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作为出发点,并从满足国家需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等方面探讨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以期为提高青少年道德素养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德育教育;必要性;优势 作为一种倍受青睐的教育理念及思想,认为德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观,更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加快,多媒体技术被不断引入初中课堂教学体系中,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查找资料、掌握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过多地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体系中,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響下使初中学生没有自己的正确判断。因此加强德育教学理念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渗透,可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1]。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 1、学生形成科学化价值观念的优势。初中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其特殊性表现在叛逆的心理、心智的不够成熟、价值观的演变等。随着初中生心智的逐渐成熟,其价值观也逐渐在发生变化。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观,逐渐走向科学化,其思想观念正处在慢慢定型中。在初中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民族意识、情感态度、智力发展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如下:其一,思维较为开阔,但是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和思维,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容易受身边事物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动摇之前坚持的观点和想法。由此可见,初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还处在一个定型阶段。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思想的不稳定性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全面和系统,还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发挥其教育和指导角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念,加强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其二,追求个性。初中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其爱好和兴趣容易受身边事物的影响,因此喜欢追求个性化的东西。再加上初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制度比较严苛,从而造成学生性格上的叛逆,并自身心理抵触和反抗情绪。因此将德育交易引入中学课堂教学体系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化和正确化的道德价值观念。 2、教育资源的优势。实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初中学生道德素养和促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将德育教育引入初中课堂教学中是一项漫长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校动用相关教育资源实现提高学生道德品行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所谓教育资源是指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学校加大对德育教育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力度,完善德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教师展开德育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与教师、学生、学校等主体密切相关,且相互关联和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层次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也可以采取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方式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教学方案和德育教学任务的展开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资源和德育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善于利用相关教学设备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以学生共性和个性特点作为前提条件,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且采取科学合理方法将教育资源的优势得以完全发挥,适当加以创新和拓展,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中[2]。 二、初中德育教育展开的必要性 1、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价值观形成方面还是在心智方面,都不够成熟,可并不是完全不分是非,盲目对事物定下结论。在对事物下定论或者结论之前,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生置身在社会环境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暴力、贪污、凶杀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学生没有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管理作为信念,就很容易走进误区,如入歧途。因此学校和家长不及时发挥指导作用,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针对这一点,学校和家长应该扮演好教育者和指导者角色,多花时间关心学生,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另外,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加强自律性。就学生而言,学生自身应该抵制腐朽思想的入侵,不断思考自身行为是否符合德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近年来,加强教育创新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各科教师之间探讨的焦点话题。因此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教师应该根据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渗透,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和德育教育,促使初中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另外,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理念进行推广,创新教育视角,将德育教育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生活中小事做起。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还可以达到与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这是在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素养高的人才,不断进行文化和知识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而德育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3、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经济化、全球化和经济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竞争加强。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综合竞争力,就需要从教育和科学入手,提高综合竞争力。如今国家间的竞争也是青少年的竞争,国家的命运掌握在青少年手中。因此将德育教育理念渗透到初中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青少年知识覆盖面广、综合素质高人才的需求。作为国家的接班人,青少年应该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去分析、观察和解决国家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问题,达到提高民族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课堂教学体系中,可以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张浩.试论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和优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92-195. [2] 王晓琴.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3:78.