇瓦渣坪五代至宋代窑址中就有四曲长杯出土。
  其次,这件金杯的主题纹饰摩羯来自古印度文化。摩羯,梵文称makara,是古代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是传说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有吞噬一切烦恼的法力。它的形象来源于鲸、象、鱼、鳄等动物。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印度阿马拉瓦蒂( Amaravati)雕刻艺术中已出现口大张、利齿、长鼻、鱼身的摩羯纹,之后常见于雕塑、绘画艺术中,尤以佛教寺院建筑的塔门中多见。在阿富汗喀布尔以北60公里的伯格拉姆( Begram)遗址出土的公元1世纪牙雕饰板上也有摩羯追逐鲇鱼的纹饰。伯格拉姆曾是古代贵霜王国的夏都,贵霜文化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其摩羯纹可能是源于印度。
  两晋时期,随着佛教经典的汉译,摩羯纹被介绍到中国。厨宾人僧伽提婆于东晋隆安元年(397)译出的《中阿含经》已提到摩羯:"彼在海中为摩羯鱼王破坏其船……"。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七:"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两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对摩羯的解释为:"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啖一切。"从东晋到唐的文献记载了摩羯具有以下特点:双目如日,牙齿似山,身体巨大,具有吞噬一切的破坏力。摩羯形象最早见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摹本),摩羯相伴在洛神所乘的六龙云车两侧。西安北周粟特人安伽墓中也发现有雕刻的摩羯图案。这些早期的摩羯纹基本保持了威猛的原生形象,巨口、利齿、长鼻上卷。至唐时期,摩羯纹饰或造型大量出现在中国的建筑、陶瓷尤其金银器上。这时期的摩羯纹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单一摩羯鱼形象外,出现了首尾相接的两摩羯追逐嬉戲以及摩羯戏珠纹样。摩羯的形象也发生变化,在中晚唐时期的金银器上摩羯增添了龙角和双翼结构。这件金杯上的摩羯纹就是带有双翼、头上长有分叉角的形象。这种变化显然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鱼龙变化"因素。华夏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风调雨顺对农业经济至关重要,因而产生了对水的崇拜。鱼是水中最为常见的动物,自然地被奉为主雨之神。雨从天降,所以雨神需要有飞天的能力。远古先人们便创造性地为鱼装上了鸟翅,使之能升天、降雨,继而衍生出了家喻户晓的"鲤鱼跳龙门"故事,自汉代一直流传至今。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鱼龙变化"故事与古代印度摩羯纹相结合,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具有了吉祥、祈福的新寓意,摩羯纹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辽宋时期,摩羯的长鼻子逐渐变短、消失,出现了龙头鱼身的形象,并且添加了水波、荷花、荷叶等辅助纹饰,中国化的摩羯纹已经完全替代了印度摩羯纹。
  另外,从装饰手法看,唐人制作的多曲长杯在纹样与装饰上完全摒弃了萨珊多曲长杯上常见的阿那希塔女神(Anahita,波斯主生殖和丰收的女神)、水波鱼兽、葡萄圣树等表现袄教题材的纹饰,取而代之的是唐人喜爱的繁缛细密的植物纹样,如摩羯纹金杯上的阔叶折枝花是8世纪后唐代金银器上流行的纹样。
  无论是源自萨珊的多曲长杯还是源自印度的摩羯纹,传人中国后都经过了从模仿到创新的演变,虽然减弱了其母体本来的特征,却反映了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融合过程。开放的唐朝,政府的宽容政策和广泛的多边交流,使人们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并以极大的自信和独立性进行改造、创新。这件摩羯纹金杯便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工匠通过模仿和改造使之变成中国化器物的发展轨迹。
  摩羯纹金杯的发现地点西安市太乙路,是唐长安城东市所在地。作为国际性大都会的唐长安城设有东市、西市两大城内商业贸易区。据史料载,当时东市有货财220行,其中就有金银行,专门经营金银器。这件金杯有可能是个人所藏,也有可能是金银行的遗留物。
  [1]夏鼐:《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银币》,《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墓》,科学出版社,2001年。
网站目录投稿:香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