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们正在迎来消费领域的线下年


  大家都应该踏实一点,把时间都放得长远一些,寻找一些消费领域,抓住它背后成长的规律,不要心急。投资要想赚大钱,要备足30年的时间。都别急,憋着
  今年和未来一两年的风口,我认为有可能是"线下年"。现在线上线下融合得比较好,但是线下占比较重的一些体验型的企业,从今年初开始到现在,持续获得了主流媒体的关注、资本的注入,而且资金砸得越来越大。
  近期有一些创业者,可能线下只有一家店,但由于前期积累深厚,一家店就可以给出3亿~5亿元的估值。因为对于非常有经验的投资人来说,人是最难找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难复制,但是优秀的创业者是非常稀少。他们具备了整合能力,而且是有"气场"的。
  有些创业者经过沉淀和磨练之后,你能感觉到,他可以Hold住一家10亿、20亿元收入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季度投也是投,第三季度投也是投,干脆给他多一点,这种投资方式在消费领域逐渐开始出现。
  为什么2017年我定义有可能是线下年呢?社交也好,电商也好,这两年线上消费已经没有太多新意了。发生变化的其实主要是供给端,需求端是没有改变的。60后、70后掌握着供给端的企业家,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了。年轻创业者的出现提高了线下的效率。
  零食品牌也吹响了"线下2.0"的号角,以前大家都说线下会被颠覆,其实主要还是线下品牌在技术、信息系统、品牌营销、团队激励等方面,相对来说偏弱。
  有人说学历不重要,但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留学归来的、甚至国内名校毕业的创业者,开始卷起袖子来做非常脏、非常重的线下创业,比如餐饮,比如有中国特色的零食。坦白说,现在的这些创业者素质越来越高,和以前靠经验的老一代创业者相比,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这背后的原因,我个人定义还有一点,就是"中国风",这是我个人提炼出来的。这帮年轻人非常自信,尤其身处沿海城市,信息比较扁平化,欧美的东西都接触过,在国外留学或者生活过。他们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对整个国际的时尚、饮食、潮流的认识和把控,未来几年甚至有可能会引领这些认知。
  比如说包子连锁品牌"甘其食",现在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店,效益非常好。中国的一些特色餐饮,比如川菜,也有很多在美国、欧洲开店。那么喜茶会在日本、香港开店吗?我认为绝对有可能。各位创业者,我相信你们的品味和效率足够好,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效率和应用端都是世界领先的。至于消费类的一些新品牌,你们会引领吗?我相信一定会的。
  自信的85后,综合国际化的趋势和模式,会开出本土玫瑰,我认为2018年的线下消费会加速。中国独有的互联网消费人群将引领世界消费新模式,"中国风"将横扫吃喝玩乐。加上大量的资金、资本也在中国,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唯一一点就是心态上不要太急了。比如我跟法国的品牌专家讨论,我问他打造一个成熟的品牌需要多少年,他说要15年;我说你们的分支机构在中国本地落地大概多少年,他说要7年。
  我比较喜欢研究新出来的、非常火爆的那些品牌或者企业,在出名之前CEO或者团队练了多少年"内功"。很多人不愿意说实话,有的人夸大说两三年就能爆发。从我投过的一些消费类企业,包括一些不错的项目来看,我发现现在增长非常快的至少都要7年。
  有的CEO非常年轻,但大学毕业之后也要练7到8年的内功。他们的增长曲线和TMT行业是不一样的,TMT有些好的项目是指数级增长的,但消费类项目通常前三年是平的(增长趋势),第1家店到第3家可能需要2年,到10家店需要3年,发展速度会逐渐变快。乱世出英雄
  乱世出英雄,这几年是一个转折点。消费行业跟TMT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很难形成垄断,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前两代的企业家,包括一些食品医疗、餐饮巨头,垄断性的巨头并没有出现,他们可能有几百亿元收入,但是没有传承,整个体系比如二代、三代的领袖体系没有建立,家族企业的基因还比较重,这就给了我们创业者一些结构性的机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创新让很多传统企业也掉队了、犯错了。比如产业互联网是很多机构投资的主线,互联网高速公路基本设施都修好了,未来是内容的抢夺,而消费品就是内容。
  为什么我们今年、明年的消费投资会加速?各大基金成立了很多消费团队,以前没有什么人投消费品,看不起消费品,比如说现在很多人说要投AR、VR,但我们要坚持这个领域。好在年轻创业者的学习阶段基本告一段落了,两三年前还有一些人对年轻创业者做消费品没有那么看重。我们通过复盘投资的项目,总结了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年轻的创业者做消费品是熬出来的,2017年做了3到5年的,有些消费品企业今年的净利润可以超过3亿元,如果上市就过百亿元市值,就出现了85后可以过百亿元市值的消费类企业家,这个财富效应会逐渐放大。
  第二,年轻人能熬夜。传统企业花了10年时间完成整个上下游的搭建,他们用5年就完成了。有人问我,王总,你觉得我们未来的风险在哪里?我觉得销售网点、销售体系都没有问题了,品牌也逐步有口碑了,收入、毛利也很稳定了。唯一的风险是什么呢?就是团队的稳定性,这非常考验年轻人的智慧,有没有经过一些磨难或者有没有见过钱,还挺重要的。这个错误很多传统企业家也犯过,能不能留住团队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创业环境下,只要你在大公司干过,有不错的业绩,基本上都能拿到天使投资。我相信每个总监级别的手机里都有几个投资人的电话,万一我跟CEO闹翻了,我自己出去创业行不行?整个生态环境非常考验CEO对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稳定性。
  目前这些年轻创业者,尤其是过了成长初期,收入已经超过10亿元或者15亿元的,传统企业需要10年,他花5年就完成了,这种情况下如何守住(守业比创业更难),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endprint
  第三,资本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复盘的几个案例中,有一个企业今年的利润可以过4个亿,在我们投的传统企业里面很难想象,风险相对比较小,现金流比较好,没有那么多应收款,很多是预付的。
  现在很多基金在非常早期的消费品项目下重注,下得太重了。我前两天去上海看一个项目,就两家店,日收入可以超5万元,我表示了一些兴趣。他们告诉我已经拿了1.5个亿的投资。我想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挺高兴的,结果被投了1.5个亿。1.5个亿意味着什么?这个项目2年内不需要钱了,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是最大的悲哀。
  资本越来越聪明,因为它也交了很多学费,它知道什么样的创业者是值得投的。什么最难复制?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都不是,最难复制的是你的激情、你的狼性,就怕人赚钱以后狼性在衰减。所以资本越来越聪明,在一些非常稀缺的人身上下重注。你在三线城市我也会去找你
  我给年轻创业者分享一下经验:
  第一,不要急,憋三年,要忍得住寂寞。你做得好像还不错,但没有人投你,没关系,资本很聪明,他们知道最后要下重注投哪样的选手。我不认为你在深圳、广州拿一些天使和A轮就很了不起了,这是两码事,应该憋三年,三年才能酝酿出一些不错的感悟和产品。
  第二,初心是我更看重的。现在投资界有些话是互相矛盾的,比如喜欢投一些连续创业者,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什么呢?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些职业创业者,到处"跟风口"。风口有时候不一定是对的,你应该坚持,要熬下去。我比较坚信一个人做一件事,怎么也要挺几年,如果遇到点困难,风头一来马上就换是不行的。我比较喜欢有些创业者的狂热度和他本身的基因,是不是适合做这个事,这很重要。
  对于消费升级,我认为是品质更好,价格更高。我个人不太认同"得草根者得天下",尤其在消费这个领域,我也不认同大量的补贴、低毛利。我认为消费升级主要是针对白领和中产以上的人群,给他们提供非常好的产品和服务。
  不要说什么未来有不错的毛利,而是一开始的定价就要反映产品策略,我希望一开始就赚你该赚的钱。在消费这个领域,尤其品牌、产品和服务,你没有一点毛利怎么玩?前几年要靠品牌营销,当然产品为王,我的理解是产品非常重要。
  第三,到底什么是门槛?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领域,我认为苦逼就是门槛,每一天有没有非常辛苦,有没有充实度过,有没有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我认为这就是门槛。为什么在国外的名牌大学,体育非常好的人,考试分数很低也可以进,因为竞技场上没有虚的。所以要学学练武的人,要实实在在,不要玩虚的。
  第四,整个创业生态圈发生了变化,这点是比较好的。7、8年之前,甚至是10年前,大家都去一二线城市创业,三四线城市非常少。其实三四线城市非常适合创业,因为创业成本低,而且没有太多诱惑。这几年我投的企业中表现不错的,基本上CEO都是在二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
  但是创业者会说,我在那么远,你会来找我吗?不用担心,我们会去找你的,当你的产品出现的时候,你只要有亮点,聪明的资本马上能看出来,你的产品、店面或者消费品好在哪里,有多好。现在消费者非常聪明,如果好的话他就会发到微信传出来,一传出来大数据就能追踪到,所以投资人会去找你的,没有必要一定待在一線城市创业。
  第五,我认为做投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从投资到最后上市退出,至少也要5-7年,这是正常的时间。所以大家都应该踏实一点,把时间都放得长远一些,寻找一些消费领域,抓住它背后成长的规律,不要心急。投资想要赚大钱,要备足30年的时间。
网站目录投稿: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